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生命树/红柯作品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红柯编著的《生命树》写到了树,神性的生命树,还写到了少数民族神话传说中的神牛。作者在边疆辽阔的背景下,娴熟地运用神话、传说、歌谣,粗犷恢弘又细腻地描述生命的成长,在日常生活的场景中展开呈现着复杂的人性思考和天地万物的神性气象。这种重体验的日常化视角,可以说是一个内地人对边疆生命万象的礼赞,由于红柯将自己定位为一个对边疆文化的融入者,而不是传奇故事的讲述者,所以他的小说和边疆生活之间基本上没有裂隙,没有隔膜感。

内容推荐

这是红柯“天山系列”长篇小说的最新作品。《西去的骑手》写英雄与马,《大河》写女人与熊,《乌尔禾》写少年与羊,这次写到了树,生命树。

天山大漠流传着生命树的古老传说,也演绎着普通人平凡的世俗故事。同一年入伍的马来新与牛禄喜是最亲密的战友。马来新复员,牛禄喜转业到地方。多年以后,马来新送女儿马燕红去县城上学,一次意外的遭遇彻底改变了马燕红的人生,也深深影响了得知内情的班主任王蓝蓝和同学徐莉莉的生活;牛禄喜为了孝敬母亲,不得已和贤淑的妻子李爱琴离婚返回家乡,却被亲弟弟骗走了所有积蓄……

在边疆辽阔的背景下,红柯编著的《生命树》在叙述中融入了神话、传说、歌谣,粗犷而又细腻地描述生命的成长,呈现天地万物的神性气象,恢弘大气,别具魅力。

试读章节

马来新沿着四棵树河往下走,穿过大片大片的玉米地、甜菜地、苜蓿地、林带。林带外边的沙土地里全是洋芋。马来新蹲下去,手插进松软的沙土里,马来新就摸到肥头大耳的洋芋。

洋芋还在长,长着长着叶子就干了,秆茎就倒了,就把地撑破了,太阳都照进去了,全是红皮洋芋。

马来新是村子里第一批富起来的人。那时土地还能给农民带来一点点财富,大包干了嘛,生产队解散了嘛,马来新就承包了靠近沙漠的两百亩废地种洋芋,马来新就把洋芋卖到乌苏城里。马来新当过兵见过世面,知道咋跟城里人打交道。洋芋没运出村就叫洋芋,洋芋进了城卖给工人就叫土豆,卖给有文化有知识的人就叫马铃薯。马来新还一遍一遍地告诉村里人,一定要分清楚,洋芋是洋芋,土豆是土豆,马铃薯是马铃薯。村里人在路上都很清楚,进了城就糊涂了。反正不如人家马来新卖的价钱好。马来新拉完自家的,就收别人家的。马来新有胶轮大车有两匹好马,每车都装得满满的,顶得上一辆汽车。拉到城里,直接卖给菜贩子,马来新不用沿街叫卖了。偶尔碰到大单位管灶的师傅,马来新就一律叫土豆。乌苏城里有自治区第三运输总公司,有啤酒厂,有奶粉厂,给这些单位送上一回,能轻松好几天。

马来新的眼界越来越高,不但把洋芋弄到城里,还把女儿马燕红办到城里去念高中,准备考大学。

那时乌苏还不是市,还是个农业大县。马燕红很快就适应了县城中学的教学进度。像马燕红这样从乡下进城读书的学生有好几百,不少人适应不了,能勉强混到毕业就不错了。马来新不像个乡下父亲,跟城里父亲一样,隔三差五跟老师沟通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孩子表现不错,成绩遥遥领先,父亲就没必要刻意地巴结老师,父亲不亢不卑,给老师递一根烟,边抽烟边聊天,有时候在教研室,有许多老师,父亲给男老师递烟,给女老师跟前放一袋油葵,年轻一点的老师还要给父亲把火点上。父亲完全是个大人物。马燕红在楼道里见过这一幕,她的同学也见过,就问她:“你爸在哪个单位上班?”“大单位。”“县委?”“太小啦。”“县政府?”“太小啦。”“三运司?”“太小啦。”“你就吹吧,能吹到乌鲁木齐?”同学生气了,不理她了。同学很快就打听到了马燕红的底细。“牛什么啊?农村来的嘛。”“你这傻瓜你才明白呀,上边是天,下边是地,没有围墙,世界上哪有那么大的单位。”马燕红哈哈大笑,同学先一愣,也跟着笑起来。

父亲马来新每次来学校总是给女儿拾块贰拾块的,当时已经是很不小的一笔钱了。马燕红过得一点也不比城里孩子差。学习好、性格开朗,就有人缘。男生们还记得马燕红入校的那一天,开学已经半个月了,大家正在上自习,班主任进来告诉大家来了一位新同学,叫马燕红,马燕红进来吧。马燕红就进来了。大家跟着班主任一起鼓掌欢迎新同学。新同学相貌平平,却有一股让人眼睛一亮的气息,这是男生们小声议论出来的。新同学,嘿,新同学就是新。不知哪一个调皮鬼说的,大家一下子就接受了。相当长一段时间,大家不叫马燕红就叫她新同学,一学期过去了,大家还是这么叫,马燕红抗议过几回,没用,马燕红自己都犯嘀咕,“我真有这么新吗?”她问过最要好的同学,同学也不明白,同学只能告诉她,是男生这么叫的。女同学也是这种感觉,女同学后退几步,上下打量:“你比别人精神。”两个少女脑袋并在一起咬耳朵嘀嘀咕咕,又一下子分开,砸对方的肩膀、胸脯,小脸通红通红,捂着肚子吃吃笑,大概为一个敏感的话题。好多年以后马燕红还清清楚楚地记得她们当时涉及的是一个形容女性魅力的词:水灵。她们祖祖辈辈生活的这个叫乌苏的中亚腹地的绿洲,其原始含义就是水,库库喀喇乌苏,蒙古语,清澈以至发黑的水。

两个少女的嬉戏打闹让全校男生目瞪口呆。周末,她们受到男生的邀请。1985年乌苏县城还相当闭塞,这些男生都是县里有冒险精神的先行者,他们以过生日的名义邀请了四五个女生,这些女生在全校男生中口碑极好,至少不是以貌取人,能请到她们是极有面子的事情。孩子们玩到天黑就散伙了,又不是半夜三更,天刚刚黑下来,街上行人挺多。男生把女生送到家门口,就离开了。说是家门口,其实还有一段距离,也就是街口、巷口,女生绝对不会让人家送到自家院子跟前的。马燕红住亲戚家,就不好意思了,到巷口就把男生打发走了。

事情就出在小巷子里。拐角的地方路灯照不到,一个男人在这里蹲了大半天,专等女人,谁碰上谁倒霉。马燕红倒霉了。跟一场噩梦一样,一下子就懵了。她只记得她在拼命厮打、喊叫,其实根本就没有声音,声音在身体里没有喊出来,厮打倒是真的,她手里攥着两撮头发,左手一撮,右手一撮。她清醒后的第一感觉就是手里的头发,跟猪毛一样,她感到恶心,丢开,整好衣服,又蹲在地上,抱着脑袋,蹲了很久。奇怪的是巷子里一直没有人,她怎么回去的她都不知道,亲戚还跟她说话,亲戚在房子里隔着窗户,要是出来会吓坏的,月亮很亮,跟吊着盏大灯似的,中亚腹地的天山明月,亮得让人发毛。她进屋就睡,她跟一个壮汉拼死搏斗,她败了,败得很惨,浑身散了架,还有巨大的屈辱与恶心,她甚至听见亲戚在窗外小声说话:“娃用功用的,叫娃睡,美美地睡。”她就合上眼,在噩梦中又睡了很久,反正是星期天,睡到下午她醒来,整个世界都变了,脸色太吓人了,她怎么洗都没用。吃饭时亲戚劝她:“不要太劳累”。她声音很小回答人家:“我不累。”亲戚就笑,“念书用的是心劲,用心是很累人的,跟体力活不一样。”

更大的噩梦还在后头,几个月后,马燕红有了身孕。那个坏蛋也在这个时候落网,法院的布告贴在大街小巷。父亲马来新一字一句地看布告,公判了七个犯人,那个强奸杀人犯名列首位,被判处死刑。“这是个牲口么,枪毙了活该。”马来新发现了女儿的眼泪,马来新很快也发现了女儿有身孕这个现实。马来新整个人都软了,那么高大的汉子跟中弹的狗熊一样蜷在地上,抱着脑袋,马燕红就站在他跟前,马燕红脑子里马上闪出她被糟蹋后的情形,跟父亲现在的情形一模一样,也是抱着脑袋蜷在地上。

P1-3

序言

我曾经是新疆伊犁州技工学校的一名教师,伊犁州真正算得上中亚腹地的一个好地方。有一首歌曲“我们新疆好地方”,不客气地说,新疆的好地方全在伊犁,伊犁州包括整个西天山的伊犁河谷,南北走向的塔尔巴哈台山脉,中亚与北亚大草原分界处的阿尔泰山脉,即行政划分的伊犁地区、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几乎全是草原森林河流湖泊粮仓的集中地,伊犁河谷被称“塞外江南”,跟法国普罗旺斯一样生长着蓝色梦幻般的薰衣草、阿尔泰即是金子与宝石之地,塔城是有名的中亚粮仓。笔者当年刚刚落脚新疆,领导特批一方木料,来自天山西部大森林的白松木,在陕西老家哪见过这么好的木料,散发着伊犁河谷特有的浓烈的清香,一个假期就干透了,很快就打成家具。我在天山脚下总算安营扎寨有家了。

从我居住的小城奎屯去伊犁有两条路,一条即乌伊公路,沿天山西行过果子沟;另一条向南走独库公路翻越天山达坂,在崇山峻岭中的乔儿马向西进入伊犁河上源喀什河谷,巩乃斯河谷,途经唐布拉草原那拉提草原,也是天山最茂密的原始森林带,包括云杉,白桦红桦,野核桃野苹果等等,其中一棵云杉即雪松变成我屋里的家具,途中休息时,我走进阴凉的林中,抚摸一个粗壮的树桩,可以坐两三个人,有很深的裂缝,可以插进一只手,可以感受到来自大地深处的力量。后来我写过一个短篇《树桩》,小说的主人公坐在树桩上下不来了,树桩冒出了树液,人跟树合在一起,长在一起。这条路一年只有七八两个月可以通行,凶险至极,又奇妙无比。唐布拉草原与那拉提草原,是地球四大最美丽的草原之一,唐布拉蒙古语印章,那拉提蒙古语阳光。蒙古兵征服世界后翻越西天山,冻得直跳,进入那拉提草原,迎来温暖的阳光,就高呼那拉提。在草原之外,西天山的悬崖陡壁,深沟大壑,常常令人晕眩,惊叹,盘羊、大头羊、北山羊、岩羊,傲然立于悬崖绝壁,要不是那一声声鸣叫,会误认为岩石的一部分,而岩嘴上的孤树给人最初的印象完全是一只展翅欲飞的苍鹰,真正的苍鹰悬于空中一动不动,俨然一棵傲然挺立的树。奎屯河的上源乔儿马是这种奇观异景最集中的地方。我专门写过短篇小说《乔儿马》与《雪鸟》写那些身处绝域的水工团职工。每一次过天山达坂都有一种有去无回的悲壮。2009年夏天刚刚给长篇《生命树》划上句号,突然有一个机会来新疆,从伊犁过那拉提草原唐布拉草原,可以看见乔儿马水文站的雪山了,遥望乔儿马,我百感交涕,乔儿马有烈士陵园,那里躺着为修建独库公路牺牲的工程兵烈士,从乔儿马开始的奎屯河上源,先后有七十多位水工团职工殉职。水工团就在我们隔壁,朝夕相处,我生活的奎屯绿洲就靠这条河滋养。

与天赋神境的伊犁阿尔泰不同,奎屯石河子这些垦区都是军垦战士们的杰作,先在绿洲边上建林带、挡住风沙,才能让庄稼长起来。执教于技工学校就有机会走遍天山南北。新疆更多的是戈壁沙漠。一上路就是七八个小时十几个小时,树就很容易成为一种梦想成为一种精神性的东西。也就很容易理解古代的波斯诗人把他们的经典之作命名为《蔷薇园》《果园》《真境花园》。维吾尔人的祖先回鹘人最先居住在蒙古大漠,那个时期的回鹘人在他们的神话传说里,把自己的祖先当作树之子,树窟里诞生了生命,就是他们的祖先。北亚大漠时期的《乌古斯传》,乌古斯就在树洞里发现一位美丽的少女,乌古斯娶少女为妻,生下四个英雄的儿子。在哈萨克柯尔克孜等草原民族的英雄史诗里,英雄的诞生都有一个共同的开始,老汗王无子,王后去森林祈祷,在林中怀孕,然后生下树一般高大雄壮的儿子。我们就可以理解成吉思汗成为汗王之前,就在三河之地的不儿罕山下看中了一棵树,当时就告诉左右,死后以此树安葬自己。蒙古人的汗王其陵墓也堪称人间一绝,绝不会跟汉人帝王那样大兴土木费那么大劲安葬自己,蒙古人仅仅用几丈白布一根圆木掏空,掘土而葬,简简单单,明明白白,一如辽阔平坦的大地。生命没那么复杂,复杂不等于丰富,更多的是苍白是虚张声势。1998年我写中篇《金色的阿尔泰》时忍不住写到了树,写到了哈斯·哈吉甫的《福乐智慧》,那一刻我才明白从1983年发表处女作用“红柯”这个笔名到1998年写《金色的阿尔泰》时,红柯就是一棵树,树上的一根小小的树枝。那时就有写《生命树》的想法。我还是认为那时我的功力写一根树枝尚可,写完整的一棵树远远不够。

我还记得我在天山脚下第一次听“生命树”传说的情景。这是哈萨克人对宇宙起源的解释,哈萨克人没有说这是一棵什么树?只说是一棵生命树,长在地心,每片叶子都有灵魂。从那一刻起,大地上的树就在我的世界里不存在了,包括给我做家具的天山云杉,阿尔泰白桦树,山岳般的榆树,房前屋后的杨树,大漠深处千年不死千年不倒千年不烂的胡杨树,都不符合哈萨克人传说中的“生命树”。从地心长出来的这么一棵树,地球算什么?我曾在一篇文章中写到:地球是一只长翅膀的鸟,栖居在生命树上。地球有生命,有呼吸,有血液,有心跳,我相信古老的夸父追赶太阳至大漠,毛发化为草木,血流化为河流,筋肉化为泥土,骨头成为山脉,我相信周穆王一次次地到西域昆仑会西王母,因为周人来自塔里木盆地,用他们在大漠绿洲的种植技术,开发了我的陕西老家岐山,岐山成为周的龙兴之地和宗庙所在。周人的伟大母亲姜嫄踩巨人脚印怀孕,生下农业神后稷,培育五谷。作为周人之后,在天山脚下遥想《穆天子传》《山海经》这些汉民族古老的神话传说,很容易融入准葛尔大地厄鲁特蒙古人的大公牛传说,哈萨克人的生命树传说,维吾尔人的少妇麦西来莆尤其是生命树,哈萨克人以此来接结构宇宙;西北黄土高原的汉族剪纸艺术又以生命树来揉和松鼠仙鹤鹿猴于一体,包融了整个宇宙天地,那一刻我才明白,先秦那个大时代,也就是《穆天子传》与《山海经》的世界西域与中原是一体化的,共同的想象力直达宇宙的本源,以至于地球的另一端地中海岸边的古犹太人也有卡巴拉生命树的传说,与在东方的生命树惊人的一致:即人在自然中的位置。传说中的生命树就成了我的小说《生命树》的基本框架。丝绸之路东起长安沿秦岭祁连山天山而行是有道理的:那也是黄河流经之地,山河、山海不就是大地的基本结构吗?不就是宇宙天地的精神吗?山河、山海是经,是生命经典,超过三坟五典。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长青。海涅总结莎士比亚戏剧时说:莎士比亚有他的三一律(时间地点情节):同一地点就是整个世界,同一时间就是永远,同一情节就是人类的活动。丝绸之路不单单是商道还是灵魂之旅精神之旅神话之旅,抒写人性的目的是探索人性的顶点即神性,没有人性内在的光芒地球就是一堆垃圾。

我现在居住的西安南郊大雁塔就专门为高僧玄奘而建,在大雁塔南边还有王宝钏住过的寒窑,在西凉招了驸马的薛平贵;回长安探望王宝钏,还要耍小心眼儿反复试探守身如玉的王宝钏。长安当地人另一个传说:薛平贵压根就没有回长安,王宝钏最终在寒窑化成灰。老百姓不忍王家三小姐有如此悲凉的结局,运用民间想象力让那个负心汉薛平贵衣锦还乡回长安探寒窑。王宝钏野菜度日十八年,“十八年老了王宝钏”。陕西方言老了即死了。《生命树》里的伊犁女子李爱琴到小说结尾时的悲壮与凄凉不由得让我想起寒窑里的王宝钏。2006年刚写完《乌尔禾》,我就得到一次回新疆的机会。2009年夏天写完《生命树》,以伊犁女子李爱琴结尾,一周后我就来到伊犁河畔,看着汹涌的伊犁河波涛,我再次想起李爱琴与丈夫在伊犁的生活,一切如同梦幻。天山—祁连山—秦岭一脉相承。丝绸之路基本沿山而行。连清真寺也是唐代的长安化觉寺,清代的乌鲁木齐陕西大寺,伊犁伊宁市的陕西大寺。清末陕西回民义军败退中亚又形成陕西方言为主的东干人,即黄河东岸子,中原人的意思。陕西方言给整个大西北以至中亚打上了强烈的底色。西域本来就是《乌古斯传》《江格尔》《玛拉斯》这些史诗流传的地方。《生命树》中的乌苏与奎屯以奎屯河为界,乌苏是西域古城,又是蒙古人的草场,乌苏蒙古人演唱的《江格尔》别具一格,这就是我把《生命树》的主要场地放在乌苏的原因。生命树应该长在亦农亦牧的地方。修改这部书时我不得不把生命树最终确定为胡杨树,维吾尔人把胡杨叫托克拉克,意即最美丽的树。大地上最高的不是山,是树。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生命树/红柯作品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红柯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148196
开本 16开
页数 33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28
出版时间 2013-07-01
首版时间 2013-07-01
印刷时间 2013-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4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21.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29
155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2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