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第九届宋代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
| 内容 | 内容推荐 2015年9月25日,“中国宋代文学学会第九届年会暨宋代文学靠前学术研讨会”在浙江杭州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宋代文学学会和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联合主办。来自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地区、新加坡、日本、韩国等地170多位海内外专家学者与会,共提交论文146篇。本书精选了其中50余篇论文。 作者简介 沈松勤,1957年生于浙江省长兴县,1980年毕业于 杭州大学中文系,1988年获文学硕士学位,1998年获文学博士学位,学位论文《北宋党争与文学》被、国务院学位办评为“全国很好博士。 目录 日本苏轼研究新著序文两篇 京都大学附属图书馆藏正中元年(1324)跋刊本《诗人玉屑》考论——兼论《诗人玉屑》在日本的流传 南北嗜好知谁贤——中唐至宋代诗歌中的南食书写与士人心态研究 “江湖诗派”概念的梳理与南宋中后期诗坛图景 论南宋诗歌的市井审美 北宋末年的五首题《中兴颂》诗 试论《石门文字禅》中景画诗禅之交融 宋词长调“金曲”《满江红》词调探源 苏轼词《西江月》(点点楼头细雨)编年考证 宋代无名氏词刍议 范仲淹边塞词的现场勘查与深度阅读 北宋前期词作中转调与犯调现象研究 从乐府学范畴看词的叙事性 宋代科举策文的话语分析 楼钥《北行日录》的文体、空间与记忆 重编《说郛》所收宋元诗话辨伪 审美·博物·追忆——《洛阳牡丹记》中的私人情境 宋杂剧金院本“耍秀才”剧目考 苏轼与滕达道尺牍考辨 论南宋的“词科习气”及其批评 宋季元初科举存废的文学史意义——以诗歌为中心之考察 庄园与南宋中后期文人群体、诗词趣向 修辞技艺·信息传递·知识扩散:诗歌自注的多重功能——以王安石、苏轼、黄庭坚为例 南宋中期自撰诗集的生前刊行——宋代士大夫诗人的诗人意识及其性质的演变 宋代制举与士人行卷 “避言”与“度词”——论言论统制下苏轼的文学文本 论佛禅诗对宋代理学诗的影响 江湖诗人的公共“文坛”——以月泉吟社为中心 武林艺事——苏轼《天际乌云帖》及其“奇趣”观 《宋登科记考》补正 附录一:第九届宋代文学会国际会论文集总目录 附录二:中国宋代文学学会理事会名单 编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第九届宋代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沈松勤,马强才 编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8172851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551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623千字 |
| 出版时间 | 2017-08-01 |
| 首版时间 | 2017-08-01 |
| 印刷时间 | 2017-08-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外文原版-英文原版-文学小说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I206.2-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