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战争与和平(全译本上下)
内容
编辑推荐

俄国作家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的作品。《战争与和平(全译本上下)》于1865年到1869年出版,讲述欧洲拿破仑时期的俄国(今俄罗斯)所发生的事。《战争与和平》自从问世以来,一直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之一。

故事以1812年俄国卫国战争为中心,反映了1805年至1820年的重大事件,包括奥斯特利茨大战、波罗底诺会战、莫斯科大火、拿破仑溃退等。通过对四大家庭以及安德烈、皮埃尔、娜塔莎在战争与和平环境中的思想和行动的描写,展示了当时俄国社会的风貌。

内容推荐

《战争与和平》是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中年时期的作品,写于一八六三年至一八六九年期间,长达一百二十万言。这部煌煌巨制以一八一二年的俄国卫国战争为中心,反映了一八0五至一八二0年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俄奥联军与法军在奥斯特利茨的会战、法军入侵俄国、波罗底诺会战、莫斯科大火、拿破仑军队的溃败等。在小说中,作者描写了拿破仑、库图佐夫、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等真实的历史人物,但小说并非同绕这些帝王将相而展开,而是以一批虚构的主人公做主角。在整个作品中,共出现了五百五十九个人物,作者以四大贵族——保尔康斯基、别祖霍夫、罗斯托夫和库拉金在战争与和平的环境中的不同表现为重点,以四大贵族的主要成员安德烈、皮埃尔、娜塔莎等人的命运为贯穿始终的线索,生动描绘了从城市到乡村,从客厅到战场,从首都到外省等广大的生活场景。作者笔下的贵族分为两类:一类是危难时刻能勇敢站出来承担责任的罗斯托夫家族、保尔康斯基家族、别祖霍夫家族;另一类是以库拉金家族为代表的腐朽的沉湎于纸醉金迷的生活的贵族和宫廷显贵。

作者笔下的战争气势恢宏,人物刻画复杂多样、栩栩如生。同时,小说还带有极其浓郁的俄罗斯民族风格,在他的作品里,读者可看到彼得堡贵族典雅的客厅、莫斯科嘈杂的市井、博古恰罗沃宁静的压园、生动的狩猎场景等。

目录

上册

第一卷

 第一部

 第二部

 第三部

第二卷

 第一部

 第二部

 第三部

 第四部

 第五部

下册

第三卷

 第一部

 第二部

 第三部

第四卷

 第一部

 第二部

 第三部

 第四部

尾声

 第一部

 第二部

试读章节

来宾们纷纷谢过安娜·舍勒安排了一个迷人的聚会,就分别离去。

皮埃尔生就愚笨。他身形肥胖。比一般人高出一头,肩宽胸阔,有两只又大又红的手,他不善于进入交际场合,更不善于离开这样的场合,换句话说,他对告辞时说的漂亮话一无所知。而且,他有点心猿意马。他站起身,没去拿自己的帽子,却拿了一顶带将军翎子的三角军帽,抚弄着帽缨,直到将军向他索要。不过,他那种心猿意马的形象,在交际中不善讲适宜的话的缺点,却被他和善、质朴、谦虚的态度所弥补。女主人转向他,以基督徒的宽厚来原谅他的不得体言论:

“希望有机会再与您见面,但我希望您能改变自己的观点,我亲爱的皮埃尔先生。”她说。

昕了安娜·舍勒的这番话,他没有回答,只鞠了一躬,又向众人微微一笑。这笑容只有一个意思:“观点归观点,但是请你们看看到为人多么善良而出众。”这一点'大家深有体会,安娜·舍勒也不例外。

安德烈公爵来到前厅,将肩膀靠近为他披斗篷的仆人,漫不经心地听着妻子同也来到前厅的伊波利特公爵聊天。伊波利特公爵站在怀有身孕的美丽的公爵夫人跟前,举着带柄的眼镜直盯着她。

“安娜,请回吧,您会受凉的。”娇小的公爵夫人向安娜·舍勒道别,“就这样说定了。”她轻声补充。

安娜·舍勒和丽莎已经说过要给阿纳托里和安德烈公爵的妹妹保媒的事。

“全拜托您了,亲爱的朋友。”女主人低声说:“您给她写信,然后告诉我,她父亲怎么看待此事,再见。”说着她走出前厅。

伊波利特公爵来到娇小的公爵夫人近前,把脸凑过去,和她说了句悄悄话。

两个仆人——一个是安德烈公爵夫人的,一个是伊波利特公爵的——拿着披肩和斗篷站在一边,等他们把话说完。尽管仆人们不懂法文,但脸上的表情好像表明听懂他们谈话的意思,只是不愿说出来。安德烈公爵夫人还是说话时带着笑容,听的时候笑出声来。

“真高兴我没有去参加公使馆的招待会。”伊波利特公爵说,“乏味……这儿的聚会太有意思了,太有意思了,是不是?”

“听说那里会举行盛大的舞会,”公爵夫人翘着长有绒毛的上唇说,“所有上流社会的漂亮的女士都将参加。”

“不是所有的,您没去,就不能说是所有的。”伊波利特畅快地笑着说,抢过仆人手里的披肩,险些把仆人推开,把它亲自给安德烈夫人披上。也不知是手笨还是故意的(谁也不了解),披好以后,他还是好一会儿才把手拿开,好像是在搂住这位年轻女子。

安德烈公爵夫人以优雅的姿态避开他,脸上还是微露笑容,转身看了丈夫一下。安德烈公爵正很困倦地闭着眼睛。

“您准备好了?”他没看妻子,问道。

伊波利特公爵匆忙披上有些绊脚的时髦斗篷,紧跟在安德烈公爵夫人身后跑上台阶。这时公爵夫人正由仆人扶着上车。

“公爵夫人,再见。”伊波利特公爵大叫,他的舌头和他的两脚一样不听使唤。

安德烈公爵夫人提着裙子,坐上了昏暗的马车;她的丈夫摆弄着军刀;伊波利特公爵宣称自己在效劳,实际上却妨碍了大家的行动。

“对不起,先生。”安德烈公爵对挡在路上的伊波利特公爵干巴巴地说。

“我等着你,皮埃尔。”安德烈公爵的声音还是那么平稳,但口气却亲切而柔和。

车夫启动马车,车轮辘辘作响。伊波利特公爵站在台阶上等着子爵(他答应送子爵回去),还在不断地发笑。

“噢,我的好朋友,你们那位娇小的公爵夫人真迷人,真迷人。”子爵与伊波利特一起坐到马车上,吻吻自己的手指尖。“与法国女人没什么不同。”  伊波利特忽然笑出声来。

“依我看,您这人表面老实,实际很可怕。我可怜她那个不幸的夫君,那个小军官,他非要装出有权有势的样子。”

伊波利特又笑了起来,一边说道:

“您亲口讲过,俄国女人比不上法国女人。要善于应付她们。”

皮埃尔坐车先到了安德烈公爵家。他像走进自己家里一样,先进书房,随即习惯地在沙发上躺下,随手从书架上取下一本书(恺撒的《笔记》),用臂弯支起身子,把书翻开,从中间看起来……

P22-24

序言

列夫·托尔斯泰(1828一1910),出生于图拉省的亚斯纳亚波利亚纳,是俄国伟大的作家。一八四四年至一八四七年在喀山大学学习,一八五一年在高加索参军,曾参加了克里米亚战争中的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一八五六年退伍。

托尔斯泰一生著作颇丰,《战争与和平》是他中年时期的作品,写于一八六三年至一八六九年期间,长达一百二十万言。这部煌煌巨制以一八一二年的俄国卫国战争为中心,反映了一八0五至一八二0年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俄奥联军与法军在奥斯特利茨的会战、法军入侵俄国、波罗底诺会战、莫斯科大火、拿破仑军队的溃败等。在小说中,作者描写了拿破仑、库图佐夫、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等真实的历史人物,但小说并非同绕这些帝王将相而展开,而是以一批虚构的主人公做主角。在整个作品中,共出现了五百五十九个人物,作者以四大贵族——保尔康斯基、别祖霍夫、罗斯托夫和库拉金在战争与和平的环境中的不同表现为重点,以四大贵族的主要成员安德烈、皮埃尔、娜塔莎等人的命运为贯穿始终的线索,生动描绘了从城市到乡村,从客厅到战场,从首都到外省等广大的生活场景。作者笔下的贵族分为两类:一类是危难时刻能勇敢站出来承担责任的罗斯托夫家族、保尔康斯基家族、别祖霍夫家族;另一类是以库拉金家族为代表的腐朽的沉湎于纸醉金迷的生活的贵族和宫廷显贵。

作者笔下的战争气势恢宏,人物刻画复杂多样、栩栩如生。同时,小说还带有极其浓郁的俄罗斯民族风格,在他的作品里,读者可看到彼得堡贵族典雅的客厅、莫斯科嘈杂的市井、博古恰罗沃宁静的压园、生动的狩猎场景等。

《战争与和平》一发表,就得到了广泛的好评,法国作家福楼拜被作者的文笔折服,惊呼“这是莎士比亚,是莎士比亚!”屠格涅夫说:“《战争与和平》……发表以后,他在公众中便断然占据了首届一指的地位。”小说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为俄国文学增添了光彩,也为托尔斯泰赢得了世界文豪的美誉。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在他的作品里也存在一些消极的东西;如他虽然认为战争的胜利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但他却认为这只是一种盲目的、“蜂群式”的力量;同时,作者把听天由命、逆来顺受等宿命论思想作为一种美德来赞扬,并把爱一切人、顺从天命作为改革社会的良药,等等。所有这些无疑是作品中的消极成分,请读者明鉴。

二0一四年三月

书评(媒体评论)

“更加直接和更加准确地了解俄罗斯人民的性格和气质以殛整个俄国生活。”

——屠格涅夫

“如果要举出一部符合‘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这个定义的小说,我就要选择《战争与和平》。”

——高尔斯华绥(英国著名作家)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战争与和平(全译本上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俄罗斯)托尔斯泰
译者 傅慧//张云绯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009127
开本 16开
页数 136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155
出版时间 2014-07-01
首版时间 2014-07-01
印刷时间 2014-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2.266
CIP核字 2014068115
中图分类号 I512.44
丛书名
印张 86
印次 1
出版地 江西
244
155
7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4:3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