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彤,1969年出生于上海,1991年上海工程大学机械系毕业后进入上海起重运输机械厂工作,1999年德国勃兰登堡州立科特布斯工业大学学习德语,2001年德国期图加特大学攻读汽车和发动机专业。获德国工学硕士。
Diplom-Ingenieur(Dipl.-lng.)学位。毕业后在德国从事过的专业领域主要有:整车理论和设计、行驶动力学、车身及底盘技术。目前在靠前从事汽车领域专业工作。
| 图书 | 德国汽车理论 |
| 内容 | 作者简介 耿彤,1969年出生于上海,1991年上海工程大学机械系毕业后进入上海起重运输机械厂工作,1999年德国勃兰登堡州立科特布斯工业大学学习德语,2001年德国期图加特大学攻读汽车和发动机专业。获德国工学硕士。 Diplom-Ingenieur(Dipl.-lng.)学位。毕业后在德国从事过的专业领域主要有:整车理论和设计、行驶动力学、车身及底盘技术。目前在靠前从事汽车领域专业工作。 目录 第 1 章 汽车的基本功能及其发展1.1 概 述1.2 汽车分类和基本尺寸1.3 汽车发展简史第 2 章 汽车基本理论和概念2.1 车身2.2 驱动方式2.3 车辆能源消耗2.4 功率提供2.5 功率需求2.6 行驶功率2.7 行驶极限2.8 车轮和轮胎2.9 制动2.10 动力传递2.11 底盘和转向机构第 3 章 车辆空气动力学3.1 概述3.2 车辆空气动力学发展简史3.3 流体力学的基础问题3.4 绕流3.5 过流3.6 个人乘用车空气动力学3.7 商用车空气动力学3.8 风洞技术 第 4 章 汽车声学和振动学4.1 汽车声学概述4.2 行驶噪声4.3 发动机噪声4.4 滚动噪声4.5 风噪声4.6 电子设备声4.7 外部噪声4.8 振动舒适性 第 5 章 车辆热力学5.1 车辆热力学概述5.2 发动机冷却系统5.3 乘员室的加热和冷却 第 6 章 车辆行驶特性和行驶动力学 6.1 引言6.2 行驶特性6.3 轮胎特性对行驶动力学的影响6.4 悬架系统对车辆行驶稳定性的影响6.5 横向动力学6.6 垂直动力学 内容推荐 《德国汽车理论》第2版重点介绍了汽车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是“经典德国汽车理论与技术丛书”的技术基础部分,也为丛书后几册做了知识上的铺垫和准备工作。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汽车的基本功能及其发展、汽车基本理论和概念、车辆空气动力学、汽车声学和振动学、车辆热力学、车辆行驶特性和行驶动力学。本书内容全面且丰富,基本涵盖了所有汽车理论相关知识点,介绍了目前的总体技术发展状态和主要研究方向,注重理论体系的完整,概念清晰、语言精炼、图文并茂,内容由浅入深。在丛书的后几册中会继续将有关汽车理论的更具体、更深入的运用知识贯穿于全书。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德国汽车理论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耿彤编 |
| 译者 | |
| 编者 | 耿彤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11626107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13 |
| 版次 | 2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09千字 |
| 出版时间 | 2019-1 |
| 首版时间 | 2019-07-01 |
| 印刷时间 | 2019-07-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704 |
| CIP核字 | 2019080507 |
| 中图分类号 | U461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0.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38 |
| 宽 | 169 |
| 高 | 24cm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69.00 |
| 印数 | 25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