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包法利夫人(全译本)
内容
试读章节

当我们忙着复习功课的时候,校长突然走入教室,一个未穿校服的新生和一个扛着课桌的搬运工紧随其后。那些昏昏欲睡的学生猛然清醒过来,全都起身站好,犹如他们认真复习的注意力被干扰一样。

校长挥手,示意大家坐好,接着侧身对班主任轻声说:

“罗杰先生,我给你带来一名新生,把他先放在五年级吧。他确实太大了,如果品学尚可,再继续升班。”

这名新生被安排在门后面入座,只要门一开,就刚好把他遮住。他是个乡村孩子,估计有十五岁,个头高出我们一截。他像乡村教堂里的孩子一样,前额的头发剪得很齐整,似乎明晓事理,但又拘束紧张。他身穿一件黑钮绿呢的短外衣,虽然肩膀较窄,却挣裂了袖口,露出晒红的手腕,显然这是一个经常挽袖干活的孩子。他穿一条浅黄色长裤,高吊着背带,穿着蓝袜子的小腿也尽现其外。脚上套着一双钉鞋,颜色发乌。

大家开始背诵课文。他则直立双耳,仔细倾听,谨慎得不敢跷腿抬胳膊,如同在教堂里细听布道一样。两点钟的下课铃响了,直到班主任喊他,他才知道到外面和我们排好队列。

通常,我们惯于走进教室后就把帽子甩到地上,目的是双手能够灵活方便;而且,我们是站在门口,让帽子穿过长凳底下,甩到墙边,激起一道尘土。这种扔法已是常规了。

但是这个新生对我们的扔法毫无所察,或者不愿贸然模仿。做完课前祷告后,他照旧把那顶兼有皮帽、军帽、圆顶帽、棉布睡帽等特点的鸭舌帽摆在膝盖上,这顶杂七杂八、样子丑陋的帽子活像哑巴吃黄连后的苦脸:鸡蛋形的帽子里面撑着铁丝,三条圆边裹在帽檐周围;中间是由丝绒和兔皮构成的菱形方块,被一条红线划分开来;再往上是一个类似口袋的帽筒;帽顶则是一块涂有复杂彩图的多角硬纸板,一条以金线十字架为坠子的飘带挂在上面,帽檐发亮。无疑,这是顶新帽。

“起来。”老师喊他。

他刚起身,鸭舌帽就应声脱落。全班人都一片哗然。

他低下身子拾起帽子,却被身旁的一个孩子用胳膊又推掉在地,他只得再次拾起。

“好了,你的皇冠会完好无损的。”老师幽默地说。

学生们哄然大笑。他面露羞涩,是拿着还是丢掉,抑或戴上这顶帽子,他已不知如何是好。最终,他又坐了下来,并把帽子摆在膝盖上。

“起来,”老师重复道,“你叫什么?”

新生用模模糊糊的语调吐露了一个无法听清的名字。

“重讲一遍。”  新生照旧说了一个奇怪的名字,大家笑声四起。

“用点力气讲!”老师嚷道,“用点力气!”

于是新生鼓足勇气,张开大嘴,憋足了劲,像是求救一样高喊道:“下坡花力!”

顿时,全班笑声震天,一片喧闹,好像狼嚎狗吠般发出刺耳的怪叫,其中还夹杂着跺脚声和模仿腔:“下坡花力!下坡花力!”终于渐趋安静,即使偶尔有几声叫喊也变得平淡多了。但是,谁也无法断定那些难以抑制的笑声就不会重新爆发,因为那面前的每行长凳都如同随时可以引发的爆竹。

老师不得不大声呵斥起来,想用加倍罚他们做功课的办法来使他们保持班纪。老师只好不停地让新生拼读其名,反复念过几遍,才明白他叫“夏尔·包法利”,随后可怜的他被罚坐到讲台前坏学生坐的位置上,但他又收住了脚步。

“你在找什么东西?”老师问。

“我的帽……”新生神色慌张,东瞅西瞧,谨小慎微地说。

“你们都要受到惩罚,快抄五百行诗!”老师发怒的声音,犹如海神平息了一场拍岸惊涛的风暴。

“绝不能再乱来!”老师满脸怒气,一边从高筒帽里拿出手帕擦掉脸上的汗珠,一边说,“你——这位新生,就抄二十遍拉丁动词‘笑’的变位法吧。”

随后,他略微轻柔地说:

“没关系,等会儿就能找到帽子了,不会有人拿走的。”

风平浪静之后,大家都开始预习功课了。两个小时里,新生坐得笔挺,即使不知何时何人从笔尖射出纸团并溅他满脸墨水,他并不动弹张望,只是轻轻抹掉而已。

他在晚间复习功课时,喜欢把文具摆好,套上从课桌里取出的袖套,拿着尺子认真地在纸上画线。在我们看来,他非常勤奋,每词必查,真是毫无怨言。正是由于他坚持不懈地顽强学习,才免于降级。因为他虽然略知文法,但是用词笨拙。本村神甫是他学习拉丁文的启蒙老师,之所以到如今才来学校读书,是因为他的双亲出于经济上的考虑,而现在已不能延误下去了。P1-3

书评(媒体评论)

“司汤达深刻。巴尔扎克伟大,但是福楼拜,完美。”

一一李健吾(中国近代著名作家)

“在法国小说史里,《包法利夫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说明某些东西的结束和某些东西的开始。”

——布吕纳(法国学者)

目录

第一部

第二部

第三部

序言

古斯塔夫·福楼拜(Gustave Flaubert),一八二一年十二月十三日出生于法国西北部卢昂市。他的父亲是卢昂市立医院外科主任兼院长。他童年的时候,正是浪漫主义流行于法国的时代,福楼拜受到了很深的影响,而这又正是他一生中力图克服的一种影响。一八四六年,他父亲去世后,福楼拜移居到卢昂远郊,在这里一直住到一八八○年五月八日去世。

本书是福楼拜的代表作,写于一八五一年九月,到一八五六年四月定稿,历时近五年之久。小说最早刊登在《巴黎杂志》上,作者因为这部小说,最初还受到当时法国官方的传讯,理由是伤风败俗、侮辱宗教和道德。但本书作为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其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本书的女主角艾玛,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农场主家庭,她被送到修道院去接受一种“上等教育”,而正是这种教育刺激了她异想天开的心灵,使她向往上流社会的生活,沉醉于一种虚幻的爱情中,而她恰恰以为,这正是幸福的内涵。但是现实却并非如此,她的丈夫是一个平庸无能的医生,根本不可能实现她对生活的一种虚幻的愿望,两个人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这时,她遇上了情场老手罗多夫,于是失足的艾玛开始走上一条堕落的道路,而伴随于此的,是艾玛那种追求虚幻的幸福的愿望也正在日趋膨胀,最终必然走向了毁灭。

本书是批判现实主义的杰作,福楼拜通过独特的艺术手法对世俗中平凡人的日常生活进行了浪漫主义的描述。在典型人物的塑造上,他注重气质的描写;对环境的描述中,注重将其与情节相融合;至于语言的使用,更是堪称首屈一指,《包法利夫人》被举世公认为艺术的典范。

翻译这样一本著作,难度之大可想而知,限于水平,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大家不吝指正。

二○一四年四月

内容推荐

《包法利夫人》是福楼拜的代表作,是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本书的女主角艾玛,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农场主家庭,她被送到修道院去接受一种“上等教育”,而正是这种教育刺激了她异想天开的心灵,使她向往上流社会的生活,沉醉于一种虚幻的爱情中,而她恰恰以为,这正是幸福的内涵。但是现实却并非如此,她的丈夫是一个平庸无能的医生,根本不可能实现她对生活的一种虚幻的愿望,两个人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这时,她遇上了情场老手罗多夫,于是失足的艾玛开始走上一条堕落的道路,而伴随于此的,是艾玛那种追求虚幻的幸福的愿望也正在日趋膨胀,最终必然走向了毁灭。

编辑推荐

《包法利夫人》是福楼拜的代表作,写于一八五一年九月,到一八五六年四月定稿,历时近五年之久。小说最早刊登在《巴黎杂志》上,作者因为这部小说,最初还受到当时法国官方的传讯,理由是伤风败俗、侮辱宗教和道德。但本书作为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其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本书是批判现实主义的杰作,福楼拜通过独特的艺术手法对世俗中平凡人的日常生活进行了浪漫主义的描述。在典型人物的塑造上,他注重气质的描写;对环境的描述中,注重将其与情节相融合;至于语言的使用,更是堪称首屈一指,《包法利夫人》被举世公认为艺术的典范。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包法利夫人(全译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福楼拜
译者 朱文军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009448
开本 16开
页数 31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8
出版时间 2014-07-01
首版时间 2014-07-01
印刷时间 2014-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54
CIP核字 2014072371
中图分类号 I565.44
丛书名
印张 20
印次 1
出版地 江西
244
166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4:3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