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新媒体时代的公安宣传 |
| 内容 | 内容推荐 媒介生态环境的变换,基层民警从聚光灯的背后走向传播舞台的中央。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常能变成大众狂欢式表达的话题。职业的受到消解,角色的威望日渐消退。面对人人手中的麦克风,基层民警有过迷惘、有过屈辱,更多的是抗争。“传播好警察声音,讲好警察故事”成为了警察群体走进新媒体时代的宣言。优选的传播技术引导公安宣传工作方法和手段创新,激发基层警务体制和机制的嬗变,从“两微一端”到“微警务”,从大数据、云计算到“智慧警务”,基层民警革故鼎新的潜能被激活。公安宣传工作不失时机地将主阵地转移到新媒体。“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前方的路必定是希望与艰险并存。作者真心希望和全国公安宣传工作者一道不忘初心,继续前行,贺铁光著的《新媒体时代的公安宣传》能为基层公安机关运用新媒体提供实用的参考。 目录 前言 章 新媒体再认识 节 新媒体概念简议 第二节 新媒体特征 第三节 新媒体形态扫描 第四节 新媒体发展趋势 第二章 传统媒体步履维艰 节 抬头望见的“天花板” 第二节 无奈走向融合 第三节 谁又能浴火重生 第四节 公安报刊的专业化道路 第三章 新媒体全面渗透 节 “互联网+”的美丽传说 第二节 网络舆情风云变幻 第三节 新媒体渗透警务 第四节 人类无法阻止警察“卖萌” 第四章 “微警务”时代来临 节 “微警务”成长路径 第二节 “微警务”的现实效用 第三节 “微警务”的发展瓶颈 第四节 “微警务”的前景畅想 第五章 公安宣传时刻都姓党 节 公安“大宣传”格局基本形成 第二节 公安宣传工作的党性原则 第三节 公安宣传工作的功能作用 第四节 公安宣传工作面临的挑战 第五节 公安宣传工作的基本要求 第六章 指尖上的战斗 节 舆情即警情 第二节 抢占话语权 第三节 警、媒良性互动 第七章 警务危机大公关 节 警务危机产生的社会背景 第二节 警务危机的特征 第三节 警务危机处置中存在的不足 第四节 警务危机的处置原则 第五节 警察不应被“污名化” 第八章 打造舆论“泄洪渠” 节 群体性事件爆发的诱因 第二节 群体性事件舆论危机的特征 第三节 群体性事件舆论引导的三大关键 第四节 群体性事件的舆论泄洪机制 第九章 阵地在延伸 节 那些曾经坚守过的阵地 第二节 主阵地转移 第三节 公安手机报,基层民警真需要 第四节 新媒体在应急警务中的运用 第五节 射出的子弹为何还在飞 第十章 随时准备“上头条” 节 爱恨交织“上头条” 第二节 沟通,永远在路上 第三节 新闻发言人潮头起舞 第四节 讲好警察故事 第五节 随新媒体再出发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新媒体时代的公安宣传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贺铁光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5329272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319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36千字 |
| 出版时间 | 2017-06-01 |
| 首版时间 | 2017-06-01 |
| 印刷时间 | 2017-06-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总论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D631.19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