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发现博物馆里的历史/发现探索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从某种角度来说,了解一个地方的过去和现在是从博物馆开始的。博物馆是每一个拥有人文素养的人所向往的地方。通过一件件陈列的文物,我们可以与遥远的历史进行对话;透过一帧帧的斑驳的痕迹,我们可以去追索时光的脉络。

历史的遗迹凝聚在文物之中,文物无声地诉说着历史的流逝。在博物馆里,我们可以倾听文物的声音,感受文化的气息,追忆文明的背影。

内容推荐

对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来说,历史和文化都是其最宝贵和不可复制的财富。而博物馆,恰恰是一个沉淀和展示历史的平台。走进博物馆,也就是走进过去历史的场景,这也是我们重新记忆和发现历史的开始。

博物馆是一个浓缩历史的窗,它为我们提供了一次与历史相聚的可能。博物馆的意义不仅在于那一个个散发着历史气息的文物,更在于这些珍贵的历史材料为现在的我们所提供的历史的参照。

目录

第一编 从自我到世界——孕育文明的“大地博物馆”

关注内心:古典时代的终极追求

 追求永生:洪荒时代的永恒命题/002

 城邦中闪耀的爱琴海文明/018

与诸神对话:被神秘主义笼罩的东方

 神秘的菩提之道/038

 温文尔雅的礼乐文明/046

世界在我脚下:自信与狂热的中世纪

 帝国时代的磅礴气象/058

 信仰扩张的时代/077

轴心之外的文明轨迹

 隔绝的孤独者/096

 丛林中的神秘文明/107

第二编 沉沦与崛起——器物中折射出的时代嬗变

绵延帝国的余晖

 颓废的睡狮/126

 令人断肠的夕阳之歌/129

 浮世绘与歌舞伎/133

文艺复兴的人性光辉

 艺术革命的先行者/146

 文艺复兴三杰/151

被唤醒的新大陆

 发现新大陆/164

 美国独立/169

第三编 透视历史——博物馆提供的多重视角

历史片段中的永恒主题

 穿戴的历史/178

 芬芳世界的密码/188 

 时间的隐喻/195

 谁都可能是间谍/202

 科学并不遥远/209

 飞翔之梦的起点/215

 龙猫的天空之城/222

文明符号:作为历史的博物馆本身

 文明的盛宴:卢浮宫/230

 智慧的见证者:大英博物馆/235

 现代从这里开始: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239

 在青铜骑士的簇拥下:冬宫的辉煌/243

 帝国的心脏:故宫/246

 上帝之城:梵蒂冈博物馆/251

 现代艺术之家:古根海姆博物馆/255

试读章节

落日余晖下的金字塔,驼铃声声,回响在尼罗河岸边。瘦小而精干的埃及人身裹白色素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情景仿佛几千年来不曾改变。主宰着埃及命运的尼罗河缓缓流淌,日出日落,演奏着亘古不变的韵律:在日出时重生,历经青春年少、壮年盛时、年迈迟暮,在日落时死亡。

从日出到日落,太阳神“拉”越过天际的旅程一直是埃及人生活的重心,延续了3000多年。尼罗河也和太阳一样,昭示着生命的节奏。人们说尼罗河造就了埃及,的确,河水定期泛滥滋润了大地,带来了生命与肥沃的淤泥,古代埃及人就是在对奔腾的尼罗河水和生生不息的太阳的崇拜中,创造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伟大文明,而这文明的核心观念即是此世的死亡并非终结,信仰轮回、追求永生才是永世不变的目标。

早在公元前6000年,甚至还要更早,尼罗河沿岸便出现了许多繁荣的小村子。过了不到2000年,较大的村落发展成小王国,各王国之间相互通商,也彼此较劲儿。历经几个世纪的激烈竞争,来自上埃及的阿拜多斯附近多位实力雄厚的君主征服了下游三角洲的对手,他们统一埃及,建立了一个延续近3000年的国度。

翻开古代埃及的历史,其间充满了自开天辟地以来王室列祖列宗间井井有条的王位递嬗。稳定的文明流传,与埃及人的信仰不无关系。

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公元前5世纪曾溯尼罗河旅行,当时的埃及是波斯的一个省。他写道:“这里有许多与众不同的景色,笔墨难以形容的历史建筑远比世上任何地方都来得多。”希罗多德和历代许多作家都宣称,埃及是一切文明的摇篮。现在就让我们走进古代埃及人留给我们的永生文明中,一探古代埃及的秘密吧。

壮观的金字塔

太阳神越过天地万物,仿佛假舟楫航行于尼罗河上。他每天徐徐行过天际,一如生命不断向前。日落时,太阳神“拉”沉入冥界,他的形体在此重生。日出时分他再度现身,绝无例外,因此埃及人深信他们死后也将重生,并在井然有序的宇宙间保有一席之地。

“赞美您,日日完美的拉/破晓即起,从来不曾懈怠/凯普里[每日将太阳推上天际的圣甲虫神]自己疲累却不以为苦……/当您越过天际,万民仰望/当您落下,众人便无从得见。”对太阳神的崇拜,追求永生的虔诚愿望,孕育了埃及人的金字塔文化。

在埃及人的信仰中,关心死亡,为来世作好准备是—个占据中心地位的特征。—个人,尤其是国王的死亡并不是最终的结局,国王作为神之子,必定轮回再生,因此保存好他的身体就成为历位法老最为关注的事情。埃及人用香料涂抹尸体,防止腐烂,然后将尸体、食物以及其他必需品一并放入巨大的陵墓中——就是我们熟知的金字塔。通过这座通往永恒的港口,法老们得以重生。

胡夫金字塔建于埃及第四王朝第二位法老胡夫统治时期(约公元前2670年),被认为是胡夫为自己修建的陵墓。在古埃及,每位法老从登基之日起,即着手为自己修筑陵墓,以求死后超度为神。胡夫金字塔的4个斜面正对东、南、西、北四方,误差不超过圆弧的3分,底边原长230米,由于塔外层石灰石脱落,现在底边缩短为227米,倾角为54度31分。塔原高146.59米,因顶端剥落,现高137.18米,相当于一座40层摩天大楼,塔底面呈正方形,占地5.69万平方米。

胡夫金字塔的塔身由大小不一的230万块巨石组成,每块重量在1.5吨至160吨之间,石块问合缝严密,不用任何黏合物。如把这些石头凿成平均一立方英尺的小块并排列成行,其长度相当于地球周长的2/3。胡夫金字塔工程浩大,结构精细,其建造涉及测量学、天文学、力学、物理学和数学等各领域,被称之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石头建筑,至今还有许多未被揭开的谜。

据考古学者先前考证,法老胡夫一共动用了10万奴隶花了30年时间修建金字塔。2002年9月,“金字塔漫游者”机器人对胡夫金字塔内的王后墓室南通道进行探秘。这不禁让人想起关于金字塔法老诅咒的种种可怕传说。

最新发现显示,金字塔是由劳工建造的,而建成一座金字塔至少要花费30年的时间。考古人员还在金字塔附近地区发现了劳工们的集体宿舍等生活设施的遗迹和劳工墓地,并在死者随葬品中发现了大量测量、计算和加工石器的工具。学者推测,当时这些劳工轮流来到工地参加劳动,工期约3个月,劳工大多是贫穷的农民和工匠。在胡夫金字塔东边有众多船形坑洞,但内部空无一物。这些坑洞群仿佛是通往另一个世界的码头。埃及人将在南侧两个坑洞中已经被肢解了的船只重组。这艘船长约43米,由1224个组件拼成,组件上钻有U形孔,以便穿过植物纤维接合。船首和船尾做成纸莎草秆状,船身中央有一间舱室,室内铺有芦苇垫。这艘船经过精心拆解,可能是供胡夫在象征性的升天时使用的。另一艘被拆解的船放在西边的坑洞。在胡夫金字塔内,大长廊展现了古埃及人以挑檐支撑墙壁的精湛技巧,长廊挑高约7.9米,顶端砌有石板。

P2-6

序言

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疑惑,苍茫宇宙,人类从何而来,去向何方?面对浩瀚星空,宇宙的未知世界,面对每日生活的种种问题和选择时,我们总是会冒出这样的想法:是否曾经有人也如同我一般,处于同样的境地呢?他们是如伺选择的?他们过了怎样的人生?

小到个人,大到种族甚至全人类,都会对自己的来处去地、如何生活,产生永恒的思索,这种思索的结晶便是集结了人类世代智慧精华的各种知识、技艺,以及隋感的表达,而这一切都依托在博物馆中形形色色的历史文物中。

我们在博物馆里流连,亲眼得见古人曾经存在的种种,我们在穿越时光之旅的惊险途中,发现并探索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过程,从而为解决自身的疑惑找到了出口。

一座博物馆就是一段历史的真实再现,尽管这种再现是通过一件件不会说话的文物,而不是生动曲折的传奇故事。当我们置身于其中,通过对文物的了解,就能对文物背后的历史多一些认识。而一旦我们了解了这些文物背后的历史,就能超越简单的对文物进行欣赏、称赞与把玩的层次,穿越时空的界限,思考过往的历史变迁。

事实上,我们并不缺少了解历史的机会,但现代人与历史之间由于时空的隔膜,很容易产生误解与漠视。以博物馆为媒介,以文物为线索,历史会变得亲切而直观,我们与历史之间的距离也不再遥远。

博物馆展示的文物,以客观存在的历史遗迹唤醒我们有关历史的记忆。从这些各具特色的文物,我们可以看到,人们在地理条件的限制下,是如何在不同的地域建立了彼此相异又相通的文化。我们可以看到,人类历史在相互隔绝的时代,曾经对永恒、欢乐与崇高有过何其相似的感慨与追求。我们还可以看到,在前进的路上,各个文明都曾经犯过十分相似的错误。

我们以各个时期的文物为依托,展现人类文明发展的纵向历程。选取的文物多为世界顶级博物馆珍品,为您评说文物背后的故事,为您还原原汁原味的历史。还将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人类文明发展加以比较,向读者展现横向的全景式的世界历史。

总体说来,人类的历史,是一个从孤军作战的地域主义转向全球范围内各地区彼此建立广泛联系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从部族、民族对自我团体内心的自省,发展到积极探究外部世界的过程,一个打开自我到胸怀世界的过程。

希腊罗马古典时代的终极追求从关注个人的内心发展到讨论什么样的人才能益于社会,同时期的东方先贤们也在内省的同时对社会、国家的长治久安发生了兴趣。随着东方向往诸神的神秘主义氛围的浓厚,各种宗教在全球广为传播的脚步同时在东西方蔓延。但是中世纪欧洲的宗教狂热却给异教徒带来了死亡的信息,宗教以及人权和政治上的不宽容也是这段时期欧洲的主旋律。于此同时,轴心之外的文明仍然自顾自地发展着。当欧洲文艺复兴闪耀着可贵的人性光辉,将世界历史带入近现代,古老的东方帝国也身披绵延的余晖,步履蹒跚地迈开了加速全球化的脚步。在近代化的脚步中被唤醒的美洲新大陆,也加入到了全球历史的滚滚浪潮中,并必将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在这悠然的历史长河中,世代的奇珍异宝不再为权贵把玩,如今它们静静地被安置在博物馆,供看客凭吊古今。

除了依附于器物之上的历史,本书还将特别介绍全世界最具特色的博物馆,给读者带来超越时空地域的主题文化,使读者能够更为主动地了解某一主题的发展脉络。在这一点上,各个主题博物馆提供的多重视角,确实非常有趣。这些主题博物馆里搜集了古往今来的稀罕玩意儿,平常至人们的服饰穿戴、使用的香水,精密至各种钟表,甚至飞行器,更有那千奇百怪的关于间谍、科学发展的不解之谜,甚至还有天马行空的漫画的博物馆,这些都让我们大饱眼福。还有全球闻名的博物馆,伟大的罗浮官、大英博物馆、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冬宫、北京故宫、梵蒂冈博物馆和古根海姆博物馆等,它们本身就是历史的见证或现代的象征。这些综合性的伟大博物馆从人文历史的角度发现、记录和见证一个城市、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过去和现在。

最后,希望您在我的带领下,感觉到这一趟游历古往今来、大千世界的旅行愉快而惬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发现博物馆里的历史/发现探索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方木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哈尔滨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536246
开本 16开
页数 26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09-05-01
首版时间 2009-05-01
印刷时间 2009-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48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103-49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黑龙江
239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23: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