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胡雪岩与曾国藩的智慧
内容
编辑推荐

经商要学胡雪岩,做官要学曾国潘。胡雪岩,清末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第一大富商,他虽未熟读诗书,却能既富又贵,名满天下,被后人封为“红顶商圣”,“商贾奇才”;曾国潘,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异数,被称为“千古完人”,“官场楷模”。本书深刻剖析了胡雪岩出手必胜的商战奇谋,曾国潘招招成功的超常智慧。

目录

胡雪岩的智慧

第一章 把握命运:立志做第一流的人(3)

1.坚忍励志,终成大器(3)

2.欲擒故纵,长袖善舞(5)

3.巧借东风,无本生利(7)

4.雄心壮志,成就大事(9)

5.谋划周密,敢于冒险(12)

6.逆境迎刃,沉着而上(14)

7.处处留心,处处商机(16)

8.卓尔不群,乱世称雄(18)

9.助人利己,业上青云(20)

10.摸透人心,投其所好(22)

11.巧思经营,依附能臣(24)

12.借官升势,猛虎添翼(26)

13.大厦将倾,其言至真(29)

第二章 广结人缘:借力而发,生意越做越大(32)

1.篱笆三桩,好汉三帮(32)

2.广交朋友,招天下财(34)

3.用人察人,量才成事(36)

4.利益为先,莫树仇敌(39)

5.广结善缘,如鱼得水(42)

6.识别小人,慎重交往(44)

7.互惠互利,切莫拆台(47)

8.能用人者,无敌天下(50)

9.考察人才,谋略独到(52)

10.不计人短,人尽其用(53)

11.栽培良才,远见卓识(56)

12.曲线收才,攻心为上(57)

13.量材施用,不拘一格(60)

第三章 名誉价值:情义带来更多利益(63)

 1.交友之道,情义为重(63)

 2.言行一致,以信立人(65)

 3.维护信用,讲究诚信(66)

 4.恩威并施,降人有术(68)

 5.事无巨细,仁义当头(71)

 6.信用事大,绝不轻侮(74)

 7.笃诚守信,顺逆如一(76)

 8.十年兑诺,言出如山(78)

 9.行仁举义,善名远扬(80)

 10.仁义为根,人我双赢(83)

 11.善于忍让,大局为重(86)

第四章 灵活经营:掌握从商谋略之道(90)

1.借鸡生蛋,以钱生钱(90)

2.审时度势.应时而变(93)

3.酒香巷深,广告助阵(95)

4.静观时变,囤积居奇(98)

5.把准时局,维持市面(100)

6.顾客至上,服务优质(102)

7.知己知彼,百战不殆(104)

8.强龙联手,合作制胜(107)

9.香饵诱鱼,鱼自上钩(109)

10.大做场面,展示实力(111)

11.以名搏利,一石二鸟(114)

12.场面收放,慎之又慎(116)

13.借势经营,帮人任势(119)

14.驾驭时势,助人助己(121)

15.诚一专注,致富有经(122)

16.移花接木,善用资金(124)

第五章 眼光精明:独到精准,有胆有识(127)

1.处处留心,眼光长远(127)

2.觅己之长,果敢投资(129)

3.统筹全局,进退从容(132)

4.眼观六路,耳听八方(134)

5.把握时局,未雨绸缪(137)

6.顺势而行,更易成事(139)

7.随机应变,应时而动(141)

8.不失时机,险中求胜(143)

9.多行好事,力争前程(145)

10.行走四方,不避风尘(147)

11.多元相济,其利倍生(149)

12.施惠于众,所费有得(151)

13.自奉俭约,嗜欲能忍(153)

14.逆势经营,长远打算(155)

15.无为而治,不争得利(157)

16.合纵连横,联合共荣(159)

17.精识时务,审时度势(162)

18.风骨义气,长留青史(164)

曾国藩的智慧

第一章 立身之本:修炼自身,进德修业(167)

1.淡泊人生,律己以严(169)

2.慎独处世,以求务实(172)

3.常思己过,不断改之(175)

4.立人之前,先立志向(178)

5.持之以恒,奋发进取(181)

6.为官不贪,清白做人(184)

7.人需四忌,方能立足(187)

8.为人处世,刚中有柔(189)

9.激流勇退,明哲保身(192)

10.人以机巧,我以诚愚(196)

11.谦谨虚心,力除傲气(199)

12.会师结友,待以诚恕(202)

第二章 善用人才:知人善任,发挥才能(206)

1.求贤若渴,惜才如金(206)

2.培养人才,言传身教(209)

3.分才任用,各显其能(213)

4.求材纳贤,不拘一格(216)

5.主动吃亏,慎加防备(219)

6.德才兼备,以德为先(222)

7.量才用人,知人善任(225)

8.选才严格,培养有方(229)

9.识人以明,用人以诚(232)

10.善用偏才,扬长避短(234)

11.慧眼识才,眼光独到(237)

12.言语观人,识其特征(240)

13.情态识人,判断才能(244)

第三章 善于处事:精妙的处世之道(249)

 1.胸有成竹,方可行事(249)

 2.克己之学,反省自新(251)

 3.自强自立,奋发进取(255)

 4.勤俭持家,兴旺长久(258)

 5.以和为贵,福气自生(261)

 6.家兴于才,读书上进(263)

 7.恪守孝道,家庭和睦(266)

 8.善待他人,不可骄横(268)

 9.赤诚忠心,器成远大(271)

 10.处事谨慎,巧用智慧(275)

第四章 官场智慧:为官之道,以求长久(279)

1.以身作则,居官严明(279)

2.能进能退,留有余地(282)

3.勇于自律,谦虚谨慎(285)

4.举贤任能,不拘一格(287)

5.国家主权,据理力争(289)

6.明哲保身,功成身退(292)

7.礼法结合,以法为主(295)

8.洋务之识,挽救国难(298)

9.隐忍自胜,徐图自强(301)

10.立志有恒,勇于进取(304)

11.处世圆融,能进能退(307)

12.权高位重,如履薄冰(3lO)

13.治国之策,以民为本(313)

14.委婉抗君,磨练心智(316)

15.待人平和,立身之本(319)

16.内圣外王,儒家仁人(322)

附录一胡雪岩的商道传奇(326)

附录二曾国藩的升迁轨迹(334)

试读章节

胡雪岩第一桩丝生意,最初的打算是销杭州,后听郁四说到销洋庄才可赚得更大,于是迅速改变主意,将丝销往上海洋庄。在筹划投资典当业、药店的同时,胡雪岩还想到另一项与国计民生有关的大事业:他准备借用漕帮的人力、漕帮在水路上的势力以及他们现有的船只,承揽公私货运,同时以松江漕帮在上海的通裕米行为基础,大规模贩卖粮食。

胡雪岩要为自己打开货运和粮食买卖这两片前景广阔的天地.

投资大规模贩运粮食,本身也是一桩有大利可图的事业。这桩生意有利可图,是因为此时已经具备了三个条件,这三个条件都与时局有关。其一,时下太平军沿长江一线大举进攻东南,战乱之中,大片田地撂荒,粮食出产极少,正是乱世米珠薪宣之时,贩运粮食必有利可图。其二,兵荒马乱,战争迫近,或稻熟无人收割,或收起来了又因交通不便无法运出来,白白糟蹋,而漕帮既有人手又有水路势力,此时组织起来贩运粮食,天时、地利、人和都占全了,弄好了就是没有竞争对手的“独门生意”。其三,官军与太平军必有一战。常言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食对于交战双方都是大事。双方在同一块地面上拉锯,如果抢运粮食,不让太平军得到,进出之间关系极大。如果自己运到了一批粮食,官军定会购买,否则,被太平军购买以后不仅助长了太平军的威力,对自己这一方还是个损失。兵荒战乱年代谁能保证买粮有那么容易昵?这样,官军一定会支持粮食贩运的,有此支持,其生意不就可以顺得多吗?

有如此三个条件,这桩生意可不就是必然有利可图吗?在兵荒马乱的战争岁月,一般商人更多地想到的是后退和收缩,以求保全现有钱财,少惹祸端。而胡雪岩却始终想到的是发展,并且总能在乱世夹缝中为自己开出一条条的财路。凭着一双锐利精明的眼睛,不断为自己找到投资方向,并且具有敢花大本钱的气魄,的确让人钦佩。

胡雪岩曾经有过一段大气的宣示:“我有了钱,不是拿去糊墙壁,看看过瘾就完事,我有了钱要用出去。”生意人最应该考虑的就是怎么把钱用出去,这就需要眼光。其实,这种眼光就是投资的学问,如今,社会上已经出现了专门研究投资方向的各种专业研究机构、公司或其他责任机构。这种用钱生钱的学问发展到今天,靠的无非是速度和其他各种辅助设备使之变得更加完善而已。无论怎么发展,都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靠人的脑袋,人的眼光来成事。P18-19

序言

经商要学胡雪岩,做官要学曾国潘。

胡雪岩,清末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一代富豪,是一个儒商加权术发迹的红顶商人。十余年问迅速暴富,积累了全国近半财富,又在短短数月间荡尽家产,沦为赤贫。

纵观胡雪岩的一生,他虽未熟读诗书、满腹经伦,却能既富又贵,名满天下,成为中国晚清的第一大富商;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与外国银行开展金融业务往来的人:成为第一个获清廷特赐二品顶戴,赏黄马褂,准紫禁城骑马殊荣之人。胡雪岩的过人之处在于,一是有眼光,能够识人,因人成事,先结交王有龄,后依附左宗堂,在左宗棠和李鸿章的夹缝之中踢打出一个世界,一方天地,其处世哲学:“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仇人多堵墙。”二是为人诚信,重信誉,一诺千金。匆庸置疑,对于商人,对于企业,信誉就是金钱,甚至信誉比金钱还要重要得多,更广的意义上来说,信誉就是声誉,与同仁堂南北辉映的百年老店胡庆余堂的经营宗旨就是人们塾知的“修合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其用料之精,用工之细,享誉海内外。三是有政治头脑,深谙官场之道,恪守官场的潜规则。他每次见官,善拉交情,好交朋友,其用尽心机,自然是能由钱庄起家,设典当,倒生丝,以金融为龙头:贩军火、筹军饷、借洋款、办船厂,层层托靠,坐收渔利;周旋于官府势力,江湖漕帮、洋商买办、三教九流之间;他虽生逢乱世,却结缘权贵,纳粟助赈,左右逢源,抬头见喜,既平步青云,又日近斗金,胡雪岩的飞黄腾达与其塾谙、利用市场潜规则和依附官员之路分不开。“花花轿子人抬人,你好我好大家好”,最终达到双赢或多赢的目的。

胡雪岩处世经商得法,眼光长远,灵活多变,仗义疏财,取舍巧当,被左宗棠视为“旷世不遇的商贾奇才”世人更是将他当作经商典范。

曾国潘,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异数。由科举入仕途,遂至青云直上,出将入相,成为大清的一根柱石。他在满清排汉的背景下能官居三品,穿黄袍马褂,被称为晚清“第一名臣”,后来者推崇其为“千古完人”、“官场楷模”。

曾国藩的成功,是他对成功经验和教训一点一滴积累的结果。他将这些成功经验,或记在日记中时刻提醒自己,或写在家书、书信中教导子弟或朋辈,互勉共进。将这些文献汇集在一起,就是一套生动、系统的成功学。

因此,曾国藩的文集一出版,就成了当时人的必读书。他的家书、日记、书信、文章,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曾国藩的功业无人可以效仿,他的著作和思想却影响深远、泽泣后人。二十世界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两个巨人,也是半个多世纪的一对宿敌——毛泽东和蒋介石,都不约而同地将曾氏学问作为自己枕旁必备之书。

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以并不超绝的资质,竞能办成挽狂澜于即倒,扶大厦于将倾,平定大乱,再造“中兴”的不世伟业,即使100多年过去,仍令人回想无穷。是什么使他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是天资?是努力?还是机运?

究其原因,应当说,除了他拥有的那套在官场应付自如的“绝学”之外,再就是他总结出来并屡试不爽的官场“识人术”。正是因为,他重视人才,善于观人,敢于用贤,在晚清那样一个信仰崩溃、价值趋向多元化的时代,曾国藩几乎揽尽天下英才,在政治上有李鸿章、左宗棠、沈葆桢、郭嵩涛,在洋务上有薛福成、冯桂芬、容闳等,在科学上有徐寿、华蘅芳、李善兰等齐聚幕下。这些俊彦才杰,不仅帮助曾国藩成就一代伟业,而且各有建树,名垂史册。

曾国藩制胜的兵法、治军行政的方针,他独特的人生观、处世哲学。他的文化素养和人格品位,包括曾国藩如何借助时代变局,营造自我发展舞台;如何集中众人智慧成就大事;如何对待上司、同僚与下属;如何保持居官不败,晚场善收等等典型事例,总结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有益养份,以使今天的领导者能够“可戒可法”。都在书中得到精彩的体现。

“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诗为将为相一完人。”

本书是从做人、做事、经商、交友、用人、谋略、眼光、素质等多方面解析胡雪岩和曾国藩,结合古今中外的事例破解他们辉煌事业的方略,希望能让世人得到启示和收获。

孙岩

2005年6月于北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胡雪岩与曾国藩的智慧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孙岩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财富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4723734
开本 16开
页数 35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88
出版时间 2005-08-01
首版时间 2005-08-01
印刷时间 2005-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66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38
丛书名
印张 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59
184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2: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