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二十世纪中国革命与丁玲精神史(第十二次国际丁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汇集了第十二次靠前丁玲学术研讨会及近年几次相关学术会议的部分很好论文,作者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他们年龄不同、背景各异,从各自的角度,围绕“二十世纪中国革命与丁玲精神史”进行论述,集中展现了丁玲研究的近期新成果,也从一个侧面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乃至社会、思想史研究提供了新的视野。 目录 与革命相向而行——《丁玲传》及革命文艺的现代性序论 丁玲的逻辑贺桂梅 中国知识分子革命实践的路径——从韦护形象与丁玲的论谈起 丁玲与1930年代文艺大众化运动 如何营救丁玲:跨国文学史的个案研究 白薇、丁玲作品中的情爱与革命 在“同性恋”的表象之下——《暑假中》与现代中国早期女性的情感历程 丁玲《母亲》第三部写作提纲初探 读《丁母回忆录》 在丁玲故居居住过的日本人——洲之内彻与中国 通过女性杂志《妇女生活》和《上海妇女》看丁玲 母亲语言与作者心境 革命女性对生命意义的探寻——丁玲的《重逢》再解读 丁玲:一个在新诗里生长的母题 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隐蔽力量”:以丁玲《我在霞村的时候》及其翻译为例 延安时期丁玲女性书写的转变与“新人”塑造——丁玲《夜》的社会史新读 丁玲的土改叙事与“无产阶级革命意识形态” 重读《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土改运动的心灵史诗 再论“土改”叙事中的道义问题——从刘再复、阎浩岗关于《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争论说起 光明的尾巴?——试以《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谈土改小说如何处理“变” 光明的指向?——以丁玲及其《我在霞村的时候》为中心 《关于为丁玲同志恢复名誉的通知》是怎样发出的 刘白羽和丁玲的曲折友谊 丁玲与赛珍珠 “暗波涌动”的桑干河——《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中的情感动员 动员的可能与局限:论现代土改小说中的会议书写——以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周立波《暴风骤雨》为考察中心 丁玲的鲁迅观及其发展史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四论“丁玲精神” “不合时宜”的文艺观 《杜晚香》与《梦珂》——丁玲晚期和早期创作的一致性 小天地的大胸襟——再探丁玲《“牛棚”小品》 对丁玲生前死后争议的评议 从《丁玲陈明爱情书简》谈开去 丁玲真的是李自成后裔吗——关于安福蒋家的传说和史籍考辨 编后说明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二十世纪中国革命与丁玲精神史(第十二次国际丁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中国丁玲研究会 |
译者 | |
编者 | 中国丁玲研究会 |
绘者 | |
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246129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6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15 |
出版时间 | 2017-03 |
首版时间 | 2017-03 |
印刷时间 | 2017-03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690 |
CIP核字 | 2017040106 |
中图分类号 | I206.6 |
丛书名 | |
印张 | 30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64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