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蓝色波涛里的帝国梦寻(李鸿章与北洋水师)/大国海图人物志
内容
编辑推荐

18000多公里长的海岸线,与6个国家隔海相望。

中国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海洋国家,中国人的“海洋意识”正在逐渐加强。

了解“海洋国家”的历史,增强国民的“海洋意识”,争取属于我们的“海洋权益”,重现“海洋丝绸之路”的辉煌。

徐畅编撰的《蓝色波涛里的帝国梦寻(李鸿章与北洋水师)》为《大国海图·人物志》系列丛书之一。全书以清廷内的海陆之争为中轴,前面探讨李鸿章海洋、海防观念的形成,结尾处把李鸿章作为一个时代的悲剧人物处理。

内容推荐

徐畅编撰的《蓝色波涛里的帝国梦寻(李鸿章与北洋水师)》侧重描写李鸿章海洋观念的逐步形成与发展,他把建立海防、海军的这一理念投射在实业、军队建设中去。他经营江南制造局、轮船招商局,说服朝廷购买引进洋人舰船、聘请洋教官,组建北洋水师。但是整个北洋水师还是沿用封建制度的官僚体系,种种人事、技术问题频繁出现,不过又一一被李鸿章忽视,他在封建体制下的变革是不可能成功了。甲午战争战败后,他作为海洋战场上的主要领袖,签署了《马关条约》,落下遭众人唾弃的骂名。全书以清廷内的海陆之争为中轴,前面探讨李鸿章海洋、海防观念的形成,结尾处把李鸿章作为一个时代的悲剧人物处理。

目录

序 桂国强

壹 海洋的力量

 1.英国火轮船里的淮军

 2.参观洋人舰队

 3.在大上海立威

 4.戈登的预言

贰 建设海军工厂

 1.江南制造局

 2.海军梦的破灭

 3.出国培养海军人才

 4.轮船招商局

叁 朝廷内的海陆之争

 1.舌战日本来使

 2.在台湾猖獗的日本兵

 3.洋务派VS保守派

 4.买船的风波

 5.归来的海军英才

肆 打造现代化海上军团

 1.陆地战引友的海战

 2.北洋水师成浑

 3.逼走洋教员

 4.恫吓日本长崎

伍 破火的海上帝国梦

 1.日本进犯朝鲜

 2.争抢“吉野”号

 3.北洋水师惨败

 4.善后专家

主要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海洋的力量

1.英国火轮船里的淮军

暮色困顿,白日的喧嚣沉寂下来,静谧的江面上,浸淫着霜白的月亮,宛若斑驳的碎银在浪头翻滚。水浪默默奔走着,仿佛讲述着几千年冗长的心事。“咿呀”的“欸乃”声在夜色里渐行渐远,渔船停歇在港边,咸涩的鱼腥味从船舱里吹出来,是鲫鱼、是江水、是晚风的味道。南京城内灯火通明,城墙上放哨的太平军严阵以待,江面上波光的一丝颤抖都会引起极大的怀疑。

一阵轰隆的汽笛声从幽远的黑暗中传来,模糊的西边,七艘英国轮船列成一排行驶过来,深蓝色的船身在江面上劈开迎头的水浪,船上挂着“日不落”帝国的“米”字国旗。城墙上的太平军骚动了,但是“天王”已经吩咐过,不能拦截英国过往的商船。守军们眼睁睁地看着船队理所当然地穿行在眼皮底下。但可怕的是,他们并不知道船队运载的是什么。船队驶进入海口的目的是什么。

此刻,英国船队闷热的船舱里,正蛰伏着上万名士兵,他们各个屏气凝神,面容峻肃,仿佛船队不是穿行在水面上,而是搁浅在数以万吨的黑火药里,导火索已经点燃,他们没有生还的余地。

一名士兵因闷热而昏死过去,空气中弥漫着恐惧和不安,将士们躁动起来,为以后的前程担忧,痛恨不应该离开老家安徽去上海。人群中间有一位中年人,身材伟岸,足有1米83,他坐在藤椅上微闭着双眼,鼻息凝重,他就是李鸿章。他在思索着什么,一种陌生的力量正强有力地撼动着他,他是在陆地上出生长大的,既没有渔夫那样对江河湖泊的感情,也没有远洋人对大海的深情,但是在江上漂泊的这一夜彻底改变了他。他意识到水路也是作战的重要渠道,而且水路和陆路完全是不同的防御、攻守系统。充分利用水路要道,不仅有助于战略决策,更可以防守兼备。难怪《水浒传》里梁山好汉光靠环绕的水泊就能立于不败之地,宋江一伙把水泊当作重要的战场,不仅取得地理上的优势,更在战略上占有绝对的控制权。他们离开水泊梁山后打的几场仗当中,大多死伤惨重。看来,江河湖泊真的能给军事家带来不同的战术、不同的战略思想。广而言之,大海不就是更大的湖泊吗?整片海水环绕大清国大部分疆土,就像鸡蛋壳包裹着鸡蛋,如果壳不够坚硬,一碰就破,纵使里面的蛋白、蛋黄再坚硬,一口也就被吞下了。

再想想这艘大船吧,在江上就可以这么大了,要是大海上的大船得多么庞大?海上的舰船得装下多少士兵,不光是这些长矛大刀了,就算一排排大炮、洋枪也是可以装进去的。这样一想,那就不得了了,整个军队都可以一股脑儿地塞进大船里。这可就是在海上移动的军队了。想到这里,李鸿章为之一振,但是这也不过是一些意识流想法,实践起来难度就大了,虽然现在大清国也有海军,但是实力还没有提上来。在摇摇晃晃的船舱里,他陷入沉思。一幅壮丽、辽阔的蓝图在他心里慢慢铺展开。

为了方便立体地了解李鸿章,我们还是看看这位学习优等生在攻读学业期间的简历吧。

李鸿章身高1米83,生于安徽合肥县名士家庭,排行老二。青年时代的李鸿章学习优异、人高马大、面容俊朗、文笔了得,再加上父亲已中进士入刑部主事,此时的李鸿章是地地道道、名副其实的“高富帅”。

学业畅通的李鸿章并没有摆脱同父亲一样“复读”的命运,恩科会试中,他没有通过,而本科会试同考官正是曾国藩。历史巧合的地方总会让人咂舌,李鸿章虽没有考中,但是诗文却得到曾国藩的大大赏识,再依靠父亲与曾国藩会试同年的关系,顺利拜在曾国藩门下。此时曾国藩已在翰林院上班,职位是侍讲学士。曾国藩对李鸿章颇为赏识,称他“其才可大用”,还把李鸿章与郭嵩焘、陈鼐、帅远铎并称为“丁未四君子”。丁未四君子虽不如江南四大才子风流潇洒,但日后都成为大富大贵之人。郭嵩焘成为清朝政府派驻国外的第一公使,陈鼐成为李鸿章重要幕’僚,只有帅远铎作为湘军将领,为太平军所杀。

“复读”两年后,李鸿章终于如愿以偿地高中第二甲第十三名进士,殿试成绩:三十六名,进翰林院当了庶吉士。庶吉士是翰林院内短期的职位。上任者先在翰林院内学习,之后再授各种官职,基本上是翰林院的见习生。三年后庶吉士毕业通过甄别考试,授为翰林院编修,相当于现在中国博士后的学历。

P1-4

序言

桂国强

相当一段时间以来,关于中国“内陆国”或“海洋国”的属性,很多人在认识上一直存有误区。他们认为:从鸭绿江口延伸至北仑河口,自北而南,中国有着20000多公里长的陆上国界线,分别与朝鲜、俄罗斯、蒙古……缅甸、老挝、越南等14个陆上国家比邻而居,并且,包括“丝绸之路”在内的经济、贸易等诸多重要活动,中国也都是在陆上进行和完成的——据此,中国理所当然应该属于内陆国。

事实上,中国除了拥有20000多公里长的陆上国界线外,还有18000多公里长的海岸线,与韩国、日本、菲律宾等6个海上邻国隔海相望;中国的对外贸易、国民的赴外旅游,许多也都是通过海上航线走向世界各地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分明又是一个海洋国。如是,人们在“内陆国”还是“海洋国”属性上之所以存有误区,问题或许在于,中国虽然是一个海洋国家,但从历史层面来说始终不是一个海洋强国,以致中国人的“海洋意识”也一直相对淡漠。

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作为一家负责任的出版单位,我们觉得,有必要让读者更加全面、更加深入地了解有关中国这样一个“海洋国家”的历史,以不断唤起并增强国民的“海洋意识”,积极.争取本该属于我们的“海洋权益”,努力使我国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海洋强国,将习近平总书记描绘的“海洋丝绸之路”尽早成为现实……于是,我们便策划出版这套《大国海图·人物志》丛书。

纵观中国历史,自古至今,不少富有探险精神的有识之士,凭着自己的勇气和智慧,早就将眼光瞄准那宽广的海洋了。他们搏浪远航,力克艰险,或传法,或旅行;或从事贸易,或抗击外侮……为中国人的海洋实践活动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此刻,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套《大国海图·人物志》,就是对这些先贤曾经的海上活动真实的历史记录。

为了使丛书更具可读性,作者在力求尊重历史的前提下,积极偿试以文学的笔法来描述,从而使这套丛书兼具“史料性”和“文学性”双重价值。作者的努力是否能得到读者的认可?我们将以忐忑的心情来等待读者朋友的评判。

是为序。

2014年12月8日于海上。

(序作者为文汇出版社社长、总编辑、编审,本丛书主编)

书评(媒体评论)

纵观中国历史,自古至今,不少富有探险精神的有识之士,凭着自己的勇气和智慧,早就将眼光瞄准那宽广的海洋了。他们搏浪远航,力克艰险,或传法,或旅行;或从事贸易,或抗击外侮……为中国人的海洋实践活动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桂国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蓝色波涛里的帝国梦寻(李鸿章与北洋水师)/大国海图人物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徐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9613922
开本 32开
页数 19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15-03-01
首版时间 2015-03-01
印刷时间 2015-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244
CIP核字 2015011753
中图分类号 K827=52
丛书名
印张 6.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0
15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0:3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