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海市蜃楼里的万国风情(元代旅行家汪大渊传奇)/大国海图人物志
内容
编辑推荐

18000多公里长的海岸线,与6个国家隔海相望。

中国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海洋国家,中国人的“海洋意识”正在逐渐加强。

了解“海洋国家”的历史,增强国民的“海洋意识”,争取属于我们的“海洋权益”,重现“海洋丝绸之路”的辉煌。

张雪雨晴编撰的《海市蜃楼里的万国风情(元代旅行家汪大渊传奇)》为《大国海图·人物志》系列丛书之一,力图以《岛夷志略》为基础,还原当时的万国风情和奇风异俗。

内容推荐

汪大渊是元代的南昌人,他在20岁到30岁之间,两次从泉州搭乘商船出海旅行,到达四大洲之中的两百多个地方。每到一处他都会考察当地民俗风情、地理环境和制度物产,回国之后撰写了一本具有世界影响的游记《岛夷志略》。书中记载的种种奇异的遭遇和海外风情令人叹为观止,给国人打开了一扇放眼海洋的窗口。他的壮举和奇书引发了国际学者的高度评价,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汪大渊的身上还有许多的未解之谜。张雪雨晴编撰的《海市蜃楼里的万国风情(元代旅行家汪大渊传奇)》力图以《岛夷志略》为基础,还原当时的万国风情和奇风异俗。

目录

序 桂国强

壹 张开远航的风帆

 1.谜一样的汪大渊

 2.南方昌盛之地

 3.爱读书的少年郞

 4.来到东方巨港

 5.“浮海”远游正当时

贰 海外百余国 尽在一卷中

 1.祖国的宝岛

 2.抹香鲸的馈赠

 3.方头之国

 4.万牛石洞

 5.昆仑洋上的风景

 6.释迦牟尼的肉身舍利

 7.老鹤里的传说

 8.发现澳洲

叁 东方的马可·波罗

 1.定居百花洲

 2.一个悬案

 3.一本奇书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试读章节

壹 张开远航的风帆

如果你是一个喜欢涉猎历史,特别是喜欢元朝历史的人,你一定会接触到一个人的名字:汪大渊;假如你是一个历史地理研究者,你也一定会看到一个人的名字:汪大渊;要是你酷爱旅行,熟读那些知名的游记,你也应该知晓一个人的名字:汪大渊。

1.谜一样的汪大渊

汪大渊,元代人,虚岁20就搭乘商船远航到东南亚、南亚、非洲、欧洲和澳洲,到达过世界五大洲中的四个洲,边航行边记录,给世人留下弥足珍贵的旅行游记《岛夷志略》一书。他的经历备受中外学界推崇,西方人称他为东方的马可·波罗。《岛夷志略》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作,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描写海外诸国最多、最详细的一本书,也是一本具有世界历史地理价值的伟大著作。

但是,汪大渊却是一个谜一样的人物。他的确切出生地、他的家庭、他的一生、他的终老,包括他的著作,都有太多太多的疑问。汪大渊身后除了《岛夷志略》没有留下其他的书证,有关他的口传资料也几乎没有,这也是到目前为止,史上还没有出现一本介绍汪大渊的书籍的原因。在众多的历史书籍和方志资料上,通常在汪大渊的条目下面只有几十个字,以至于后人对他取得的成就几无所知。

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力图从浩瀚的直接或间接的史籍资料中,发掘汪大渊被尘封的历史印迹。在发掘有关汪大渊的历史资料的过程中,江西南昌的学者也帮助我们考证史料和相关细节,使我们得以大致梳理出汪大渊的生平和事迹,就让我们以这本小书向我国最早的一批向远洋探索的勇士致敬。

2.南方昌盛之地

汪大渊,字焕章,生于1311年,也就是元代元武宗至大四年。他的故居坐落在今天南昌市南郊青云谱区许家庵。这里的发达、热闹和时尚都融入了汪大渊的血液,也成就了他的性格。

汪大渊的成长跟元代南昌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最早的有关南昌的文字记载见于《尚书·禹贡》,后来,这个地方的称呼在历史上多次更名。公元前201年,刘邦手下的车骑大将军灌婴平定江南后,在南昌筑城,初名“灌婴城”,后改名“南昌”,是取“南方昌盛”、“昌大南疆”的意思。灌婴也被后人尊称为南昌的“城隍菩萨”。

南昌位于赣江和鄱阳湖水网密布的区域,非常适合水稻的生长,历来是江南农业发达的地区,自秦汉以降就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南昌还是全国主要的稻米加工地,稻米作坊数量众多。商品粮的交易因之而活跃,在乡间,差不多每隔十里八里的就有一个圩市在做着粮米的交易,使南昌成为全国四大米市之一。江西的漕粮在南昌米市中转以后经鄱阳湖进入长江,到达上海。南京、天津、芜湖等地交易,调节着全国粮市的价格。这样的情况使得南昌人“嘉蔬稻精”,餐桌富足。

南昌在交通上具有独特而有利的地理位置,它地处长江干流赣江的下游,北临鄱阳湖。南朝学者雷次宗在《豫章记》中(江西在古代曾称豫章)第一次对江西做了详细描述:“豫章,水路四通,地方千里,山川特秀,咽扼荆楚、翼蔽吴越。”他认为南昌的地理位置尤其优越,是所谓的“吴头楚尾”。

有人以为,赣江只是在江西境内流淌的一条河而已。江西既不能简称江(容易跟浙江混淆),又不能简称西(容易跟山西、陕西混淆),所以只能让赣江的“赣”做了江西的简称,仅此而已,没有别的重要意义了。实际上,赣江对于南昌和江西来说都非常重要,它是中国南方历史上最早的水运通道,早在西周之前就已经成为重要的水路。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的时候,为了征服百粤,开辟了经赣江上游、越横浦关(小梅关),再沿浈水下番禺(广州),一直贯通到南海的一条水道。船只也可以由赣江通往鄱阳湖,连接长江,直达东海。从此,南昌就成为赣江黄金水道上的重要城市。拥有黄金水道自然就容易形成物资集散地。

P1-5

序言

桂国强

相当一段时间以来,关于中国“内陆国”或“海洋国”的属性,很多人在认识上一直存有误区。他们认为:从鸭绿江口延伸至北仑河口,自北而南,中国有着20000多公里长的陆上国界线,分别与朝鲜、俄罗斯、蒙古……缅甸、老挝、越南等14个陆上国家比邻而居,并且,包括“丝绸之路”在内的经济、贸易等诸多重要活动,中国也都是在陆上进行和完成的——据此,中国理所当然应该属于内陆国。

事实上,中国除了拥有20000多公里长的陆上国界线外,还有18000多公里长的海岸线,与韩国、日本、菲律宾等6个海上邻国隔海相望;中国的对外贸易、国民的赴外旅游,许多也都是通过海上航线走向世界各地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分明又是一个海洋国。如是,人们在“内陆国”还是“海洋国”属性上之所以存有误区,问题或许在于,中国虽然是一个海洋国家,但从历史层面来说始终不是一个海洋强国,以致中国人的“海洋意识”也一直相对淡漠。

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作为一家负责任的出版单位,我们觉得,有必要让读者更加全面、更加深入地了解有关中国这样一个“海洋国家”的历史,以不断唤起并增强国民的“海洋意识”,积极.争取本该属于我们的“海洋权益”,努力使我国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海洋强国,将习近平总书记描绘的“海洋丝绸之路”尽早成为现实……于是,我们便策划出版这套《大国海图·人物志》丛书。

纵观中国历史,自古至今,不少富有探险精神的有识之士,凭着自己的勇气和智慧,早就将眼光瞄准那宽广的海洋了。他们搏浪远航,力克艰险,或传法,或旅行;或从事贸易,或抗击外侮……为中国人的海洋实践活动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此刻,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套《大国海图·人物志》,就是对这些先贤曾经的海上活动真实的历史记录。

为了使丛书更具可读性,作者在力求尊重历史的前提下,积极偿试以文学的笔法来描述,从而使这套丛书兼具“史料性”和“文学性”双重价值。作者的努力是否能得到读者的认可?我们将以忐忑的心情来等待读者朋友的评判。

是为序。

2014年12月8日于海上。

(序作者为文汇出版社社长、总编辑、编审,本丛书主编)

后记

当确定要编写这本书后,我们却惊奇地发现,汪大渊的资料出奇的少,无论在历史类书籍还是在人物类书籍中,有关他的记载最多只有两三百字。于是我不顾今年夏天高达40度的高温,满怀着热切的希望,于8月中旬来到汪大渊的故乡南昌,想查找有关汪大渊的资料。一下火车我就直奔南昌市图书馆,但是,却看到一片繁忙的施工现场。门卫人员说,图书馆早就开始装修,停止使用了,明年春节以后才能开放。我又问,馆中图书是否暂时搬到其他地方,回答是并没有搬离。于是我马上又直扑江西省图书馆,在古籍阅览室和社科阅览室均未找到有关汪大渊的资料。只是在古籍阅览室的江西省志人物篇里找到汪大渊的条目,约一百字。在社科阅览室,就连介绍安徽安庆和新疆伊犁的书都看到了,就是找不到有关南昌历史资料的书籍,看来看去多是介绍北京、上海等城市的书,心里真是很郁闷。

第二天,我去了子固路上的南昌市民俗博物馆,那里也正在装修。于是我连忙又去了绳金塔旁边的民俗博物馆,却是大门紧闭,经过打听才知道,原来也早已不开放了。不得已只好按照地图上的标注,去找书店。无论是一般的新华书店还是书城,铺面而来的都是各类教辅书。好不容易在青苑书店的铺面看到两本介绍南昌的书,一本是讲文学的,一本是关于革命历史的。无奈之下,只好满怀失望回到上海。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过了十天后,经过多方打听,终于联系上了南昌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杨建葆先生。虽然马上要到外地去开会,可他还是热心地牵线搭桥,为我介绍南昌的专家学者。于是,9月初,我又第二次来到南昌。在南昌市政协教卫文体文史委员会主任张恒立先生的主持下,“汪大渊生平及历史贡献专题研讨会”在南昌市政协四楼会议室召开了。出席会议的有:张恒立先生、江西省文史馆员宗九奇先生、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院长陈立立教授、南昌大学文化历史文献研究所研究员毛静先生。这几位先生对汪大渊的出生地、家庭情况、生平经历、《岛夷志略》和南昌市的历史等问题,坦率地谈了自己的看法,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和帮助。他们的热情和无私更使我感动。没有他们就不会有这本小书。我们在这本书里的很多地方采用了他们的研究成果。但是因为要照顾文章的流畅,无法一一标识出来,所以在此一并表示十分的感谢。

关于《岛夷志略》,书中所提到的地名是指哪个地方,我们主要是根据苏继庼先生的考证,并适当参考其他学者的意见。但由于我们不是专业的历史地理学专家,因此对于那些没有取得一致意见的古地名,我们也没有考证的能力,只能采用苏先生的观点。对于《岛夷志略》书中所用的古地名,今天可在世界地图上找到现地名的,我们采用与之对应的现地名。如果没有,或难以找到现地名,则用西方人曾经使用的英文地名。

尽管汪大渊所使用的元代文言文不算艰涩,但是我们在用现代汉语翻译的过程中,仍然感觉有个别词句很难理解,因此我们的译写不一定很准确。

对于汪大渊的研究,我们只是走了第一步,这本小书也只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其他学者,特别是南昌的学者能够在汪大渊和《岛夷志略》的今译及研究方面取得更大的进展。

感谢文汇出版社的社长兼总编辑桂国强先生,副总编辑张衍先生,是他们的创意和辛勤的编辑,使汪大渊的事迹和《岛夷志略》第一次以比较完整的面貌呈现在国人面前。我们也希望看到这本小书的读者和学者对我们提出宝贵意见。

任丽青

2013年9月16日

书评(媒体评论)

纵观中国历史,自古至今,不少富有探险精神的有识之士,凭着自己的勇气和智慧,早就将眼光瞄准那宽广的海洋了。他们搏浪远航,力克艰险,或传法,或旅行;或从事贸易,或抗击外侮……为中国人的海洋实践活动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桂国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海市蜃楼里的万国风情(元代旅行家汪大渊传奇)/大国海图人物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雪雨晴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9613939
开本 32开
页数 18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0
出版时间 2015-03-01
首版时间 2015-03-01
印刷时间 2015-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238
CIP核字 2015011716
中图分类号 K825.89
丛书名
印张 6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0
149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20:1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