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南大语言学(第5编) |
| 内容 | 作者简介 鲁国尧,男,1937年11月生,南京大学退休教授、杭州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委、中国音韵学会顾问(1998-2010年任会长),中国语言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语言学》第二主编,《中国语文》、《古汉语研究》、《语言学论丛》等语言学杂志/语言学辑刊编委,《辞海》编委和分科主编。北京大学中文系100年来的100位知名校友之一。 目录 论丛 论语言系统——为纪念方光焘先生逝世五十 周年而作 历史的记忆——关于五十多年前的语言言语 大讨论 丁声树先生讲课记录整理稿 二十三家《汉书》“音义”通考 敦煌写本别字异文所见庚青、东钟相混 《汉语大字典》缺音字考释 兰州方言今音与高本汉记音对比研究 “动+名”偏正式复合词的结构义及其释义 研究 对词典释义的思考——《辞源》第三版修订 札记 艾化一翻译视角下的译名 孔子是“教”“育”家吗?——重读《论语》的 启示 汉语是人类最早的语言?——读韦伯《论原 初语言》(1669) 《安徽大学汉语言文字研究丛书》总序 《宋本广韵校释》序 衰年变法,我的追求——《鲁国尧语言学文集: 衰年变法丛稿》自序 《汉语方言大词典》编纂琐忆 《音学五书》标点疑误举隅 史林 人民的语言学家永在——纪念吕叔湘先生 百年诞辰 吕叔湘:止于至善,一代宗师 读吕叔湘先生给我父亲的一封信后记 在莫斯科的日子 在美国调查玛雅语方言Kaqchikel语 柏林三十天:一个语言学人的所见所闻 凤凰、张家界语言调查札记 文荟 祭炎帝陵文一 祭炎帝陵文二 清怀诗稿鲁国尧教授导游南京大学吊古二首 从高校中文系学生论文中的汉语表达问题 看当前语文水平的滑坡 编后的几句话 内容推荐 鲁国尧主编的《南大语言学(第5编)》仍保持前四编的栏目,分别为论丛13篇,史林6篇,文荟4篇。亮点如下:纪念方光焘、丁声树、吕叔湘等先生;学者访学的见闻;;《祭炎帝文》,旨在使学人崇敬我中华民族的祖先,也了解传统文体。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南大语言学(第5编)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鲁国尧 主编 |
| 译者 | |
| 编者 | 鲁国尧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0126243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384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17-02 |
| 首版时间 | 2017-02 |
| 印刷时间 | 2017-02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语言文字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466 |
| CIP核字 | 2016240640 |
| 中图分类号 | H0-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2.3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10 |
| 宽 | 150 |
| 高 | 20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