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到了明清时期,我国的科技水平开始落后于西方,但祖先在世界科技史上曾经创造的辉煌成就仍然熠熠生辉。我们精心编写的这本《非凡的科技》,包括“古代科学技术”“天文·地理”“农业·军事”“数学·医学”“民间工艺”五个部分,从各个方面展示了中国古代先进的科技水平和璀璨的科技文明。
身为一名华夏子孙,让我们满怀自豪与崇敬一同走近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吧!
图书 | 祖先的遗产(非凡的科技) |
内容 | 编辑推荐 虽然到了明清时期,我国的科技水平开始落后于西方,但祖先在世界科技史上曾经创造的辉煌成就仍然熠熠生辉。我们精心编写的这本《非凡的科技》,包括“古代科学技术”“天文·地理”“农业·军事”“数学·医学”“民间工艺”五个部分,从各个方面展示了中国古代先进的科技水平和璀璨的科技文明。 身为一名华夏子孙,让我们满怀自豪与崇敬一同走近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吧! 内容推荐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曾经在自然科学和技术领域取得了累累硕果,许多杰出的成就曾经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更是促进了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非凡的科技》旨在从天文、地理、农业、军事、数学、医学、民间工艺等几方面对我国古代非凡的科技成就进行详细地介绍,这些让每个中国人感到无比骄傲的成就,是中华文明进步与发展过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此书中尽能体现中华文明对科技智慧的崇尚,正是这些伟大的发现和发明,塑造了辉煌的古代中华文明。让我们感受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领悟祖先的聪明才智,穿梭千年历史,感受科技的非凡成就,树立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向更高更远的日标迈进! 目录 中国科学技术 中国古代科技 指南针 火药 造纸术 印刷术 青铜冶炼 胆铜法 司母戊鼎 沧州铁狮 灌钢 永乐大钟 瓷器 养蚕缫丝 煮海为盐 《梦溪笔谈》 天文·地理 中国古代天文 盖天说 浑天说 宣夜说 占星术 历法 《太初历》 《大衍历》 《授时历》 农历 二十四节气 纪年法 观象台 星表和星图 日食和月食的观测 珍贵的天文记录 日晷 浑仪和浑象 水运仪象台 张衡和地动仪 《甘石星经》 中国古代地理 古代地理 制图六体 《禹贡》 《山海经》 《皇舆全览图》 《水经注》 《大唐西域记》 《徐霞客游记》 《读史方舆纪要》 《海国图志》 农业·军事 中国古代农业 优良传统——精耕细作 播种机的始祖——-耧车 铁犁 水车 粮食加工工具——水碓和水磨 丝织品 种茶制茶 茶文化 酿酒 酒文化 《汜胜之书》 《齐民要术》 《农政全书》 《天工开物》 水利工程技术 都江堰 郑国渠 京杭大运河 中国古代军事 古代冷兵器 石兵器 青铜兵器 钢铁兵器 古代火器 火枪和火铳 战车和战船 《武经七书》 《孙子兵法》 《六韬》 数术·医学 中国古代数学 十进位制和二进位制 算筹和珠算 出入相补原理 刘徽与割圆术 祖冲之和圆周率 《算经十书》 《周髀算经》 《九章算术》一 中国古代医学 中草药治病 针灸 诊脉 华佗和麻沸散 《伤寒杂病论》 种痘术 《黄帝内经》 《洗冤集录》 《本草纲目》 《针灸甲乙经》 《千金要方》 《四部医典》 民间工艺 中国传统工艺 面人 风筝 凉茶 微雕 缂丝 宜兴紫砂 景泰蓝 泥塑 刺绣 剪纸 景德镇瓷 织锦 芜湖铁画 龙泉宝剑 南京金箔 张小泉剪刀 苗族银饰 黎族树皮布 赫哲族鱼皮衣 湖笔 徽墨 苗寨吊脚楼 客家土楼 试读章节 在没有发明文字的时代,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只能靠口传心记,当文字出现以后,则需要一种记录的载体。人类尝试了各种天然物品,龟甲、兽骨、金石、竹简、木牍、缣帛等,这些物品虽然也能记录文字,但有的昂贵,有的笨重,有的不易多得。寻找新的载体成为古人的梦想,而纸的发明大大提高了人类积累、继承前人经验的能力,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从迄今为止的考古发现来看,造纸术的发明不晚于西汉初年。1978年在陕西扶风中延村出土了西汉宣帝时期(公元前73-前9年)的三张麻纸;1979年在甘肃敦煌县马圈湾西汉烽燧遗址出土了五件八片西汉麻纸。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西汉文帝时期(公元前179-前141年)的纸质地图残片,表明了当时的纸可供写绘所用。从上述西汉出土的纸的质量来看,西汉初年的造纸技术已基本成熟。 到了东汉时代,宦官蔡伦认真总结了前人的经验,使用树皮造纸,这极大地丰富了造纸的原料,使纸的产量大幅度的提高。公元114年蔡伦被封为“龙亭侯”,民间便把他制作的那种纸称为“蔡侯纸”。到了公元三四世纪时,纸已经基本上取代了简帛,成为唯一的书写材料,这就有力地促进了科学文化的发展。 造纸原料的多样性是造纸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西汉时期的纸大都以麻为原料,东汉也以麻纸为主,到蔡伦时代,又利用树皮(主要是楮皮)造纸。此后,各种树皮纸纷纷问世。魏晋时期发明了桑皮纸、藤皮纸。唐代又出现了利用某些香树的树皮造的纸,称为香皮纸。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用竹子造纸,唐中叶出现了竹纸。竹纸的发明使造纸的原料大大丰富了。竹料制浆难度较大,必须改进制浆方法,提高制浆效率,我国劳动人民在唐代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以青檀皮为原料的宣纸,至今享有盛名,据《新唐书》记载,唐代宣州生产的纸为贡品。有人认为,这可能就是宣纸。宋代安徽徽州是当时的纸业中心之一。有关造纸术的著作,宋以后相继出现,有宋代苏易简的《纸谱》、元代费著的《纸笺谱》等。尤其是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杀青篇》对中国古代造竹纸和造皮纸的技术作了系统的总结。他把造竹纸过程概括为五个环节,即新竹漂塘、碱液蒸煮、打浆抄造、覆帘压纸、透火焙干。书中还有造纸作业图,是当时世界上关于造纸技术最详细的记载。 造纸术首先传人与我国毗邻的朝鲜和越南,在蔡伦改进造纸术后不久,朝鲜和越南就有了纸张。朝鲜半岛各国先后都学会了造纸的技术。公元7世纪造纸技术经高丽传到日本。 公元751年(唐玄宗十年)唐安西节度使高仙芝率部与阿拉伯军队交战,唐军大败,被俘士兵中有从军的造纸工人。阿拉伯最早的造纸工场,是由中国人帮助建造起来的,造纸技术也是由中国工人亲自传授的。最初造的麻纸,是以破布为原料,不但用了中国的技术,而且采用中国式的设备。 欧洲人是通过阿拉伯人了解造纸技术的,最早接触纸和造纸技术的欧洲国家是一度为阿拉伯人统治的西班牙。公元1150年,阿拉伯人在西班牙的萨狄瓦建立了欧洲第一个造纸场。到了17世纪,欧洲主要国家都有了自己的造纸业。西班牙人移居墨西哥后,最先在美洲大陆建立了造纸厂。到19世纪中国的造纸术已传遍五洲各国。 造纸术的发明和推广,对于世界科学、文化的传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造纸技术环节众多,因此必然有一个发展和演进的过程,绝非一人之功,它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P14-15 序言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曾经在自然科学和技术领域取得了累累硕果。 从远古到春秋战国时期,原始社会的先民们在石器、陶器、农牧业各方面都有开创性创造,养蚕缫丝更是中国人的独创。夏、商、周三代,青铜器的冶炼铸造、天文历法、算学、物候、医学等方面确立了独特的发展之路。从秦汉到南北朝时期,天文、数学、地学、医学、农学都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从隋唐经两宋到元代,我国在天文历法、数学方面继续领先,取得了与近代科学接近的高峰成就。在技术上,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的发明和使用,连同造纸术的传播,使“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起到了推动作用。 虽然到了明清时期,我国的科技水平开始落后于西方,但祖先在世界科技史上曾经创造的辉煌成就仍然熠熠生辉。我们精心编写的这本《非凡的科技》,包括“古代科学技术”“天文·地理”“农业·军事”“数学·医学”“民间工艺”五个部分,从各个方面展示了中国古代先进的科技水平和璀璨的科技文明。 身为一名华夏子孙,让我们满怀自豪与崇敬一同走近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吧!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祖先的遗产(非凡的科技)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田战省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854789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6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0-10-01 |
首版时间 | 2010-10-01 |
印刷时间 | 2010-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自然科普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3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N092-49 |
丛书名 | |
印张 | 10.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吉林 |
长 | 238 |
宽 | 173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