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论编拾零/闽籍学者文丛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按照主题分为三辑:“文论辑” “性别辑” “序跋辑”。靠前辑主要是对世纪之交的文学动向与发展进行展望,对20世纪后半期的文学与文学批评进行回顾总结;第二辑主要是对女性文学的兴起、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与评说,多为高屋建瓴式的总结式发言;第三部分则是为别人的著作所写的序或者跋。 作者简介 陈骏涛,有名文学评论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教授。著有《从一而终——陈骏涛文学评论选》等书。 目录 代序:隔空对话 第一辑文论辑 文学新动向管窥 一个多元化的文学时代 新美学-历史批评综说 近年中国文坛“热点”问题述略——1989年访日讲演稿 90年代的中国文坛和中国作家 90年代文学批评评议 风雨历程五十载——新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回望 百年中国文学悖论探议 小说的希望——新世纪小说阅读札记 第二辑性别辑 关于中国女性文学——“红辣椒女性文丛”总序 关于女性写作悖论的话题 当代中国三代女学人评说 夏娃言说——近年几部女性文学理论批评著作评说 中国女性主义:成长之旅 沉潜中的行进——2003-2008女性文学理论批评若干著作的笔记 “她世纪”与中国女性写作的走向 一道绚丽的文学风景线——关于八九十年代中国女性文学的话题 第三辑序跋辑 坚实、热忱的求索者——陈思和评论集《批评与想象》序 在理论和创作之间——朱向前评论集《黑与白》序 大陆“金学”第一家——陈墨《金庸小说人论》代序 在凡俗人生的背后——方方小说集《行云流水》跋 越出盆地——周大新小说集《瓦解》跋 永远的追寻——顾艳小说集《疼痛的飞翔》序 追寻“知青人”的精神家园——郭小东《中国知青部落》三部曲总序 殷慧芬和她的石库门世界——殷慧芬小说集《石库门风情画》序 兼容历史内涵、人性深度与艺术魅力——《2004中国小说排行榜》序 追溯留学生文学的发展轨迹——《中国留学生文学大系·当代小说卷》序 三十年,文学的行进足迹——《足迹——著名文学家采访录》序 学术简表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论编拾零/闽籍学者文丛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陈骏涛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福建人民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11075171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37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94 |
| 出版时间 | 2017-03 |
| 首版时间 | 2017-03 |
| 印刷时间 | 2017-03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540 |
| CIP核字 | 2016313003 |
| 中图分类号 | I206.7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福建 |
| 长 | 241 |
| 宽 | 172 |
| 高 | 15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