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道路铺装景观设计/当代城市景观与环境设计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从交通心理和环境心理出发,对铺装景观的设计要素:色彩、质感、构形、尺度、高差以及边界的性格特点、视觉规律以及对人的心理作用等进行系统研究,以便设计者合理运用各种设计要素进行精心设计,更好地实现铺装景观的各项功能,尤其是恰到好处地体现其精神性与艺术美,满足人们对空间环境美的深层次要求。全书案例丰富,讲解精练,能高效地帮助设计师完成构想。

内容推荐

本书系”当代城市景观与环境设计丛书”之第22分册。本书根据我国铺装景观技术现状和实际工程需要,结合大量国内外铺装景观工程实例,论述广场、商业街、居住区道路、风景园林区道路、岸线道路、人行道、车行道等铺装性质、设计与特点,说明不同空间环境中如何对各铺装要素的选择,以便有限实现铺装景观的交通功能和环境艺术功能。

目录

绪论/5

要素篇/11

色彩/12

质感/17

构形/19

尺度/37

上升与下沉/45

边界/48

运用篇/53

广场的铺装/54

商业街的铺装/74

居住区道路的铺装/88

风景园林区道路的铺装/95

岸线道路的铺装/102

人行道的铺装/106

车行道的铺装/115

试读章节

尺度的处理是否得当,是城市景观铺装设计成败的天键因素之一。尺度对人的感情、行为等部有巨大的影响。所谓尺度,是空间或物体的大小与人体大小的相对关系,是设计中的一种度量方法。城市设计所提及的尺度可狭义的定义在人类可感知的范围内的尺度上。一般把这一尺度分为三类:一是人体尺度,是以人为度量单何并注重人的心理反应的尺度,是评价空间的基本标准;二是小尺度,很容易度量和体会,是可容少数人或团体活动的空间,如小公园、小绿地等,给人的体会通常是亲切、舒适、安全等;三是大尺度,是一种纪念性尺度,其尺度远远超出人对它的判断,如纪念性广场、大草坪等,给人的体会通常是雄伟、庄严、高贵等。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空间尺度的变化往往反映了人对城市空间拥有权的变化。在西方,中世纪时期的城市是由不规则的街道和广场体系,密集而自由的建筑组成的。街道系统是应步行和手推车等小型运载工具的要求而产生的,街道宽度和样式不时变化,街景丰富多样;广场其实就是街道空间的放大,多位于市政厅、教堂或其他公共建筑的前面,是城市的核心。整个城市空间,也就是美丽的街道和广场,均以人的尺度为基础,形成一个组织良好的有机系统,极大地支持着丰富的公共生活。

随着科技进步推动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城市为了承担新的职能,开放的空间秩序成为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当然,早期城市最珍贵的品质——人对城市空间的拥有权也随之减弱了。到了20世纪,城市空间已经变成了汽车的天地,不再是人的领域。为了通行逐年增长的交通量,街道空间的尺度越来越大,广场成了停车场,城市中无忧无虑的公共生活不见了,人们都被赶回各自的家里。如果说中世纪的城市空间讲述的是老百姓的故事,那么现代城市空间讲述的则是汽车的故事了。

然而,正因为城市是由于人的聚居而形成的,所以关心人、为人服务才是城市的最基本任务。这也是“人本主义”成为当今城市规划建设理念的重要原因。恢复人对城市空间的拥有权,再现生机勃勃、丰富多彩的城市公共生活是目前世界各国城市发展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铺装尺度对城市空间的影响。对于一项具体的铺装景观设计工程,由于使用功能不同,设计思想不同,周围环境风格各异,其尺度的选择也各不相同。娱乐休闲广场、商业广场、儿童广场、园林、商业步行街、生活性街道等的铺装设计应该严格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采用人体尺度或小尺度,给人以亲切感、舒适感,吸引更多的人驻足,进行观赏、娱乐、休憩、交往、购物等活动。

当然,“以人为本”的原则并不是否定了大尺度,现代化城市中大尺度和小尺度应该是并存的,这样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原因在于:第一,现代生活离不开现代化交通工具,城市中需要大尺度的道路空间,只要合理规划出车行空间和人行空间,人和车就可以和平共处,而车说到底还是为人服务的,因此存在大尺度的道路空间并不意味着人对城市空间拥有权的丧失,当然前提是必须保障足够的城市公共生活空间;第二,现代城市仍然存在一些政治色彩比较浓的场所,如市政广场、纪念广场等,采用大尺度的设计可以突出其庄严肃穆、宏伟壮观;第三,现代城市摩天大楼林立,在这些地点采用大尺度的处理手法,可以加强城市空间的开敞性,不会使人产生压迫感,同时突出时代特色。而且城市中的空间尺度,大的更大,小的更小,大小并置,产生鲜明的对比,可以形成独特的魅力空间,更能吸引人们的注意。

此外,铺装尺度的选择还应考虑视觉特性的影响。如果要使快速运动的人看清物体和人,就必须将它们的形象大大夸张。在高速公路两侧,标志和告示牌都必须巨大而醒目才能看清。同样道理,在交通干道、快速路主要通行机动交通,铺装设计要充分考虑到行车速度的影响,以乘客的视觉特点为主,设计中采用火尺度会获得更好的效果,这也更加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P.37-38

序言

随着可持续发展和人本主义理论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景观艺术已经成为城市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传统的城市道路设计与铺装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城市建设的要求。于是,人们开始运用种类繁多的铺装材料和各种各样的施工工艺让路面美起来,铺装丰富的色彩、各具特色的质感、形式多样的构形,所表现出的韵律、动感,以及一些带有象征意义的细部设计等赋予路面生命力与个性,它们本身构成了一种景观,我们称之为铺装景观。

铺装景观不但满足路面最基本的使用功能,而且还可以通过特殊的色彩、质感和构形加强路面的可辨识性,划分不同性质的交通区间,对交通进行诱导和各种揭示,有效地限制车速,加强人车之间的拦阻,给人以方向感和方位感等,从而进一步提高城市道路交通的安全性能。

铺装景观在道路环境景观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是改善道路空间环境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铺装景观强烈的视觉效果让人们产生独特的激情感受,满足人们对美感的深层次心理需求,它可以营造温馨宜人的气氛,使街路空间更具人情味与情趣,吸引人们驻足,进行各种公共活动,使道路空间成为人们喜爱的城市高质量生活空间。

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安全”和“环境”将成为未来道路建设的两大主题。汽车的发展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同时交通事故频繁发生,也使道路充当起人类生命“杀手”的不光彩角色,分析交通事故的原因,90%以上都是由于人的疏忽和失误引起的;而环境是人们活动的背景,其作为一种非语言的符号,对人的心理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继而对人的行为产生导向作用。由此可见,安全与环境问题都与人的心理和行为特点有着直接的关系。我们进行铺装景观研究的目的,就是希望使其能够具备实用和艺术美的双重属性。既要求有效地促进城市道路交通安全,其本身作为一种景观,又要求更加突出的精神性与艺术美。

因此,本书将从交通心理和环境心理出发,对铺装景观的设计要素:色彩、质感、构形、尺度、高差以及边界的性格特点、视觉规律以及对人的心理作用等进行系统研究,以便设计者合理运用各种设计要素进行精心设计,更好地实现铺装景观的各项功能,尤其是恰到好处地体现其精神性与艺术美,满足人们对空间环境美的深层次要求。

根据我国铺装景观技术现状和实际工程需要,本书将结合大量国内外铺装景观工程实例,论述广场、商业街、居住区道路、风景园林区道路、岸线道路、人行道、车行道等场所的铺装性质与特点,说明在不同空间环境中如何对各铺装要素进行选择,有效实现铺装景观的交通功能和环境艺术功能,为景观铺装工程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能够对提高相关技术人员的理论水平和设计水平有所帮助,促进我国铺装景观事业的发展,使我们生活的城市更加美丽和人性化,作者将欣慰之至。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道路铺装景观设计/当代城市景观与环境设计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丙秋//张肖宁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2071319
开本 其他
页数 12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5-06-01
首版时间 2005-06-01
印刷时间 2005-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交通运输
图书小类
重量 0.39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U416.041
丛书名
印张 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5
211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6:5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