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明清两湖地区乡村社会史论/珞珈史学文库 |
内容 | 作者简介 杨国安,1971年出生,湖北黄陂人,历史学博士,现为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社会经济史、中国农业史、乡村社会史。著有《明清两湖地区基层组织与乡村社会研究》、《国家权力与民间秩序:多元视野下的明清两湖乡村社会研究》、《明清以来的国家与基层社会》。 目录 册书与明清以来两湖乡村基层赋税征收 清康熙年间两湖地区的土地清丈与地籍编纂 主客之间:明代两湖地区土著与流寓的矛盾与冲突 社会动荡与清代湖北乡村中的寨堡 社会动荡与清代两湖地方士绅阶层——以成同年间团练为中心的考察 “从贼”与“反贼”:变乱格局下地方绅民的反应及其关系网络——以咸丰年间太平军挺进两湖之际为中心的考察 从团练到保甲局——晚清两湖地方秩序的解体、重建与基层行政制度演变初探 江湖盗、水保甲与明清两湖水上社会控制 救生船局与清代两湖水上救生事业 控制与自治之间:国家与社会互动视野下的明清乡村治理 塘堰与灌溉:明清时期鄂南乡村的水利组织与民间秩序——以崇阳县《华陂堰簿》为中心的考察 樊口闸坝之争:晚清水利工程中的利益纷争与地方秩序 国家、堤防与社会:明清两湖水利事业中的国家介入与区域协作——以四邑公堤为中心的考察 空间与秩序:明清以来鄂东南地区的村落、祠堂与家族社会 族谱所见清末民初地方“宗族自治”践行的一个实例——以民国黄陂《周氏宗谱》为中心的考察 长江中游乡村社会权力结构其变迁(1368一1911) 后记 内容推荐 杨国安编著的《明清两湖地区乡村社会史论》所收的论文,主要围绕着赋役征收与基层社会、社会动荡与乡村控制、水利纠纷与用水秩序、宗族组织与乡村权力等几个专题,对明清时期两湖地区乡村社会展开了深入细致的考察。本书涉及中国传统农村的政治、经济、社会诸多层面,展现了作者在长期的文献梳理和田野考察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些对传统乡村社会的演变及其复杂性、多样性的认识和理解。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明清两湖地区乡村社会史论/珞珈史学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杨国安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012719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7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6-12 |
首版时间 | 2016-12 |
印刷时间 | 2016-12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630 |
CIP核字 | 2016274160 |
中图分类号 | D676.4,D676.3 |
丛书名 | 珞珈史学文库 |
印张 | 31.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29 |
宽 | 150 |
高 | 2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92.00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