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新编系列可以说是《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和《上下五千年》的母本,内容丰富,有一批老的读者,这些老读者现在多为爷爷奶奶和父母。
语言风格是正宗的“林汉达风格”,“京味儿白话”是其主要特征。
叙事一线贯穿,全书浑然为一体,一段段读下去就能了解一段历史。
该书不但是一部 的历史读物,也是一部 的语文读物。
| 图书 | 林汉达 三国故事全集(珍藏版)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故事新编系列可以说是《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和《上下五千年》的母本,内容丰富,有一批老的读者,这些老读者现在多为爷爷奶奶和父母。 语言风格是正宗的“林汉达风格”,“京味儿白话”是其主要特征。 叙事一线贯穿,全书浑然为一体,一段段读下去就能了解一段历史。 该书不但是一部 的历史读物,也是一部 的语文读物。 作者简介 林汉达(1900-1972)浙江宁波人,教育家、语言学家、通俗读物作家。曾任 副部长、民进中央副主席,多年从事教育工作、文字改革工作及通俗历史读物写作。林先生是语言学家,又是翻译家,对语言的表达方式过深入研究,写历史故事主要使用带北京味儿的口语,这一韵味独特的语言风格正是老少几代读者所钟爱的。 内容简介 《东周列国故事新编》《前后汉故事新编》《三国故事新编》是林汉达在五六十年代为中华书局写作的历史故事读本,但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才得以问世,在老读者中有 的知名度。2014年,春风文艺出版社又以《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经典》的书名出版。2017年,经与林汉达家属协商,我社获得该书出版权,拟以《林汉达东周列国故事全集》《林汉达前后汉故事全集》《林汉达三国故事全集》书名推出。该作品是口语讲史的林汉达通俗历史故事写作风格的开山之作,也可认为是《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和《上下五千年》的母本。与《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和《上下五千年》相比,内容相对丰富,字数较多,适合年龄段较高的青少年和成人读者阅读。林汉达,前 副部长、前民进中央副主席,教育家、语言学家、通俗读物作家。多年从事教育工作、文字改革工作及通俗历史读物写作。著作有《中国历史故事集》《上下五千年》《东周列国故事新编》等。 本册《林汉达三国故事全集》讲述从东汉末期天下三分,到晋国代魏重新统一的历史,共120个历史故事。故事取材广泛,有着明显的普及历史知识的动机,有些与行文关系不大的知识常常也列出来,如古地名、河流的位置、古人名字的 义等。故事之间有上下钩连、呼应,文字风格是典型的北京口语,活泼诙谐,有不少歇后语、大俗话,读起来不累,而且很受教育。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林汉达 三国故事全集(珍藏版)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林汉达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4845952 |
| 开本 | |
| 页数 | |
| 版次 | |
| 装订 |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18-06-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