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鸣,1977年生。现任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副主任、副教授。厦门大学古代文学硕士、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戏曲学博士。2009年完成北京师范大学艺术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后就职于中国戏曲学院。
主要从事戏曲文化学、西方戏剧史论、戏剧创作及跨文化戏剧研究。已出版学术专著及教材四部,在《读书》、《学术界》、《北京社会科学》、《戏曲研究》、《戏剧艺术》及《戏曲艺术》等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发表、演出的戏剧作品有《深水区》、《赤裸的巧克力》等。
图书 | 中国话剧经典精讲 |
内容 | 作者简介 钟鸣,1977年生。现任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副主任、副教授。厦门大学古代文学硕士、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戏曲学博士。2009年完成北京师范大学艺术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后就职于中国戏曲学院。 主要从事戏曲文化学、西方戏剧史论、戏剧创作及跨文化戏剧研究。已出版学术专著及教材四部,在《读书》、《学术界》、《北京社会科学》、《戏曲研究》、《戏剧艺术》及《戏曲艺术》等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发表、演出的戏剧作品有《深水区》、《赤裸的巧克力》等。 目录 序 第一章 《获虎之夜》:搏虎的寓意 第二章 《日出》:都市声歌的喜感 附 《日出》跋 第三章 《原野》:四面埋伏的人生 附 《原野》附记 第四章 《北京人》:悲喜中的诗意 附曹禺谈《北京人》 第五章 《风雪夜归人》:烽火时代的惆怅 附 为赋新词强说愁——为重演《风雪夜归人》作 第六章 《茶馆》:剧之大者 第七章 《关汉卿》:跨界的融合 第八章 《狗儿爷涅槃》:双重借鉴的涅槃 附 话剧《狗儿爷涅槃》的创作及其他 ——剧作家锦云答本刊记者问 第九章 《中国梦》:跨文化与写意剧 附一 黄佐临的戏剧写意说 附二 三大戏剧体系审美理想新探 第十章 《桑树坪纪事》:写意戏剧的新美学 附一 在兼容与结合中嬗变(上) ——话剧《桑树坪纪事》实验报告 附二 在兼容与结合中嬗变(下) ——话剧《桑树坪纪事》实验报告 第十一章 《李白》:文人的高歌 附一 《李白》梦华录(上) 附二 《李白》梦华录(下) 附三 李白二章 附四 话剧《李白》琐记 第十二章 《知己》:友情的归宿 附一 《知己》劄记(外一篇) 附二 《知己》答客难 第十三章 《暗恋桃花源》:拼贴时代的原创力 附 无中生有的戏剧——关于“即兴创作” 第十四章 《恋爱的犀牛》:青春戏剧档案 附 实验戏剧和我们的选择 内容推荐 本专著旨在沿着中国话剧民族化探索之路,撷取其中代表性作品,进而从剧目的角度出发,论述话剧“民族化”或“中国化”进程中凝结的成就与经验。论述中以作品的文学品味为本体,兼及舞台创造的写意性风格,因此“民族化”的实践路径是本书的开掘重点。本书所选所论的优秀话剧剧目,体现了中华文明独特的生命力与适应性,即使是接受、吸收一种完全的外来艺术样式,历经各种困惑、迷茫、挫折、争论后,终将使其成为自身机体不可分割的。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话剧经典精讲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钟鸣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戏剧出版社有限公司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404986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6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90 |
出版时间 | 2020-08-01 |
首版时间 | 2020-08-01 |
印刷时间 | 2020-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804 |
CIP核字 | 2020142159 |
中图分类号 | J824 |
丛书名 | |
印张 | 29.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1 |
高 | 23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