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清水江流域少数民族教育文化研究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从教育文化视角系统整理和归纳清水江流域教育文化的演化史迹、发展规律与特点,明晰其传承的机理、机制、脉络、走向入手,分析和总结其发展的经验教训、路径、理念及其历史作用与局限,发展机遇与当代使命的研究目的,运用文献研究、田野调查、跨学科交叉、统筹分析等方法。对流域教育文化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反映了清水江流域教育文化的多样性、特殊性、重要性。 目录 清水江流域教育文化概观 明代清水江流域的卫学教育 清代贵州义学开办的时空分布与清水江流域义学的地域特征 明清时期清水江流域黎平地区的书院教育 明清时期清水江流域苗侗地区官学教育及其社会影响 清代清水江流域苗疆学校教育类型及其影响 民国时期清水江流域中小学教育的学制、课程与教材 清水江流域状元文化及其对民族社会的现实教育价值 清水江流域少数民族宗祠文化与民族社会教育发微 从《创建蔚文书院官绅士民捐输碑》看清代清水江流域的书院教育 清代清水江流域土司宗族的兴学活动与社会变迁 清代清水江流域竹萍侗寨教育现象诉述 明清时期清水江流域乡贤与民间乡村教育摭论 规制与教化:清水江文书的社会教育内容探析 清水江流域少数民族教育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试论 清水江流域少数民族教育文化的社会传承机制及其嬗变和调试 从碑刻看清代清水江流域的乡贤与乡村社会生活 从千户指挥刀科举世家 黄质夫乡村教育思想及其在贵州民族地区的乡村教育活动 清末民国贵州教坛女杰与女子学校教育 对话视域中的贵州民族文化进校园试论 贵州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问题与优化分析——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例 浓浓的乡情 满满的思念——罗雍品《笔尖上的故乡》序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清水江流域少数民族教育文化研究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杨军昌//李斌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知识产权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3071567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58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90 |
| 出版时间 | 2020-11-01 |
| 首版时间 | 2020-11-01 |
| 印刷时间 | 2020-11-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434 |
| CIP核字 | 2020177094 |
| 中图分类号 | G759.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7.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