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意境的哲学基础--从王弼到慧能的美学考察/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学术著作青年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从玄、禅哲学中提取三个基本概念:超越、自然和自由。自由是最终归宿,但以超越和自然为前提。自由来自于超越,来自于自然。在不同哲学家那里,对这三者的理解互有不同。但基本上都是以这三个概念为核心。在各章的引言部分,我们会分别概述各个哲学家对这三个概念的理解。这三个概念与意境密切相关,甚至可以说,玄、禅哲学中这三个概念的发展直接促成了意境的形成。

内容推荐

这是一本从玄、禅哲学的角度考察意境哲学基础的美学专著。本书选取王弼、嵇康、阮籍、郭象、僧肇、慧能六位代表人物,分别考察其哲学思想对意境的影响。全书共五章,分别为“无”之超越、“心”之自由、“有”之发现、“空”之意味、“性”与“心”。

本书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虽为学术专著却能言之尚简,由浅入深,使玄而又玄,高深精妙的哲理显易、明白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读后令人收获良多,对中国哲学、美学感兴趣的朋友来说实乃不容错过之佳作。

目录

 一 当前意境研究的现状

 二 意境的哲学基础

 三 玄、禅与意境

 四 基本内容

 五 关于本书的写作体例

第一章 “无”之超越——论王弼哲学对意境的影响

 导言

 第一节 超越与自然

一 以无为本

二 崇本举末

三 因物自然

四 言意之辨

 第二节 王弼哲学对意境的影响

一 “无”与人的觉醒

二 “以无为本”、“崇本举末”与意境

三 “意在象先”对意境的影响

四 “体无”与审美之“体”

第二章 “心”之自由——试论嵇康之“心”、阮籍之“神”对意境的影响

 导言

 第一节 嵇康之“心”与阮籍之“神”

一 嵇康之“心”

二 阮籍之“神”

 第二节 嵇、阮之自由的思想渊源及其对意境的影响

第三章 “有”之发现——论郭象哲学对意境的影响l

 导言

 第一节 自然与自由

一 双重否定

二 性之必然

三 名教即自然

四 与时俱化

 第二节 郭象哲学对意境的影响

一 个体之我的发现与美的觉醒

二 隐显矛盾的理论解决对士人审美心理的影响

三 物的发现

四 “境”的提出

 附 自然与自由

一 魏晋士人的生死观

二 《形影神》与陶渊明的自然观

三 饮酒与陶渊明的自然观

第四章 “空”之意味——论僧肇哲学对意境的影响

 导言

 第一节 即万物之自虚

一 物不迁

二 不真空

三 般若无知

四 涅槃无名

五 僧肇佛学对于魏晋生死观的影响

 第二节 僧肇哲学对意境的影响

一 动静观对意境的影响

二 触事而真对意境的影响

三 般若无知对意境的影响

四 生死问题的理论解决对于美学的影响

第五章 “性”与“心”——论慧能禅学对意境的影响

 导言

 第一节 自然与自由

一 自性

二 悟

三 般若之“空”

四 修行论

五 心

 第二节 慧能禅学对意境的影响

一 对士人审美心理的影响

二 “心”、“境”的突出与意境的形成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意境的哲学基础--从王弼到慧能的美学考察/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学术著作青年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昌舒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9700716
开本 32开
页数 30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6
出版时间 2008-03-01
首版时间 2008-03-01
印刷时间 2008-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美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3-02
丛书名
印张 10.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3
142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8:5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