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康有为讲新学伪经(精)/大师讲堂学术经典 | 
| 内容 | 作者简介 康有为(1858~1927),清末资产阶级改良派领袖,后为保皇派首领。又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广东南海人。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进士。初年学习传统儒学。国家的危亡,现实的刺激,使他对旧学发生怀疑。1879年,接触到西方资本主义思想和当时的改良思潮,开始糅合古今中西之学,改良政治。1888年10月,鉴于中法战争后形势险恶,康有为第一次上书光绪帝,提出变成法、通下情、慎左右三事。1890~1893年,在广州、桂林聚徒讲学,著有《长兴学记》、《桂学答问》。他把三世说推演为乱世、升平世(小康)、太平世(大同),认为只有变法,才能使中国富强,最后达到大同的境界。1891年,刊印《新学伪经考》,认为东汉以来经学,多出刘歆伪造,“非孔子之经”,打击封建顽固派的“恪守祖训”,为扫除变法维新的障碍准备理论条件。继又编纂《孔子改制考》,尊孔子为教主,用孔教名义提出变法要求。 目录 新学伪经考 秦焚六经未尝亡缺考第一 史记经说足证伪经考第二 汉书艺文志辨伪第三 上 汉书艺文志辨伪第三 下 汉书河间献王鲁共王传辨伪第四 汉书儒林传辨伪第五 汉书刘歆王莽传辨伪第六 汉儒愤攻伪经考第七 伪经传于通学成于郑玄考第八 后汉书儒林传纠谬第九(说文序纠谬附) 经典释文纠谬第十 隋书经籍志纠谬第十一 伪经传授表第十二 上 伪经传授表第十二 下 书序辨伪第十三(尚书篇目异同真伪表附) 刘向经说足证伪经考第十四 导语 本书是晚清维新领袖康有为的重要作品,极具历史意义,梁启超赞叹这是当时思想界之一大飓风,虽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其石破天惊的论断不仅否定了“清学正统派”汉学的立足点,而且打开了人们重新认识、估价一切传统典籍的闸门。从而冲击了正统派学术文化,动摇了“恪守祖训”的观念,解放思想之功不言而喻。《康有为讲新学伪经》重新梳理和遴选《新学伪经考》中的思想脉络,兼顾其儒学价值和思辨思维,由此作为考订康有为治学理念的重要借鉴。 内容推荐 本书是康有为所撰关于变法维新的重要理论著作,不仅彻底动摇了封建专制思想的根基,而且为人们打开了重新认识、估价传统典籍的大门。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康有为讲新学伪经(精)/大师讲堂学术经典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清)康有为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0037984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401 | 
| 版次 | 1 | 
| 装订 | 精装 | 
| 字数 | 233 | 
| 出版时间 | 2020-09-01 | 
| 首版时间 | 2020-09-01 | 
| 印刷时间 | 2020-09-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548 | 
| CIP核字 | 2020139484 | 
| 中图分类号 | Z126.1,B258.1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2.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江西 | 
| 长 | 217 | 
| 宽 | 153 | 
| 高 | 25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