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中国大历史(大字本)/黄仁宇全集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是黄仁宇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作者勾画了中国历史数千年的全貌。作者一改以往历史学家的著述方式,主张用综合与归纳之法,将现有史料高度压缩,先构成一个简明、连贯的纲领,进而思考各历史事件的积极性格及前后连贯的出处。这种大历史的著述方式,主张从技术的角度而非道德的角度检讨历史,思考现代型的经济体制如何为传统社会所不容,以及是何契机使其在中国土地上落脚。 作者简介 黄仁宇(1918-2000),生于湖南长沙,1936年就读于天津南开大学电机工程系。曾于抗日战争时期辍学并加入国民党军队,1950年退伍后赴美求学于密歇根大学新闻系,后转入历史系,并于1964年获博士学位。曾任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副教授及哈佛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1979年离开教学岗位,专心写作,著有《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现代中国的历程》《黄河青山》等畅销书。 目录 为什么称为“中国大历史”? ——中文版自序 第一章 西安与黄土地带 第二章 亚圣与始皇 第三章 土壤、风向和雨量 第四章 兵马俑的幕后 第五章 第一帝国:树立楷模 第六章 名士成为军阀 第七章 长期分裂的局面 第八章 历史向侧面进出 第九章 统一的途径 第十章 第二帝国:已有突破,但未竟事功 第十一章 北宋:大胆的试验 第十二章 西湖与南宋 第十三章 蒙古人的插曲` 第十四章 明朝:一个内向和非竞争性的国家 第十五章 晚明:一个停滞但注重内省的时代 第十六章 满洲人的作为 第十七章 1800年:一个瞻前顾后的基点 第十八章 从鸦片战争到自强运动 第十九章 百日维新、民国成立和“五四运动” 第二十章 现代中国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 第二十一章 台湾、香港与澳门 附录 中国社会的特质 站在历史的前端 我们的问题,我们的思考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中国大历史(大字本)/黄仁宇全集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美)黄仁宇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九州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0887192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489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60 |
| 出版时间 | 2020-09-01 |
| 首版时间 | 2020-09-01 |
| 印刷时间 | 2020-09-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804 |
| CIP核字 | 2020005697 |
| 中图分类号 | K207 |
| 丛书名 | |
| 印张 | 31.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34 |
| 宽 | 164 |
| 高 | 27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