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中国园林(历史艺术和建筑)(精) |
| 内容 | 作者简介 丁宁,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北京国际双年展策划委员、教育部美术学科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著有《接受之维》《美术心理学》《绵延之维——走向艺术史哲学》《艺术的深度》《图像缤纷——视觉艺术的文化维度》等;译有《传统与欲望——从大卫到德拉克洛瓦》《毕沙罗传》《注视被忽视的事物——静物画四论》《媒体文化》《博物馆怀疑论——公共博物馆的艺术展览史》《解码西方名画》《一个感动美国的故事:肯尼迪夫人与〈蒙娜·丽莎〉的相遇》。 目录 导言 夏丽森 第一版序言 西方的回应 园林起源 皇家园林 文人园林 画家之眼 园林建筑 石头与水 花草树木 中国园林的意义 查尔斯·詹克斯 中国园林游一览表 参考书目 索引 致谢 译者后记 导语 玛吉·凯瑟克本人并不缺乏亲身参与园林设计的实践。她曾同丈夫查尔斯·詹克斯先生一起,在苏格兰老家的私人大庄园里设计了颇具特色的景观园林。因而,在编者看来,可能很难再有一位作者会像玛吉·凯瑟克那样对传统的中西园林以及当代园林有如此深入的了解和细致的体会,她的《中国同林:历史、艺术和建筑》堪称一本不可多得的导览,也是我们了解两方人如何激赏中国传统园林的一种重要参照。或可参照着独特的中西园林的比较,我们更能体味中国园林本身所包含的精彩精神意蕴。 作者在本书中不仅仅是一位尽心的游览者而已,她还试图在纵深的历史和宽阔的对照中把握中国园林的精粹。其中,既有追本溯源的梳理,也有典型个案的描述与分析,因而,是一本颇有研究深度的论著。与中国的园林研究者不同,她更为敏感于研究对象的特点,同时,又对需要从容体验的细节、气氛、趣味等投入了长期的、常人颇难比肩的功夫,做出了具有独特见地的描述与总结,行文明快通畅。因而,这本书于今读来,不仅令人开卷有益,而且始终也是沉甸甸的,给人以绵绵不绝的启迪。 内容推荐 本书初版于1978年,是国外研究中国园林文化的代表性专著。2002年,由汉学研究者夏丽森女士修订,她是明代计成的著作《园冶》的英文译者。本书讲述了中国园林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园林与中国哲学、绘画、建筑、文学的互动关系,通过中国的园林艺术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魅力。 作者玛吉·凯瑟克在中国长大,从小浸淫于中国古典文化,尤其挚爱中国园林。她尝试在纵深的历史和宽阔的对照中把握中国园林的精粹,既有追本溯源的梳理,也有典型个案的描述与分析。本书堪称一本不可多得的中国园林导览,也是我们了解西方人如何欣赏中国园林的一种重要参照。借此,更能体味中国园林本身所包含的精彩的精神意蕴。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中国园林(历史艺术和建筑)(精)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英)玛吉·凯瑟克 |
| 译者 | 译者:丁宁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1311875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34 |
| 版次 | 1 |
| 装订 | 精装 |
| 字数 | 260 |
| 出版时间 | 2020-10-01 |
| 首版时间 | 2020-10-01 |
| 印刷时间 | 2020-10-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1130 |
| CIP核字 | 2020022759 |
| 中图分类号 | K928.7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1.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46 |
| 宽 | 217 |
| 高 | 23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