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韩国汉文辞书史料学(精) |
内容 | 内容推荐 该书内容包括韩国历代汉文字典凡16种。如:《训蒙字会》《字类注释》《全韵玉篇》《第五遊》《新字典》《字林补注》等。历代词典凡10种。如:《财物谱》《广财物谱》《方言类释》《古今译林》《译语类解》等。历代汉文韵书凡8种。如:《华东正音》《东国正韵》《四声通解》等。历代汉文字谱凡9种。以上材料在中国具有首示性系统性。将其进行全面的梳理介绍和研究,不仅可以了解中国辞书在东亚文化圈传播的历史,更可以借鉴跨文化和跨语言背景下,汉字形音义的发展脉络。尤其是韩国汉文辞书编撰的高峰期在中国的明清两代,韩国汉文辞书中所包材的材料对于近代汉语的研究可谓他山之石。 目录 前言/1 章韩国汉文辞书/1 节汉文辞书的发展/1 第二节汉文辞书的种类/7 第三节汉文辞书的体例/12 第四节汉文辞书与汉语史料学/17 第二章韩国汉文韵书及史料/37 节《东国正韵》/37 第二节《四声通解》/44 第三节《三韵声汇》/54 第四节《华东正音通释韵考》/59 第五节《御定奎章全韵》/64 第六节《玉汇韵考》/67 第七节《御定诗韵》/70 第三章韩国汉文字典及史料/72 节《训蒙字会》/72 第二节《韵会玉篇》/82 第三节《新增类合》/126 第四节《金石韵府》/130 第五节《三韵声汇补玉篇》/131 第六节《六书经纬》/133 第七节《经史百家音训字谱》/136 第八节《全韵玉篇》/166 第九节《第五游》/169 第十节《字类注释》/173 第十一节《〈说文解字〉翼征》/177 第十二节《奇字汇》/182 第十三节《校订〈全韵玉篇〉》/183 第十四节《字典释要》/186 第十五节《国汉文新玉篇》/191 第十六节《汉鲜文新玉篇》/194 第十七节《新字典》/196 第十八节《字林补注》/238 第四章韩国汉文词典及史料/244 节《译语类解》(含《译语类解补》)/244 第二节《蒙语类解》(含《蒙语类解补编》)/278 第三节《方言类释》/302 第四节《古今释林》/329 第五节《才物谱》/507 第六节《广才物谱》/511 第五章韩国汉文字典视角下的汉字学专题研究/637 节汉文字典与《说文》学/640 第二节汉文字典与“六书”学/642 第三节汉文字典所收异体字/650 第四节《六书经纬》与汉字认记/659 附录一韩国汉文辞书图版/682 附录二主要参考文献/716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韩国汉文辞书史料学(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平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辞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2654055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727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602 |
出版时间 | 2019-12-01 |
首版时间 | 2019-12-01 |
印刷时间 | 2019-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938 |
CIP核字 | 2019241760 |
中图分类号 | H16 |
丛书名 | |
印张 | 23.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