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张弦评传(精)/江苏当代作家评传丛书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部关于著名作家及编剧张弦的传记。张弦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具有很高的社会能见度,一生创作的作品无数,《被爱情遗忘的角落》《杨贵妃》《唐明皇》《金镖黄天霸》等均是他耳熟能详的作品。张弦擅长从女性视角切入,善于描写女性细腻的感情和特质。本书利用丰富的一手资料,详尽还原了张弦的一生,展现了在大时代潮流中一个生命个体的平凡和不平凡。本书予评予议,给张弦以合适的文学史定位。 目录 第一章 坎坷的人生之路 第二章 在青春激情中起步 第三章 受难与复出 第四章 风靡一时的小说创作 第五章 走向成熟的小说创作 第六章 双线分合的精神探索 第七章 “坠入电网”的灵魂书写(上) 第八章 “坠入电网”的灵魂书写(下) 张弦文学创作年表 后记 导语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文坛和影视圈才子的一生,研究张弦生平及创作成就的必读资料 精彩页 第一章 坎坷的人生之路 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繁华的国际大都市,也是当时中国最大的通商口岸,一个充满着现代性魅力,同时又保留着东方情调的远东都市,被称为“东方巴黎”和“冒险家的乐园”。1934年6月22日(农历五月十一日),张弦就出生于上海福煦路,原来名叫张新华,“张弦”是后来写作时所取的笔名,如今原名早已被人们淡忘。 张家的祖籍其实是杭州,并非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张弦从小就知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说法,后来填写履历表时,总是自豪地写上“浙江杭州人”。他的父亲张祖荫,是前清道台府的一个幕僚的儿子,一生都在黑暗的官场中讨生活,目睹了太多的残酷的官场争斗,所以临死前千叮万嘱不准儿子再当官。于是,张弦父亲很早就进了洋学堂,学习西方知识,主攻化学,学成之后,怀抱着“实业救国”理想,开过工厂,办过铁路,可惜都没成功,破了产,“实业救国”的梦也彻底破灭,20世纪30年代初,张弦父亲到上海中国银行当会计主任,过起了老百姓的小日子。他父亲的前妻生下两男一女后就去世了,他父亲在五十三岁的时候续弦,娶了浙江南浔的一个小蚕丝厂厂主的女儿。她母亲自幼丧父,从小就在开丝厂的伯父家长大,也上过洋学堂,接受过新式教育。由她伯父作主,嫁给了比她大三十岁、有三个子女的张弦父亲续弦,但他母亲对此似乎颇为满足,从无怨言,对他父亲一直以“少爷”相称,从来不叫名字,这让年幼的张弦十分纳闷。父母亲结婚的第二年,张弦呱呱坠地。张弦自述,他的记忆中不记得有过什么幸福的童年,也许三岁以前的孩提时代,有过一段优裕而欢乐的日子,但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全家人四处流浪,居无定所,从此就在兵荒马乱中度过了自己的童年。 1937年11月12日,日军侵占上海,上海沦陷。除了城市中心公共租界的中区、西区和法租界日军尚未进入之外,上海四周都已为沦陷区所包括,形成了所谓的“孤岛”。当时日本同欧美各国尚未交战,上海租界里依旧是灯红酒绿,太平盛世。1941年12月8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正式向英美宣战,进驻上海租界苏州河以南区域,把这些租界内的西方公民圈入集中营,至此上海全部沦陷,“孤岛”时期宣告结束。全面沦陷后的上海市民,也陷入了无比恐慌的状态,物价飞涨,生活无着,战争威胁,许多市民开始纷纷逃离。也就在这个时候,张弦父母带着全家老小,走上了逃难之路。两个哥哥在途中奔向大后方参加抗战去了,后来都成了国民党机关的职员。父母带着姐姐和张弦经过南京跑到了安徽的芜湖,后来生活还是无着,不得不又经南京,重新回到沦陷后的上海。在上海,全家人的日子也不好过,原来的银行已搬迁,父亲找不到工作,全靠原来的一点家底硬撑着,撑了没有多久,实在撑不下去了,全家只得又再次迁回南京。这个时候,张弦已经七岁了,已在上海读了两年小学。汪精卫伪政府成立后,南京形势略有平定,父亲终于在汪伪政府的“财政部”谋到了一个会计的职位,收入微薄,只能维持全家的最低生活,勉强度日。在张弦的童年记忆中,他父亲总是一张阴郁的脸,唉声叹气,牢骚不断,肺病也越来越严重,到南京的第二年,就不幸去世了,那年张弦才九岁。张弦的外公早逝,外婆在他父亲去世前,也来到南京与全家生活在一起。父亲去世的第二年,外婆也去世了。从此,南京成了张弦不是故乡的故乡,给他后来的生活与创作都留下了深刻的影响。“我在她怀抱里成长。离开了她而终又未能远去。她给过我可怕的噩梦,也给了我理想的晨曦,初春的芳馨。别时,她使我魂牵梦绕;相见,我又不能不寄以深切的期望。”这是最好的城市,也是最坏的城市,美好与恐怖的记忆并存,两极化的生活体验都曾有过。“相处如同陌生,阔别却又觉得亲。”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张弦评传(精)/江苏当代作家评传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季进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江苏文艺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943821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64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210 |
出版时间 | 2019-11-01 |
首版时间 | 2019-11-01 |
印刷时间 | 2019-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76 |
CIP核字 | 2019114983 |
中图分类号 | K825.6 |
丛书名 | |
印张 | 17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235 |
宽 | 157 |
高 | 21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