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生产与分配理论(晏智杰译文集) |
| 内容 | 作者简介 晏智杰,北京大学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中国经济学家、经济思想史家,享受颁发的特殊津贴,“十一五”重大出版工程《二十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入传者。曾任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兼宣传部长、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大学经世济民教育委员会董事长等。现任北京大学市场经济研究中心理事长。对中国经济的主要理论贡献有:20世纪80年代,破除传统观念与偏见,率先重新评价边际主义经济学;90年代,立足当今世界,重塑《经济学说史》;新世纪之交,首倡“多元要素价值论”和“生产要素贡献分配论,被评价为重大理论创新,为推进改革开放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党的作了理论准备”。主要著作有:《经济学中的边际主义》(1987年)、《亚当·斯密以前的经济学》(1996年)、《劳动价值学说新探》(2001年)、《边际革命和新古典经济学》(2004年)、《经济价值论再研究》(2005年)、《经济剩余论》(2009年)、《古典经济学》(1998年)等二十余部。主要英译和俄译经济学译著有:《现代经济分析史》(1992年)、《经济思想的成长》(上、下)(1999年)、《改变历史的经济学家》(2007年)、《魁奈<经济表>及著作选》(2006年)。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威廉·斯坦利·杰文斯 第三章 菲利普·H,威斯迪德 第四章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第五章 弗朗西斯·Y.埃杰沃斯 第六章 卡尔·门格尔 第七章 弗利德利希·冯·维塞尔 第八章 欧根·冯·庞巴维克 第九章 里昂·瓦尔拉斯 第十章 克努特·维克塞尔 第十一章 约翰·贝茨·克拉克 第十二章 尤勒定理与边际生产率理论 索引 内容推荐 《生产与分配理论》的作者乔治·约瑟夫·施蒂格勒是久负盛名的当代美国经济学家和享有世界声誉的经济学史大师,198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该书的生产与分配理论成果与他获诺奖的主要依据(市场运行和产业结构研究成就)相得益彰。作者在学说发展史领域的代表作就是《生产和分配理论》,当时作者年仅26岁,但已显示出全面扎实的理论功底、无所畏惧的批判精神,细致入微的分析阐述,以及系统详尽的资料收集、梳理和整理功夫等,使该书一问世就备受经济学界的重视。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生产与分配理论(晏智杰译文集)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美)乔治·约瑟夫·施蒂格勒 |
| 译者 | 译者:晏智杰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0440180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77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05 |
| 出版时间 | 2019-12-01 |
| 首版时间 | 2019-12-01 |
| 印刷时间 | 2019-12-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454 |
| CIP核字 | 2019262173 |
| 中图分类号 | F014.4-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四川 |
| 长 | 240 |
| 宽 | 170 |
| 高 | 14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