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苦计/中华谋略大观
内容
编辑推荐

谋略是人类智慧的一种表现形式,伴随着人类的生存竞争而产生并发展。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中,都充斥着形形色色的谋略,当然也诞生了许多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谋略大师,导演了无数克敌制胜的历史篇章。

本书为“中华谋略大观”之《苦计》。

内容推荐

《中华谋略大观》从浩如烟海的历史著作中撷取若干片段,根据现代人的阅读习惯加以改编,分门别类形成八个分册,让读者在轻松阅读的同时能够有效领略中华历史文化的点滴精髓。

目录

文王食子谋大业

鲍叔牙智得管仲

义仆舍身救孤儿

陈无宇散财消灾

要离自残刺庆忌

越囚自刎乱吴军

勾践忍辱脱虎穴

豫让毁形刺赵襄

乐羊尝羹灭中山

吴起杀妻当将军

孙膑忍辱诈疯魔

范雎发愤入咸阳

老王翦拥兵自晦

欲夺先予灭东胡

谋深远刘秀为帝

破敌巢自焚军营

周鲂割发诱曹休

司马懿克己待时

司马懿诈病除爽

司马颖计败齐王

石勒扮猪灭王浚

慕容翰装疯脱身

贺六浑曲意奉迎

和士开雌伏待机

于■装疯杀文表

陆让母慈爱救儿

杨广乔饰夺帝位

柳或入狱求自保

狄仁杰以屈为伸

朱棣韬晦赢时间

王守仁退让脱祸

仇钺屈身除叛贼

严分宜过河拆桥

徐阶退忍图严嵩

试读章节

文王食子谋大业

古老的中国,广袤黄土高原上,生息繁衍着一个部族——周。相传,周人的始祖就是那个聪明、勤劳的后稷,他发明了人工栽培谷子、高粱、粟米的技术,开始了农耕时代。周的先民们,从此不再逐水草而居,打猎捕鱼不再是唯一的食物来源。他们开垦土地,春播秋收,盖了土房,有了余粮,生活逐渐安顿起来。

周部族曾出过两位杰出的首领,一位叫公刘,一位叫古公宜父。他们率领子弟们,拓宽了自己的土地,并向东迁移。公刘时迁到直,古公亶父时迁到周,也就是今天的陕西岐山。在周地,他们辛勤垦殖,经济发展很快,人口迅速增加,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周。周人姬姓。

在距今约三千一百多年时,周国的王室诞生了一个男孩,祖父为他取名“昌”,希望他能继承祖业,使周姓家族更加兴旺。姬昌从小聪明伶俐,凡事都用心,总能琢磨点道道出来,所以祖父很喜欢他。后来,他的祖父、父亲相继去世,姬昌就继承了王位。

当时,统治中原地区的是商王朝。商王朝经济发达,国力强盛,兵器先进,所以四方的小国都向它称臣,向它纳贡。周也是商的属国,所以,姬昌又被商人称作西伯昌。

姬昌是位雄才大略的君王,继位后推行仁政,倡导“礼”、“乐”,并且自己以身作则,孝敬长辈,爱护晚辈,勤劳俭朴,兢兢业业治理国家。他要求所有的人都要按“礼”的规矩行事,为君的要体恤百姓,听取各方面意见,礼贤下士;为臣的要忠于君王,忠于职守;君臣修德,长幼有序。经过多年的教化,周国民风淳朴,社会安定,人与人之间关系融洽,互相谦让,周围的小国都很敬佩,不少小国主动来与周结盟,愿奉周为主。

姬昌还推出一系列措施,鼓励农商,放松关市的检查,使周围的农业生产发展很快。在他的统治下,周的国力迅速强大,成为商朝最大的属国之一。

与姬昌的励精图治相反,商朝的君王辛却无比贪婪暴虐、荒淫奢靡。辛长得高大伟岸,也称是能文能武。他孔武有力,能赤手空拳与猛兽格斗并取胜,打仗打架都勇猛过人。他还生就一副好口才,能言善辩,死的能说成活的,歪的也能讲成正的,讲起歪理来,谁也不是他的对手。正因为他又机智又有力量,他父亲以为他是个人才,就让他以次子的身份,取代长子继承王位。

但是,辛也正因为有点“本事”,所以一味放纵自己,说一不二,想怎样就怎样,疏远贤臣,宠幸那些围着他说好话,处处依他眼色行事的佞臣,恣意妄为。他强迫成千上万的奴隶,整整花了七年时间,修筑了高千尺,周长三里的“鹿台”,供自己观赏风景。他大肆搜刮国中和属国的粮食财宝,修了一个很大的仓库存放,来供自己享受。他修池蓄酒,辟林悬肉,称为“酒池肉林”,还大修别宫、猎苑,供自己游乐、打猎之用。更要命的是,他酷爱女色,凡国中稍有姿色的女孩,就令选人后宫;属国进贡朝商,美女是他最喜爱的“贡品”。他不理朝政,整天沉湎在酒肉女色中,纵欲贪欢,以用酷刑杀人取乐,无论奴隶、百姓还是大臣,一不如意,就令人杀害。这位暴虐成性的辛,就是被后世人作为亡国暴君典型的商纣王。

商纣王倒行逆施,使他手下的大臣很不安。忠心耿耿的梅伯,一次见他用“炮烙”之刑杀人取乐,就跪着谏道:“我们的祖先汤王是很仁慈的人,连飞鸟都不忍心伤害,因此创立了商代的基业。如今大王设下这么残酷的炮烙之刑,炮烙的不是囚徒,而是我商朝的江山社稷呀!”

忠言逆耳,商纣王觉得梅伯扫了他的兴,就下令让梅伯也尝尝“炮烙”的滋味。于是,忠臣梅伯被捆上烧得通红的空心铜柱,顿时皮焦肉烂,一命归西。

见商纣王如此暴虐,他的叔父比干忍无可忍,一再向他进谏。商纣王就是不听,比干就一连三天跪在朝堂。商纣王恼怒极了,竟下令让人把他叔父开膛剖肚,挖出心肝下酒。

他的这番作为让天下人寒心,就连他自己的兄弟们,为了避祸也逃的逃,装疯的装疯。结果他的手下,几乎都只剩些阿谀之人、凶残之徒。

商纣王如此暴虐荒淫,国人纷纷外逃,诸侯属国也避之不及,悄悄地背离商朝,慕名转去依附国势逐渐强大起来的周国。

位于周与商之间的小国虞和芮,为了一小块土地发生了争执,本来,他们都是商的属国,应该请商王来评判道理解决争端。但两国国君偏偏都没有东行,反而西行来到周国,想请姬昌裁决。他们进入周境,看到周国的耕者不争田界,互相谦让,行者不抢道,男耕女桑,各行其能,老人被尊重,不必干重活,大臣们更是齐心辅佐周王,无人争权夺利,十分感动,并为自己的行为羞愧。于是,两位国君改变了请周王裁决的初衷,自己握手言和,把这块有争议的土地作为“闲田”,大家都不去耕种。这消息迅速在中原一带传开,周的政治昌明、人心安定、君子之风使四方折服,一下子有四十多个小国来与周结盟。周更加壮大,已具备可以与商相抗衡的力量。

属国的强大,使商纣王紧张。他听取手下祟侯虎的建议,假言有事相商,把三个大诸侯召到商都朝歌,将他们软禁起来,不准他们回自己的国家。这被召的三大诸侯,一个是九侯,一个是鄂侯,还有一个就是西伯昌。

说起来,九侯还是商纣王的“岳父”。他的女儿美丽端庄,嫁给商纣王做妻子。九侯到了朝歌,耳闻目睹商纣的劣行,很担心女儿的处境;他的女儿也很担心父亲的处境,因此终日郁郁寡欢。而商纣王此时已得了有“天下绝色”之称的狐媚女子妲己,整日与之鬼混,早已厌弃九侯之女。妲己不快活,商纣可以命男男女女脱得精光在酒池中追逐来博她一笑,而九侯之女不快乐,他却以其不肯取悦于王的罪名将她处死。事后他还以教女无方的罪名杀了九侯。

鄂侯实在看不过去,站出来为九侯叫屈,结果纣王又下令将鄂侯杀死并剁成肉泥。

西伯昌何尝不知九侯、鄂侯死得冤枉,但他知道,跟不讲理的人去讲理,向不配为大国之王的商纣王去进谏,无异于对牛弹琴、飞蛾扑火。他深深怜悯商的臣民,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设法逃离商国,一定要活着出去,一定要讨伐商纣,救天下百姓于水火之中。现在,他不能莽撞行事,不能授柄于纣王,否则,小不忍则会乱大谋。于是,他只能沉默不语,谨言慎行。不久,他被送到商都朝歌郊外的羑里。

西伯昌虽被软禁,失去了行动自由,但他一刻也没有停止思考。他利用这段时间,总结了周人对世界的认识,将周人在多年实践摸索中取得的智慧归纳成深遂广博的“易”,探求揭示宇宙之秘,将天地万物的生灭变化了然于心。他被软禁好久了,却看不出有什么怒、怨的迹象,连着急的表示都没有,于是,看守他的人都觉得他是个“圣人”。

这说法一传十,十传百,不久传到了商纣王和祟侯虎等耳中。得找个借口杀了他!商纣王和手下商量,定出毒计:让西伯昌修书给他的长子伯邑考,召他也来朝歌。如果西伯昌写了信,那他儿子来了就杀了他;不来,就可以治罪西伯昌。如果西伯昌不肯写信,那就更可以诛杀他并讨伐周国了。

祟侯虎带人来到羑里,让西伯昌写信去召儿子。西伯昌一眼就看穿了他们的阴谋,内心很是痛苦。他知道儿子年轻气盛,此行肯定凶多吉少。但为了能进一步积聚力量,为了整个国家的将来,他还是拿起了笔。

接到父亲的亲笔信,代父王执掌朝政的伯邑考决定去朝歌。大臣散宜生劝他说:“纣王残暴无比,不可理喻。你父亲一去不返,被囚在羑里,你再去,说不定又回不来了。还是不去的好。”

伯邑考说:“商纣王正寻找借口要置父亲于死地,我若不去,父亲就会遭他们毒手,我去,说不定还能将父亲换出来。”  他将朝中之事一一托付给大臣们,又交代说如果有什么意外,可让二弟姬发继位。

伯邑考来到朝歌,西伯昌心中暗暗叫苦。商纣王令伯邑考当他的御手,为他赶马车。伯邑考忍辱而驾。

祟侯虎又进言道:“民间传说西伯昌是圣人,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我们何不试试他?”

商纣王很有兴趣地问:“怎么试?”

祟侯虎说:“把他的儿子杀了,做成肉羹,送给他吃。他如果真的是圣人,就该知道吃的是自己儿子的肉,就应固辞不食。”

就这样,无辜的伯邑考被杀害了,剁成肉泥,做成羹汤。纣王派人把羹汤送到羑里。

“大王说,这段时间你的伙食不太好,今特派臣送来肉羹,请西伯享用。”

西伯昌端起碗,心中悲愤不已。看守中有好几个人很同情他,有人已经把他儿子被害,纣王要试探他的消息告诉了他。他曾寄予厚望的儿子,本是周王位继承人的伯邑考,为了自己的安全,为了周的社稷百姓,挺身而出,甘当替罪羊,竟死得如此悲惨!可作为父亲,他不仅不能有任何悲哀的表示,还要将用儿子的肉煮成的羹咽下去。他的心仿佛要碎了,悲愤仿佛要撕裂他的胸膛,仇恨仿佛要冲出他的身体。

“姬昌啊姬昌,别忘了你的事业!别辜负了儿子的一片心意!儿子啊,我怎能咽得下你的肉呢?但我不能不吃,否则难逃杀身之祸,也害你白白送命。我只能权当吃商纣的肉喝他的肉汤,总有一天,我要杀了他为你报仇!”

理智把仇恨和悲愤压住了,搅碎了。他毫无悲伤的表情将肉羹大口吃完,把碗还给送来的人,说:“替我谢谢大王。”

商纣王听人报告后,觉得西伯昌并非人们传说的那样是能洞察一切的圣人,也没什么二心,于是,就对他放松了戒心。

不久,周的大臣太颠、闳天、散宜生、南宫适获准来探望姬昌。散宜生在出来前,竭力劝阻了要发兵为公子报仇的南宫适,决定用软的一手来救姬昌。他知道商纣王好女色,于是备了重礼,带着美女前来朝歌。他们先派手下装作周的商人,给那些纣王周围的人送礼,贿赂他们,让他们说些好话,而后,又由散宜生带着更丰厚的礼品和美女去见纣王。纣王对一位名叫萃氏的美女很满意,说:“有这样一个美女就足以释放西伯了,何况还有这么多的珍珠宝贝呢!”

姬昌终于被释放了。昏庸的商纣王还赐他白旗黄钺,让他镇守西部边陲,并可以用商王的名义讨伐叛逆。

姬昌和散宜生星夜兼程离开商地,因为生怕商纣王又改变主意。

姬昌回国后,为去除商纣王的戒心,进一步使周获得发展机会,就把洛水以西地区献给商纣王,并请求他废除炮烙酷刑。他的德政和善行,使天下人心都归向周。

姬昌继位第四十三年时,周已经“三分天下有其二”,成为首屈一指的强国,姬昌先后伐犬戎、密须、耆、邗、祟,完成了对朝歌的包围,又把周都从岐山东迁到丰,为灭商做好了准备。就在大功即将垂成之际,姬昌不幸病死,次子姬发继承父亲的大业,率领大军一举攻下朝歌。周取商汤而代之,历史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P5-12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苦计/中华谋略大观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姚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158600
开本 32开
页数 23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5
出版时间 2010-09-01
首版时间 2010-09-01
印刷时间 2014-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管理-管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C934-49
丛书名
印张 7.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西
214
148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5:3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