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级畅销书 新版重磅上市
作者都希格新增后记,分享读者重塑生活案例
掌控习惯的力量,让你的工作、生活不断迭代、升级
图书 | 习惯的力量(新版) |
内容 | 编辑推荐 百万级畅销书 新版重磅上市 作者都希格新增后记,分享读者重塑生活案例 掌控习惯的力量,让你的工作、生活不断迭代、升级 作者简介 [美]查尔斯·都希格(Charles Duhigg) 普利策奖获得者,畅销书《习惯的力量》《高效的秘密》作者,耶鲁大学历史系学士、哈佛商学院企业管理硕士,《纽约时报》商业调查记者。都希格先生获得过美国国家科学院新闻报告奖、国家记者奖、乔治·伯克奖、杰拉尔德·勒伯奖等很多奖项。现与妻子和两个孩子生活在美国纽约布鲁克林。 内容简介 很多人可能都认为,我们每天做的大部分选择都是深思熟虑决策的结果,其实并非如此。人每天的活动中,有超过40%是习惯的产物,而不是自己主动的决定。在过去的20年里,神经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以及市场营销人员通过研究不仅发现了习惯的运作机理,更重要的是,他们发现了改变习惯的方法。 习惯是我们刻意或深思后做出的选择,是即使过了一段时间不再思考,也仍然经常甚至每天都在做的行为。这是我们神经系统的自然反应。习惯形成后,我们的大脑进入省力模式,不再全心全意地参与决策过程,所以除非你刻意对抗某个习惯,或者意识到其他新习惯的存在,否则该行为模式就会自然而然地启动。虽然每个习惯的影响相对来说并不大,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习惯综合起来就会对我们的健康、效率、个人经济安全以及幸福有着巨大的影响。 习惯强而有力,却也能刻意培养;习惯不能被消除,却能被替代。 本书作者综合了近20年科学家与商业对于“习惯学”的研究,包括数百篇学术研究、300多位科学家与企业管理者的访谈,以及数十家企业的实践研究成果,分三个部分探讨了个人的习惯、成功组织的习惯以及社会群体的习惯,作者都希格认为,只要掌握“习惯回路”,学习观察生活中的暗示与奖赏,找到能获得成就感的正确的惯常行为,无论个人、企业,还是社会群体,都能改变根深蒂固的习惯。学会利用“习惯的力量”,就能让人生与事业焕然一新。 目 录 前言 // V 第一部分个体的习惯 第一章习惯回路 习惯是如何运作的? 某段记忆比另一段更重要? // 005 暗示、惯常行为和奖赏 // 013 习惯是脆弱的 // 021 寻找幸福的能力 // 026 第二章渴求的大脑 如何创造新习惯 “白速得”与全民刷牙的习惯 // 033 “纺必适”的除异味策略 // 038 满足潜意识的成就感 // 044 渴求驱动习惯 // 053 第三章习惯改变的黄金法则为什么习惯会发生变化 海盗队:不是创造新习惯,而是改变球员的旧习惯 // 063 匿名戒酒社:是习惯还是成瘾? // 068 你眼睛看着哪里? // 079 习惯不能被消除,只能被替代 // 082 第二部分成功的组织机构的习惯 第四章核心习惯 最重要的习惯 什么是核心习惯? // 099 首先找到“小成功” // 109 建立能融入新价值观的文化 // 116 第五章星巴克和成功的习惯让意志力变成自发意识 意志力甚于好奇心 // 127 当自律成为企业习惯 // 131 关键时刻与惯例 // 139 自主支配的机会 // 145 第六章危机就是转机 领导者怎样通过意外事件创造新习惯 医疗事故:危险的习惯模式 // 153 合理的平衡点 // 158 重新分配责任 // 163 抓住危机,重塑组织习惯 // 171 第七章连锁销售商能预知消费者的行为企业如何预测和操纵你的习惯 如何预测哪些是怀孕的顾客? // 181 音乐行业:化生为熟 // 195 用旧的习惯装扮新的内容 // 202 第三部分社会的习惯 第八章蒙哥马利公交车抵制事件社会运动如何发生 熟人社区与群体 // 215 弱联系的力量 // 222 灵性成长:习惯让精神丰满 // 230 第九章自由意志的神经学我们是否要为自己的习惯负责? 赌徒巴赫曼 // 245 习惯的道德和选择 // 250 诱惑、梦游症和瘾 // 258 重塑习惯的社会责任 // 265 后记 // 273 附录 // 283 致谢 // 295 译后记 // 299 前 言 她是科学家最喜欢的研究对象。 丽莎?艾伦是一位34岁的女士。她16岁就开始吸烟喝酒,之后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和肥胖做斗争。她曾借债度日,在她20多岁的时候,就有讨债公司追着她索要1万美元的债务。简历显示,她最长的一份工作也只做了不到一年。 不过,今天站在研究人员面前的这位女士苗条而充满活力,有着两条长跑运动员的腿。她看上去比档案照片上的自己要年轻10岁,比房间里其他人都更加健康。根据丽莎最近的情况资料,她不再拖欠外债,也不再喝酒,而且已经在一家图形设计公司连续干了39个月。 丽莎每次去位于马里兰州贝塞斯达的实验室时,都要回答清单上的问题。“你上次吸烟是什么时候?”一位医生看着清单问道。 “几乎是4年前了,”她回答道,“从那时起,我减掉了60磅的体重,开始跑马拉松。”她还开始攻读硕士学位,并买了房,这可是个不小的转变。 房间里的科学家——有神经学家、心理学家、遗传学家和社会学家,在过去的三年里,依靠美国国家健康研究所的资金,研究测试了包括丽莎在内的24个人——有吸烟上瘾的、暴饮暴食的、酗酒成性的、疯狂购物的,以及有其他破坏性习惯的人。这些被测试者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的生活都在较短的时间内焕然一新。研究人员想弄清楚这是怎么发生的。所以,他们测量了所有被测试者的主要表征,在被测试者的家中安装摄像头,观察被测试者的日常活动,研究他们的DNA(脱氧核糖核酸)序列。在科技的帮助下,科学家们可以实时观察人类大脑。当被测试者接触到诸如吸烟和美食的时候,研究人员能观测到他们大脑中血液和电脉冲的情况。研究人员的目标是从神经层面上弄清楚人类习惯的运作机理,以及如何才能改变习惯。 医生对丽莎说:“我知道这件事你已经说了很多遍,但我有些同事是听别人转述的,你不介意再介绍一遍你是如何戒烟的吧?” 丽莎说:“没问题啊,这事得从开罗说起。”她解释说那次旅行是匆匆决定的。几个月前,她的丈夫下班回家说要跟她离婚,因为他有了另一个女人。丽莎愣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然后意识到自己的婚姻完蛋了。她先是难受了一段时间,后来开始着了魔似的调查他,跟踪他的新女友走遍全城,还在午夜的时候打她的电话,然后挂机。有一天晚上,丽莎喝得醉醺醺地出现在这个女人的家门口,她用力敲打着大门,尖叫着说要放火把房子烧掉。 丽莎说:“那段时间我过得不太好,我一直想去亲眼看看金字塔,我的信用卡还没刷爆,所以就去了。” 抵达开罗后的第一个早晨,丽莎在附近清真寺召唤祈祷者的声音中醒来。酒店房间里一片漆黑,因为看不见,加上时差没倒过来,于是她起身找烟抽。 她的头太晕了,直到闻到塑料烧焦的味道才意识到自己把钢笔当万宝路香烟点着了。在过去的4个月中,哭泣、暴饮暴食、失眠、无助、抑郁、愤怒填满了她的生活,伴随的还有被羞辱的感觉。丽莎躺在床上,感觉自己崩溃了,她说:“当时感到一阵难受,我觉得我想要的一切都变得支离破碎,连抽烟都出问题。然后,我开始想我的前夫,还有回去之后找新工作会有多难,我又会有多讨厌那个工作。此外,我一直以来都觉得自己的健康状况很差。我从床上起来,结果打翻了水罐,它掉在地板上摔得粉碎,我哭得更厉害了。心里满是绝望,好像我不得不有所改变,至少改变一样我可以控制的东西。” 丽莎起来洗了个澡,离开了酒店。她上了一辆出租车,穿过开罗拥挤的街道,走上通往狮身人面像和吉萨金字塔的土路,前往那片一望无际的大沙漠。此刻,她心中的郁闷和怨气消失了一会儿。她想自己得有个生活的目标、有个努力的方向。 她坐在车里,决定还要来一次埃及,并且要穿越沙漠。 丽莎知道这个想法很疯狂。她当时身体状况不好,又胖,也没有银行存款。她连自己眼前的这片沙漠叫什么都不知道,也不知道穿越沙漠能否成行。不过,这都不重要,她只需要一件能集中精神的事。丽莎下了决心,要花一年的时间来准备这次穿越。要想活着完成这次远行,她就必定要做些牺牲。具体来说,她得先戒烟。 11个月后,丽莎成功穿越沙漠,不过她是和其他6个人一起,而且是坐在空调车里穿越的。车里装有水、食品、帐篷、地图和定位系统,还有一台双向电台,戒不戒烟变得并不重要了。 但当时坐在出租车上,丽莎并不知道会这样。对实验室的科学家们来说,她这趟出行的细节并不重要,因为他们明白,那天在开罗,丽莎下定决心戒烟以实现她的目标,这种思想的细微变化触发了一系列的变化,最终影响到了她生活的方方面面。在那之后的6个月,她用跑步代替了吸烟,这也改变了她的饮食习惯、工作习惯、睡眠习惯、储蓄习惯、工作日的安排、未来的计划等。她先开始跑半程马拉松,然后是全程马拉松。她重新回学校读书,买了套房子,并且订婚了。最后,她受邀参与科学家们的研究,当研究人员开始检查她大脑的图像时,他们发现旧习惯在丽莎大脑中形成的神经模式已完全被新模式取代。研究人员依然能看见以前行为引发的神经活动,但这些神经脉冲在大量的新脉冲面前显得微不足道。丽莎的习惯改变了,她的大脑也发生了变化。 科学家确信,导致这种变化的不是丽莎的开罗之旅,也不是离婚或那次沙漠之旅,而是因为丽莎集中精神,开始想改掉吸烟这个习惯。所有被测试者都经历了相似的过程。通过集中在一个模式(即所谓的关键习惯)上,丽莎学会了如何改变生活中的其他习惯。不仅个人能有这种改变,当公司聚焦习惯的改变时,整个公司都会发生变化。比如宝洁、星巴克、镁铝公司与塔吉特公司,就抓住了这个要点,进而影响到整个公司的运作、员工之间的交流,甚至在客户未察觉的情况下,影响到了人们的购物方式。 一位研究人员在测试接近尾声时跟丽莎说:“我想让你看看最近的扫描结果。”他在电脑上打开了一张照片。“你看到食物的时候,”他一边说一边指着大脑中心附近的一块地方,“大脑与欲望和饥饿有关的区域依然活跃,大脑依然在制造让你暴饮暴食的冲动,但是,这个区域有新活动。”研究人员指着离她前额最近的区域接着说,“我们相信大脑的这部分开始抑制你的行为,让自律行为开始了,这里的活动随着你成功的次数越来越多,变得越来越明显。” 丽萨是科学家们最喜欢的被测试者,因为她的大脑扫描图非常有趣,在制作行为模式图(也就是习惯在我们大脑内所在位置的图)时非常有用。医生告诉她:“你在帮助我们弄清楚决定是如何变成自动行为的。” 房间里的所有科研人员都觉得他们即将收获大发现,事实的确如此。 精彩书评 《经济学人》 《习惯的力量》解读了人在社会生活与经济活动中的行为,而洞悉顾客的习惯对于市场营销至关重要。这本书确实堪称一流——它建立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之上,语言生动形象,而且在保持适度学术严谨性的基础上给人们提出了一些改变坏习惯的切实可行的建议。 《金融时报》 《习惯的力量》指出,重振一个衰落组织的*方式是找出一个坏习惯,然后改正它。 吉姆?柯林斯 《从优秀到卓越》作者 都希格的论点简洁而有力:我们应该正视并承认行为的根本驱动力很难驾驭,然后才能把这种根本驱动力转化为高效的行为模式。他有着敏锐的洞察力,理念既新颖又实用。 戴维?艾伦 畅销书《搞定》作者 本书虽不是仙丹,但引人入胜,全方位探讨了习惯运作的方式。都希格巧妙融合了迷人的新研究与丰富的案例来建立易懂的心智模型,各种情况都能运用,让这本书好看到不行。光是探讨核心习惯那一章就足够证明本书的价值。 丹尼尔?平克 畅销书《驱动力》作者 都希格精湛地结合*研究与精彩故事,揭示习惯如何塑造我们的人生,以及我们如何能改造习惯。当你看过这本书后,你将会以全新视野看待自己、自己的组织,以及自己的世界。 《三联生活周刊》 我们的日常行为中40%以上都是习惯性行为,从驾车到做早饭和性生活都成了不需要费多少脑子的自动行为。《习惯的力量》一书告诉我们,习惯养成容易消除难,不过一旦你明白了习惯可以改变的原理,你就有了改变它们的自由以及责任。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习惯的力量(新版)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查尔斯·都希格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8674421 |
开本 | |
页数 | |
版次 | |
装订 |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7-05-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经济-贸易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