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自卑与超越+梦的解析+乌合之众【共3册】
内容
编辑推荐

《乌合之众》

勒庞是蔑视群体的,同时也是了解群体的。

他在1895年完成的《乌合之众》以预言家般的洞察力,几乎成功描述了此后一百多年间所有震荡世界的重大事件。包括两次世界大战和众多的民主革命或群众运动。

有人指责勒庞关于群体与领袖的理论曾被希特勒、墨索里尼等独裁政权所用。但戴高乐、丘吉尔、罗斯福也从中悟到了不少道理。时至今日,任何个人或者团体,出于任何目的希望了解群体心理和行为模式,《乌合之众》仍然是重要经典。

本书尤其适合在中国当下阅读。

《梦的解析》

本书已被视为精神分析学说的重要组成部份和三大理论支柱之一,是了解精神分析学说和潜意识理论的必读书。

读懂了梦,就读懂了自己,人类自我认识的里程碑。

用知识去理解情感、欲望,用科学揭示人类心灵的奥秘。

本书不仅为正常人了解潜意识活动打开了一条通道,而且更重要的是为精神病患者奉上了一把开启心扉的钥匙。

《梦的解析》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论》及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并列为“导致人类产生三大思想革命的书”。

《自卑与》

“一切人类文明都是基于自卑感而发展起来的。”——阿德勒

Individual Psychology,个体心理学,阿德勒创立的精神分析心理学体系。

分析人类潜在自卑,鼓励创造性自我、追求优越,自我。

自卑感,是人类处境得以改善的动力之源。

只有当人类意识到自己的无知和未来进步的需要时,才可能促成科学的进步;它是人类为谋求命运改变而努力的成果。

自卑感,是个人趋向优越的原动力。

人类的行为皆出自于自卑感及对自卑感的克服和。了解自身潜在阴影与缺陷,打破自卑枷锁,才能正确对待人生并自我。

阿德勒的思想比一般人所承认的要大些,因为其他的理论家都曾受到他的著作的影响。——美国心理学教授 舒尔茨

阿德勒的心理学在心理学历史上是一个沿着我们今天应该称之为社会科学的方向发展的心理学体系。——美国社会心理学家 墨菲

在我看来,阿德勒一年比一年显的正确。随着事实的积累,这些事实对他关于人的形象的看法给以越来越强有力的支持。——美国社会心理学家 马斯洛

目录

《乌合之众》

《梦的解析》

《自卑与》

内容简介

《乌合之众》作者是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自1894年始,写下一系列社会心理学著作;在社会心理学领域已有的著作中,很有影响的,也是这本并不很厚的《乌合之众》。作者论述在传统社会因素毁灭、工业时代巨变的基础上,“群体的时代”已经到来。书中极为精致地描述了集体心态,对人们理解集体行为的作用以及对社会心理学的思考发挥了巨大影响。《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在西方已印至第29版,其观点新颖,语言生动,是群体行为的研究者不可不读的佳作!

《梦的解析》被公认为“20世纪*富创见的、*伟大的著作之一”,出版于1899年,是弗洛伊德的成名代表作。在这本书中,弗洛伊德根据病人的梦的临床研究,结合个人有关梦的自我分析,对梦的实质、释梦的方法、梦的伪装、梦的素材和来源、梦的工作以及梦的过程和心理等与梦有关问题,做了抽丝剥茧的阐述。精辟理性的病理分析不仅为了解正常人的潜意识活动打开了一条通道,更重要的是为精神病患者奉上了一把开启心扉的钥匙。

作为“改变世界历史面貌”的16部巨著之一,“本书读起来并不像一些畅销书那样痛快淋漓,它不同于快餐,只解决温饱;它需要品茗,因为很有营养”(菲尼克斯语)。

《自卑与》本书是阿德勒的后期作品,可以一窥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全书共分十二章,分别论述了十二个主题:生活的意义,心灵和肉体,自卑感与优越感,早期的记忆,梦,家庭的影响,学校的影晌,青春期的引导,犯罪及预防,职业问题,个体与社会群体以及爱情与婚姻。每一章的主题论述都力透纸背,清晰地阐述了自卑感的形成及对个人成长的影响,以及人如何借助自卑感的原动力**自身限制,达到对优越感的适度追求,终获得成功。

作者简介

《乌合之众》

古斯塔夫勒庞(GustavLeBon1841.05.07-1931.12.13),法国社会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群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他写下一系列社会心理学著作,被翻译成近20种语言,至今仍在学术界有广泛影响。勒庞认为,现代生活逐渐以群体的聚合为特征。在《乌合之众》一书中,他指出,个人一旦进入群体中,他的个性便湮没了,群体的思想占据统治地位;而群体的行为表现为无异议、情绪化和低智商。

《梦的解析》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

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1873年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学习,1881年获医学博士学位。1882—1885年在维也纳综合医院担任医师,从事脑解剖和病理学研究。之后从业治疗精神病。1895年正式提出精神分析的概念。1899年出版《梦的解析》,标志着精神分析体系的正式建立。1930年被授予歌德奖。1936年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38年赴英国避难,次年于伦敦逝世。提出了“潜意识”“自我”“本我”“超我”“俄狄浦斯情结”和“力比多”等重要概念,其深刻影响不限于心理学史,且遍及哲学、美学、文学和流行文化等领域。主要著作有《梦的解析》《精神分析引论》《性学三论》《图腾与禁忌》等。

《自卑与》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奥地利的精神病学家,维也纳医学博士,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之一,同时也是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一生阅历丰富,磨难颇多。他在幼年时期患上了佝偻病,看上去又矮又丑,又曾在5岁那年患上肺炎险些丧命,不幸的童年也使得他在兄弟们之间常感到自卑。但生活的挫折并未使他消沉,相反,他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自己,1895年,他获得了维也纳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并成为一名医生;1902年他加入弗氏集团,并成为维也纳心理分析学会的主席及《心理分析学刊》的编辑;一战期间,他曾在奥国军队当军医,战争结束后退役,随后在维也纳从事儿童心理学的辅导工作。同时,将他的专业技能向大量专业和非专业的人士进行展示和传授。从此名声大振;1926年,他受聘于哥伦比亚大学;1932年,受聘为长岛医学院教授;1935年,在美国创办了国际个体心理学学刊;1937年,他受邀到欧洲讲学,因疲劳过度,心脏病突发离世。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著作颇丰,主要著作有:《自卑与》、《生活的科学》、《人类面临的挑战》、《神经症的性格》、《器官缺陷及其心理补偿的研究》、《神经症问题》、《理解人类本性》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自卑与超越+梦的解析+乌合之众【共3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勒庞著任现红译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远方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TZD16191
开本
页数
版次
装订
字数
出版时间 2016-06-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6:2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