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泽华,1935年生,河北石家庄人。1958年南开大学历史系肄业。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南开大学历史系主任,兼任先秦史研究会等十余个研究会理事,多年来着力于中国政治思想史和政治文化、知识分子史、政治史的研究。
著有《先秦政治思想史》《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反思》;主编并与他人合著有《中国传统政治思维》、《中国古政治思想史》、《士人与社会》(第一、二卷)、《专制权力与中国社会》、《中国古代史》(上、下册);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
图书 | 中国的王权主义(精)/刘泽华全集 |
内容 | 作者简介 刘泽华,1935年生,河北石家庄人。1958年南开大学历史系肄业。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南开大学历史系主任,兼任先秦史研究会等十余个研究会理事,多年来着力于中国政治思想史和政治文化、知识分子史、政治史的研究。 著有《先秦政治思想史》《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反思》;主编并与他人合著有《中国传统政治思维》、《中国古政治思想史》、《士人与社会》(第一、二卷)、《专制权力与中国社会》、《中国古代史》(上、下册);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 目录 自序 再版序 引言——王权主义概论 第一章 王权支配社会 一、君主专制帝国:政治支配经济运动的产物 1.武力兼并与君主专制制度的发展 2.“以天下恭养”与秦的统一 3.天盖式的权力体系与垂范两千年 二、专制王权支配社会(一):从春秋战国封建贵族、地主的形成看政治的 决定作用 1.从政治在土地运动中的支配作用看封建地主的形成 2.从等级制对社会的控制看封建地主的形成 3.从政治支配产品分配看封建地主的形成 4.从封建地主各阶层的发迹看政治的作用 三、专制王权支配社会(二):政治权力的再分配与封建地主的再生之路 1.政治特权与权力的再分配是封建地主再生的主要途径 2.封建地主的生态特点:士人一官僚一地主循环圈 四、专制王权支配社会(三):政治因素在第一代小农形成中的决定作用 1.战国“授田”制与编户小农 2.编户小农人身隶属于封建国家 3.封建国家对编户小农的超经济剥夺 4.余论 五、贪污:权力侵占与分配社会财富的一种特殊方式 1.贪污的普遍性 2.官吏们是怎样进行贪污的 3.贪污在社会经济运动中的作用 4.贪污横行的原因:权力超越和支配经济 六、专制权力与封建社会的长期性与迟滞的关系 1.两个重要的经济规律 2.政治权力对两个规律的破坏 第二章 政治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的主体 一、战国百家争鸣与王权主义理论的发展 1.宇宙的本根同君主相配合与合德论 2.君主赞天地之化、成历史之变、握必然之理 3.君主一人独裁论 4.道高于君、内圣外王与强化君权 二、秦始皇神圣至上的皇帝观念与代代相袭 三、王权主义的刚柔结构与政治意识 1.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总体特征 2.王权主义的刚柔结构 3.王权主义刚柔结构下的政治意识 四、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导论 1.政治价值取向的普遍性 2.政治价值系统与政治化过程和政治一体化 3.研究传统政治文化的五种视角 4.政治文化的转型 5.附:政治文化化与文化政治化 五、帝王对“学”与士人的控制 1.王权对“学”的支配与控制 2.士大夫——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主体 3.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政治性与学理的非一贯性 六、政治与思想的冲突及独立之士的悲剧性 1.两个不同的运动规律 2.两个规律交错中的知识分子与独立之士悲剧的必然性 3.政治要为思想文化多元发展让路和提供保障 4.兼论知识分子的历史命运 第三章 王权主义各论 一、中国传统的人文思想与王权主义 1.传统人文思想的表现 2.王权主义 3.使人不成其为人 二、君主名号穹庐性的政治文化意义 1.君父:全社会的宗法大家长 2.王辟:法律和秩序的化身 3.天子:君的神格和君命的神圣化 4.圣人:与道同体的文化权威 5.皇帝:天地君亲师的集合体 三、臣民卑贱论 1.臣民卑贱的定位与工具论 2.忠孝规范与臣民绝对义务观念 3.臣民的罪错意识 四、君尊臣卑: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大框架——析韩愈、柳宗元的表奏 1.君:神化、自然化、皇化的统一 2.臣:卑贱、无知、谬误、罪过的载体 3.君尊臣卑是传统思想文化的大框架 五、帝王尊号的政治文化意义 1.谥号、尊号的历史发展 2.帝王谥号、尊号的政治文化意义 3.从唐代尊号析君尊臣卑意识 六、儒家人论与王权主义 1.人的本质——伦理道德性 2.“人道”原则与对个体人的压抑 3.道德理想人格与王权主义 七、儒家的理想国与王权主义 1.理想的“有道之世 2.道义与统治者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调节 3.封建专制主义是儒家政治学说的必然归宿 八、贞观君臣论民本与王权主义 1.贞观君臣论“国以民为本 2.民本论体现在政策上的原则及其实践极限 3.君权至上与民为国本的互补关系 九、“理学”的圣人无我与圣王专制 1.圣人无我 2.圣王专制的几个特点 十、传统国民主奴组合性格与王权主义 1.“官僚”的主奴综合性格 2.主奴综合意识的社会根源和文化根源 3.主奴意识的泛化 4.圣人:理想化的亦主亦奴人格 第四章 政治哲学与王权主义 一、天人合一与王权主义 1.天人的神性合一与帝王的教主意义 2.奉天承运与帝王的合理性 3.天人秩序的统一:帝王是秩序的枢纽 4.天与道德理念的合一及其王权主义精神 二、王、道相对二分与合二为一 1.道、王相对二分 2.得道而得天下 3.王对道的占有 4.道的王权主义精神 5.余论 三、王、圣相对二分与合二为一 1.文化转型:从神化到圣化 2.圣人“知道”与圣、神相通 3.圣、王合一 4.王圣同体两千年 5.结语 四、尊经教条主义与多样性 内容推荐 《中国的王权主义》是2000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专著。这是刘泽华先生关于王权主义理论的一部专论。“王权主义”是先生对中国古代社会、政治与文化的总体概括。从最初思路的提出到理论体系的凝聚成形,历经十多年。其间先生有诸多论文问世,观点一经提出,便遭遇太多视儒学为圭臬为神圣为信仰者的攻讦。刘泽华先生秉承先贤“直书”理念,辅之以历史学家的独立人格与学术个性,在不断的反思与深思中将这一理论体系构建完成。这部著作是先生关于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创新之论的集大成,为21世纪的中国学术增添了最为浓重的一笔。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的王权主义(精)/刘泽华全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刘泽华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天津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0115224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57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405 |
出版时间 | 2019-10-01 |
首版时间 | 2019-10-01 |
印刷时间 | 2019-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772 |
CIP核字 | 2019193620 |
中图分类号 | C53 |
丛书名 | |
印张 | 25.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天津 |
长 | 235 |
宽 | 172 |
高 | 26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