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学生不可不知的245个自然常识/成长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了解自然常识,可以激发学生探索世界的欲望;了解自然知识,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把握生活,因为科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了解自然知识,可以让学生充分地释放求知热情,在游戏中获得知识。尤其要强调的是,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求学生不仅能扎实地掌握课本知识,对课外常识也必须有一定程度的涉猎和积累。程雷编著的《中国学生不可不知的245个自然常识》哈恰能够弥补课本知识的局限,为当代学生量身定做,寓教于乐、扩展视野、储备常识、启发思维,变零散的知识为许多有机的体系,使枯燥的学习过程变得有趣,使学习状态由“被动灌输”转为“主动汲取”。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素质,让其在激烈的竞争中领先一步。

内容推荐

程雷编著的《中国学生不可不知的245个自然常识》将万千精彩的世界囊括其中,涵盖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自然常识,让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更好地塑造自我。文中知识包罗万象、风格新奇,集人文关怀与探索精神于一体,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全新的感受,为学生搭建起通向知识之门的天梯,使其在不知不觉中变得充实、博学。

《中国学生不可不知的245个自然常识》既是一本知识储备辞典,又是带领学生探索大自然的良师益友。现在就开始你走近自然的智慧之旅吧!

目录

地球篇

 地球起源的假想/003

 郝睬中的“绿洲”——地球/003

 地球在宇宙中/004

 地球的“三围”/005

 地球内部的秘密/005

 地球表面的水分/006

 地球的变化/007

 地球保卫战/008

 “堂·吉诃德计划”/010

 地球的磁层/013

 地球板块/014

 地球为什么会自转/014

 地球表面最低点/015

 地球上暴风最多的地方/016

 年降水最多的地区/017

 世界“旱极”/018

 世界“寒极”/018

 经纬度线的由来/018

 土地资源的主要类型/079

 神秘的天坑/020

 神秘的海底热泉/021

 阿尔塔米拉洞窟/023

 冰蘑菇/024

 千年不冻水/024

 温泉的形成/025

 神奇的温泉/027

 最深的海底/028

 圣安德列斯断层/028

 “破火山口”桑托林岛/029

 斯特罗克尔间歇泉/030

 罗托鲁阿地热区/031

 苏德沼泽/032

 瓦特纳冰原/033

 安菲西厄特悬崖/034

 马默斯洞穴/034

 挪威的峡湾/035

 费拉萨西洞/036

 巨人岬/036

 奥杜瓦伊峡谷/037

 库纳尔达岩洞/038

月球篇

 人类对月球的观测/043

 月球上发现的奇妙物体/043

 月面“金字塔”/044

 月球上有桥吗/047

 月球的起源/048

 月亮的“前生今世”/049

 月球环形山/054

 月球上的轰炸机/057

 月球年龄之谜/059

 当巨大物体袭击月球时,月球

 发出空心球似的声音/059

 月球地表的放射性物质/060

 干燥的月球上的大量水气之迷/060

 月球表面呈玻璃状之谜/061

 月球内部神秘的物质聚集点之谜/061

宇宙篇

 宇宙“大爆炸”猜想/065

 大爆炸一直在发生吗/067

 关于宇宙未来的猜想/068

 人类可能灭绝吗/070

 “太阳末日论”/073

 太阳黑子/074

 银心/078

 通古斯大爆炸/079

 灾难发生的概率/080

 黑洞发电/083

 太空梯/085

 “时间旅行”/088

 木星上的巨大红斑/091

 木星是否能咸为第二个太阳/092

 扑朔迷离的水星/093

 火星上是否有生命/093

 火星上的神秘标语/094

 火星上的细菌/095

 土星光环/097

 海王星的弧状光环/097

 冥王星的起源/098

 寻找行星/099

 小行星带/099

 钻石型的卫星/100

 黑洞的成因/100

 “白洞”/102

 天狼星的伙伴波托罗/102

 天狼星的周期/104

 天狼星颜色巨变/105

 小行星/108

 小行星的轨道/109

 “灾难之星”/111

 打破“灾星”传言/112

 彗星的起源/113

 关于彗星的猜想/115

 彗星撞地球/116

 “隐身术”/118

 黑洞/118

 “时空穿越”/120

 “黑色骑士”的存在/125

 “黑色骑土”引发美苏竞争/126

 苏联发现神秘残骸/127

 美国对神秘残骸的兴趣/128

海洋篇

 海水的来源/133

 深海海底知多少/133

 海平面其实并不“平”/134

 海水为什么是咸的/135

 海洋里的“无底洞”/136

 海底洞穴壁画/137

 海底“风暴”/140

 海底的玻璃块/141

 旋转的岛屿/?42

 “谍岛”失踪的原因/143

 南马特尔建筑/144

 为什么鲨鱼不患癌症/147

 亚特兰蒂斯的人鱼/149

 “粘”住航船的海洋“死水区”/151

 普陀“佛光”/153

 海洋中的淡水/154

 海中“浮云”/?55

 海底“铁塔”/156

 海底村庄/157

气候篇

 球状闪电/161

 雷击治病/162

 海啸/163

 雪崩/167

 龙卷风/168

 蓝太阳和绿太阳/172

 海市蜃楼/174

 海雾/176

 海潮/177

 极光/178

 厄尔尼诺现象/?84

 冷热颠倒的冰冰背/188

 霾/188

 地震/189

 地震定级的由来/190

 多震旧金山/191

 地震云/192

 圣安德列斯大断层/192

 火山/193

 火山的分类/194

 奇雨之谜/194

 泥石流/196

 洪水/197

 沙尘暴/197

 焚风/198

 加尔维斯顿飓风/199

 鬼风/200

 杀人风/200

 史前大洪水/201

 洪水之国/202

 塞浦路斯的蝗群/203

 大雪花形成的原因/204

 最大降雪/205

 红潮/205

 潮汐/205

 黑色闪电/206

 水龙卷与陆龙卷/206

 热带气旋/207

 地下小“水库”/209

 新滩滑坡/210

 飞石/211

 风的形成/212

 雨的形成/212

 酸雨的形成/214

 虹和霓/215

 大气的重量/215

 大气的湿度/275

 大气的压力/216

 晴朗的天空为什么呈现蓝色/216

 日、月晕环是怎样产生的/216

 云有哪些类型/217

 霜冻是怎样给农作物造成危害的/217

 银云/218

 云海/219

 雾凇/219

 为什么云有不同的颜色/220

地理现象篇

 艾尔斯红色巨岩/225

 为什么石头会杀人/226

 冰川千里运石/228

 “炎火之山”/229

 响沙湾沙子会发声/230

 能自动净化的恒河水/232

 神秘的罗布泊/233

 喷发毒气的尼奥斯湖/233

 博苏姆推湖的成因/235

 巨型“闹钟”格筛龙潭/235

 黄土高原的成因/236

 冻土创造的奇迹/237

 导致食道癌的环境因素/239

 由沙漠变成的海洋/240

 由海洋变成的沙漠/241

 地球仪上的怪现象/242

 古代科技篇

 地动仪的发明/247

 张衡地动仪是不科学的吗/248

 地动仪复原/249

 地动仪的失传/250

 烧不坏的火院布/251

 火院布引发历史的尴尬/252

 防火衣的真实面貌/253

 飞鸟模型/254

 飞机模型是外星人留下来的吗/254

 古代金质飞机模型/256

 金字塔象征权威/257

 惊人的数字巧合/257

 “玛门穴”/259

 金字塔的真实用途/259

 金字塔是星座图吗/260

 巴格达古墓中的陶器/261

 起到电池作用的陶罐/263

 “巴格达电池”/264

 头骨上的神秘切口/265

 活人开颅手术/266

 用石器做的开颅手术/267

 古剑的科技含量/268

 多年前的“禽流感”/270

 中国古代的“可乐”/274

探索篇

 金星古城遗址/279

 “泰坦尼克”号是UFO击沉的吗/279

 UFO入侵华盛顿/282

 外星人失事/282

 有外星人隐居地球吗/283

 “时空隧道”的猜测/284

 哈雷彗星蛋/287

 长颈龙腹中的头盖骨/287

 本德事件/288

 “恶魔之坑”/289

 千年木乃伊“心跳”不止/289

 古尸“心跳”真相/290

 黑色的水晶/291

 形似飞船的雕塑/292

 “战神之车”/293

 飞船的制造者/294

 古铁柱为何千年不锈/295

 古代淬炼技术/296

 神奇的保护膜/297

 三叉戟的作用猜测/298

 巨型三叉戟图案/299

 石器时代新谜团/301

 水晶头颅/301

 千古大道/302,

 秦直道遗迹/304

 人猿战土的秘密打造/305

 空心老树不死的奥秘/307

参考书目/309

试读章节

“堂·吉诃德计划”

虽说有了科学工作者的解释,大家心里或多或少有了些安慰和放松,但是“世界末日论”仍然鼓噪着。

考虑到迟早都会有小行星撞到地球上来,现在一些有危机意识和责任感的国家,如中国、美国、俄罗斯和日本等国的重要国防单位,已经在考虑建立拦截危险天体系统以保护地球的安全。科学家们采用了很多先进的技术工艺,如果说这些技术工艺的产生,过去是用来杀戮I和掠夺的,那么现在就用来1保护人类和地球。俄罗斯国1防系统率先成立了一个地球保护中心,开了运用国家的权力和国际合作来保护地球的先河。众所周知,要想对灾难提前预警,首先就得在第一时间发现危险。目前世界上多家天文台和军事中心,都在对宇宙空间和靠近地球的天体进行严密的监控,但它们的能力相当有限。所以俄罗斯地球保护中心主任阿纳托利·扎伊采夫认为,要成立有效的保护地球预警系统,第一步是建立若干观测站,地面和宇宙双管齐下,想办法将发现有可能会和地球相撞的危险天体的时间提前若干年。

专家们认为,这种观测,可以从分析航天器所获得的资料入手。这些航天器多数运行在地球的同步轨道上,并装备有专门的光电子探测仪器,可以通过这些卫星或者仪器从各个角度对整个宇宙进行监测。比如说,现在俄罗斯正计划向日心轨道发射“科努斯”监测站,上面将安装能记录从太阳方向越来越向地球靠近的小行星的情况,日心轨道与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重叠,这种角度和方位,是之前在地球上监测不到的。

同时为了对另一个由于地球和月球曝光所产生的“盲区”实行监控,可以采用地面手段和带天文望远镜的航天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第二步,是在发现有小行星逼近地球时,要采取行动对其进行打击和摧毁。

如果发现小行星沿着轨道逼近地球,可以先发射宇宙侦察机,确定小行星的飞行轨迹、形状、大小、质量及组成结构。然后迅速返回信息,计算出拦截小行星所需要的物质准备和实际行动。为了能保证成功截击,发射宇宙截击机的准备发射时间和载重量必须符合要求。利用大量的、常常是数兆吨的炸药的爆炸冲击力使之摧毁或者推动它偏离既定轨道。

据扎伊采夫说,目前俄罗斯有不少的运载火箭都能满足发射宇宙截击机的要求,像“第聂伯”号、“天顶”号和“联盟”号都可以。扎伊采夫还认为,所有具备运载火箭和核装置潜力的国家应该协调一致,所有的地面和宇宙监测站可以组成长期反应梯队,建立一个共同的预警系统,才能有效地防止小行星对地球的“攻击”。

除了俄罗斯的地球保护中心之外,2004年,欧洲航天局推出一项“堂·吉诃德计划”,欲借堂·吉诃德不惧艰险的勇气,阻止小行星撞击地球,以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堂·吉诃德计划”最先由堂·吉诃德的故乡西班牙提出。根据欧洲航天局公布的计划细节,科学家将建造两艘太空船,分别以“堂·吉诃德”及其忠实的仆人“桑丘”来命名,并选择一颗可供观测和研究的近地小行星。

试验的过程是这样的:“桑丘”号太空船先切入选定的小行星的运行轨道,然后发射多个探测器,对它进行全面探测。其后,“堂·吉诃德”号太空船将以每秒10千米的速度撞向小行星。“桑丘”号发出的探测器与地面太空望远镜一起监测被撞小行星,并跟踪观察撞击产生的行星碎片的轨迹,分析整个攻击计划是否真的能够改变小行星的飞行轨迹、运行方向和速度。

欧盟近地物体研究特别顾问团主席艾伦·哈里斯表示, “堂·吉诃德计划”设计得非常完善。如果这一计划能顺利实施,即使以后当真有小行星飞向地球时,人类也可以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地球免遭灭顶之灾。

地球的磁层

地球磁场,简言之是偶极型的,近似于把一个磁铁棒放到地球中心,使它的N极大体上对着南极而产生的磁场形状。当然,地球中心并没有磁铁棒,而是通过电流在导电液体核中流动的发电机效应产生磁场的。

地球磁场不是孤立的,它受到外界扰动的影响,宇宙飞船就已经探测到太阳风的存在。太阳风是从太阳日冕层向行星际空间抛射出的高温高速低密度的粒子流,主要成分是电离氢和电离氦。P10-13

序言

20世纪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们所经历的最美妙的事情就是神秘,它是我们人类的主要情感,是真正的艺术和科学的起源。”

自诞生之日起,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就隐藏着诸多奥秘,在不断变化中演绎着沧海桑田的不朽神奇。自然为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条件:水、空气、阳光以及人类吃、穿、住、用所需要的一切,它有一些现象让人百思不得其解,有一些事件留下太多的谜团。永不满足的求知欲让人类从未停下探索自然的脚步。

我们人类社会也在不断探索和破解未知世界的过程中前进。科技发展到今天,我们人类能够上天飞出地球,进入宇宙;下可深入海洋进行探秘,还能分裂原子,释放出巨大的原子能;研究生物基因,进而改进物种……

无论是浩瀚的宇宙、神奇的自然、蔚蓝的海洋、变化万千的气候,还是奇趣盎然的地理现象,每一次都带给人们超乎想象的神奇感受,都会让人有无限的感动和期待。

了解自然常识,可以激发学生探索世界的欲望;了解自然知识,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把握生活,因为科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了解自然知识,可以让学生充分地释放求知热情,在游戏中获得知识。

尤其要强调的是,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求学生不仅能扎实地掌握课本知识,对课外常识也必须有一定程度的涉猎和积累。本书,哈恰能够弥补课本知识的局限,为当代学生量身定做,寓教于乐、扩展视野、储备常识、启发思维,变零散的知识为许多有机的体系,使枯燥的学习过程变得有趣,使学习状态由“被动灌输”转为“主动汲取”。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素质,让其在激烈的竞争中领先一步。

本书将万千精彩的世界囊括其中,涵盖了学生在成长的重要时期不可或缺的自然常识,让学生在对知识的渴求与不断完善中更好地塑造自我。文中知识点风格新奇,让人体验到全新的阅读感受;教人品味那些生趣盎然的不解之谜;为人搜集那些在匆忙间忽略的自然奇观;为人搭建起通向知识之门的坚实而平稳的天梯。在阅读中,你会不知不觉地变得充实、博学,最终将会享受知识的恩惠,自如地运用知识的力量。

本书既是一本知识储备辞典,又是带领学生探索大自然的良师益友。可以让学生在掌握好课本知识的前提下,更好地拓展书本以外有利于丰富视野的常识性知识。

现在就开始你走近自然的智慧之旅吧!

书评(媒体评论)

我们所经历的最美妙的事情就是神秘,它是我们人类的主要情感,是真正的艺术和科学的起源。——爱因斯坦

热爱大自然的人内外感觉协调一致,即使进入成年后依然保持着童心。——爱默生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学生不可不知的245个自然常识/成长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程雷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4123517
开本 32开
页数 30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0
出版时间 2013-03-01
首版时间 2013-03-01
印刷时间 2013-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自然科普
图书小类
重量 0.30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N49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9
145
14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2: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