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内经时代(修订版)(精)/赵洪钧医书十一种 |
内容 | 作者简介 赵洪钧,1945年生,河北威县人。1978年考取中医研究院(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届中西医结合研究生。曾任河北中医学院副教授,后赴英国行医,2000年后归国,主要在故乡行医写作,并应邀赴国内多所中医院校及中医院讲学。从医近50年,著有《近代中两医论争史》《内经时代》《中西医比较热病学史》《中西医结合二十讲》《医学中西结合录》《赵洪钧临床带教答问》《希波克拉底文集(译著)》。 目录 第一章 我为什么和怎样写《内经时代》? 附:关于近代史学流派 心开窍详解 第二章 黄帝及其臣子和八十一篇 第三章 《内经》讲些什么? 附:王莽和中国古代解剖学 第四章 《内经》和《内经》时代阴阳五行说 附:关于阴阳五行学说的补充评价 第五章 儒家思想和《内经》 附:今古文经学和《内经时代》 第六章 《内经》与古代天文学 附:天文历法门外谈 第七章 运气学说—《内经》体系的终结 附:关于运气学说的再评价 第八章 《内经》与《周易》 附:医易答问 第九章 道家、道教和《内经》 第十章 《内经》与卜筵、巫祝、风角、星占 第十一章 扁鹊、仓公、华佗与《内经》 第十二章 出土医书与《内经》 第十三章 《内经》与古代音乐 附:象数略论 第十四章 《内经》与其他古代学术琐谈 第十五章 《内经》自相矛盾举隅 附:藏五府六考 第十六章 《内经》语言管窥 第十七章 《内经》的体系和方法 附:关于《内经》体系和方法的通俗说明 六十自述 致谢 内容推荐 本书为丛书《赵洪钧医书十一种》分册之一。本书把《黄帝内经》放回其可能产生的时代,通过将《内经》和与其时代背景相近的我国古代政治、思想及各种学术理论进行比较研究、相互印证,在最大程度上还原《内经》原作者的本来意图,使读者更快、更好的读懂《内经》,领会其原始意图和基本精神。把《内经》时代的各主要学科(包括社会科学)拿到一起来研究,方能揭示《内经》中许多难解之迷,给《内经》以恰当的评价。本书涉及的文献,基本上限于汉至西周。全书共17节,作者坚持本书的篇幅不超过《内经》原文,故采用了尽量明快的论述方式和尽量通俗简洁的语言。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内经时代(修订版)(精)/赵洪钧医书十一种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赵洪钧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学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775816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58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399 |
出版时间 | 2019-10-01 |
首版时间 | 2019-10-01 |
印刷时间 | 2019-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648 |
CIP核字 | 2019208121 |
中图分类号 | R221.09 |
丛书名 | |
印张 | 24.38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5 |
宽 | 175 |
高 | 24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