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艺文志:林泉高致今注今译(附笔法记)
内容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绘画爱好者 绘画研习者

①今注今译,注解详细,翻译晓白,解说到位,是阅读《林泉高致》《笔法记》的很好注本。

②本书于一般今注今译外,并以解读的形式,随文解读《林泉高致》的绘画思想,并结合实践,不虚言空谈,可供山水画创作者参考镜鉴。

③本书根据文意,插配了彩图,图文互征,图文并茂,十分便于读者理解。

④内文用纸80克东方书纸,32开平装,裸背锁线装订,四色印刷,阅读体验好。

作者简介

俞丰,1972年生,字钧韶,一字弃纯,号百木,斋名东海大橘堂。祖籍上海南汇。现为职业书画家、自由撰稿人。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中国古代画论两种:荆浩《笔法记》和郭熙、郭思《林泉高致》。本书依据传世善本,参考多种资料,对两部画论予以今注今译,注释通俗简洁,详明典故,有助于读者阅读和理解。

目录

林泉高致

郭思序

许光凝跋

山水训

画 意

画 诀

画 题

画格拾遗

画 记

笔法记

附 录

前言/序言

前言

本书所收两种画论,一为五代荆浩《笔法记》,一为北宋郭熙、郭思《林泉高致》。

荆浩,字浩然,号洪谷子。是五代后梁最具影响的山水画家,也是画史上引导中国山水画最终在宋代达到巅峰的关键性人物。

由于年代久远,史料缺乏,关于荆浩,今人对他的了解尚有诸多未解之谜。首先是他的籍贯,根据记载,荆浩是沁水人。历史上有两处沁水,一为山西沁水,一为河南济源古称沁水,这样,直到今日两地尚在为争夺这一名人故里而打笔墨官司。据袁友根先生《解读北方山水画派之祖荆浩》一书的详细考察,荆浩的真正故里应是山西沁水,笔者认为是比较可信的。这一结论,不但有基于现有史料的科学解析,也有对当地民间传说的深入调查,比较有说服力。

据传说,在位于山西沁水中条山主峰历山东北麓的寺沟河谷中,有一个实和庄,附近古时有座青禅寺,曾经住着一百多个和尚。寺里的老和尚色胆包天,抢了宫里的娘娘出来,养在山上的小石屋里供其宣泄淫欲,最终惹恼了朝廷,派大兵来征讨,把和尚都杀了,并且累及周围百姓。当时荆浩还小,躲在荆棘中逃过一劫,他本来姓“靳”,因为山上的荆棘有保命之恩,后来就改姓了“荆”。

当然这是民间传说。我读到这则故事,对民间历来这种充满性幻想的色情传说自然不以为意,但通过袁友根先生调查,这一传说在当地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可以透露荆浩与此地确有不解之缘。书中还谈到了当地现存的几处荆浩“遗迹”,诸如“娘娘洞”“荆浩故居”之类,著书者认定都是历史遗迹,对此我则不屑置喙——千条强词夺理的推论,比不上一条基本的人生社会常识。唐末至今一千多年,风雨沉沦,把现存普通的两间石垒小屋说成是荆浩当年遗留下来的建筑实体,恐怕没有几个理智的学者会相信——历史研究本不必过分好奇刻意,可以就此打住。

荆浩别号洪谷子,因为曾隐居洪谷。需要认清的是,荆浩的籍贯并不等于他的隐居地,所以如《笔法记》中所说的“洪谷”,不一定就在荆浩的祖籍。所以河南和山西两地的争论,其实中间是可以调停的。也许荆浩确实是山西沁水人,但他鼓岩”之类,全都是假想中的地名。这样说也并非全无依据,因为《笔法记》所模仿的“赋体”文,汉代以来的传统就是用假设的人物一问一答来展开的。可见这种虚无缥缈的人物、结构是由来已久的传统。

荆浩的名篇《笔法记》,又称《山水诀》《画山水录》《山水受笔法》等,各书所载名虽各异,实为一书。由于此书文字略显僻涩,因此早遭非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斥曰:“二书(另一书指《画山水赋》,或又题为王维所作)文皆拙涩,中间忽作雅词,忽参鄙语,似艺术家粗知文义而不知文格者依托为之,非其本书也。”余绍宋《书画书录解题》曰:“是书文词雅俗混淆,似非全部伪作,疑原书残佚,后人傅益为之者。”

他们的怀疑应该说不无道理,今读此文,其中如“不可改图”“以斯格拙”“枉而不曲遇”“捧节有章”“文转随日”“棱角无”“元大创巧媚”等字句,或有明显讹误,或晦涩别扭,可见其中问题确实不少。有学者据宋韩拙《山水纯全集》中的引文,校正了部分文字,但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说,此书在传承过程中有过缺失,是十分可能的。

但文字的不够精纯雅致,却不能完全推翻此书为荆浩所作的事实。相反,笔者倒认为,此书思维卓越,创见非凡,是精通创作、敏于思考者所作无疑。文字的不够纯熟,除去其中的传抄之讹外,也正是创作者所通常有的毛病——艺术上的大家巨匠,其思维笔调正与文书笔吏的圆熟老到迥然有别,这一点,或许也可以作为此书是荆浩所作的不证之证。古书的辨析是一项十分艰难的工作,若无真知灼见、渊博学识,难以从事。《笔法记》的认定,相对而言还在学术界有一定的共识,若论唐宋时代的其他几种《山水诀》《山水论》等画诀,就更莫衷一是了。我们今天读这些画论,要始终抱着认识、思考、扬弃的态度,它们并非什么玄乎其玄的武林秘籍,但也并非全是空洞无物的残余糟粕。

《林泉高致》是北宋著名山水画家郭熙的画论,由其子郭思编纂而成。此书最初称《郭氏林泉高致集》,现依习惯,直接称作《林泉高致》。

郭熙,字淳夫,河南温县人。北宋熙宁年间为图画院艺学,后任翰林待诏直长,主要活动于神宗熙宁、元丰年间。他是继荆浩、关仝、李成、范宽之后的又一个山水画巨匠,生平创作极丰,现今传世的作品,仍有二十余幅,北宋山水画大家存世作品之多,或可以郭熙为最。他的标志性皴法为“云头皴”,或称“卷云皴”,开创了传统山水画中的一大体系。他的代表作《早春图》《窠石平远图》等是中国山水画中可数的经典名作之一。

郭思,字得之,郭熙之子。宋元丰五年(1082)进士。政和七年(1117)提举成都府等路茶事,宣和元年(1119)兼提举陕西等路买马监牧,六年(1124)为秦凤路经略安抚使,高宗建炎四年(1130)提举嵩山崇福宫。除《林泉高致》外,另有诗话《瑶池集》已佚。善杂画,尤工画马。

根据郭思在《林泉高致》的序言中记述,郭思在侍奉其父期间,每“思闻一说,旋即笔记”,最终集成“数十百条”,这就是《林泉高致》的主干部分。在正式编集中,郭思又在文中夹述了一些自己的见闻和体会加以阐释,并记述了见闻所及的郭熙画作、经历等内容,这就是今天所见的《林泉高致》一书。《林泉高致》正文分为《山水训》《画意》等章节,后世学者据此条分缕析,说明哪一章是郭熙原文、哪一章是郭思所写,其实是没有太大必要的。因为今天所见的《林泉高致》,行文并不太艰深,其中郭思的手笔,清晰可辨,只要通读原文,不难作出判断。即使是郭熙原话,也是经过郭思润色删订的,可以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心就是阐述郭熙的画学思想和艺术实践。因此本书的作者,理应署郭氏父子二人之名。

《林泉高致》传世的版本较多,主要有王氏书画苑本、四库全书本、说郛本等,《中国书画全书》排印所据的本子的就是王氏书画苑本。学术界似乎有一种习惯已久、心照不宣的看法,即认为四库全书是清代官修文集,为了适应统治的需要,对收入书中的文本多有篡改,因此在古籍版本的选择上,常常是有意绕开“四库”。对于“四库”的编修得失,是一个大问题,笔者无意也没有能力作出评述,但单就《林泉高致》来说,通过比较不难发现,四库本显然优于其他各本。例如四库本后有一则许光凝跋(《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作序),是十分重要的资料,王氏书画苑本就没有。又如郭思序中的文字,四库本“出于三皇”,王氏本作“出于三气”,这是说不通的。仅这一段中,至少还有三四处异文,依王氏本几乎不能通读,而四库本则文从字顺。可见,四库本《林泉高致》是一个善本,理应以此为准。笔者这里所采用的,就是四库本。为了便于行文,将书后的许光凝跋提到了前面。

《中国书画全书》将《画记》作为郭思的另一种独立专著,与《林泉高致》并录,这是古籍流传中的版本差别所致,本属正常。但我们已经说过,对于《林泉高致》一书,应以四库全书本为佳,四库本中《画记》是《林泉高致》的一个章节,而且四库本中《画题》和《画格拾遗》等章的顺序也与其他版本不同,我们通观全书,觉得四库本的安排是十分妥当的。再以《画记》而论,“紫宸殿屏”一条中有“某画怪石,移时而就”,“内东门小殿屏”条中说“某奉旨画秋景山水”,“某”显然是郭熙的自称,这两条明显就是据郭熙本人的笔记而录,所以《画记》属于《林泉高致》的一部分,其特征是很明显的。

由于荆浩的《笔法记》篇幅较短,难以独立成书,本书遂将《笔法记》和《林泉高致》汇为一册。这两部文稿最初撰写完成于2011 年,当年在上海《书与画》杂志连载了十二期。这次汇总成书,笔者重新作了一番审定和润色。原文的校对,参考了多种资料,关键处在注释中作了说明,不再另出校记。注释力求通俗、简洁,但对典故尽可能引用原文;译文部分在坚持直译的原则下,亦不排除某些句子的意译和串讲,这些都是为了帮助普通读者阅读和理解。至于解读部分,除了从文本出发阐述笔者对画论主旨和要点的理解之外,笔者以一个画家的立场,还较多地关注这些画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因此所谈的也许难免是译注者的一家之言,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艺文志:林泉高致今注今译(附笔法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俞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4070754
开本 32开
页数 14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80
出版时间 2018-10-01
首版时间 2018-10-01
印刷时间 2018-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图书小类
重量 194
CIP核字 2018223124
中图分类号 J212.052
丛书名
印张 5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185
131
10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3:3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