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题写名胜(从黄鹤楼到凤凰台)(精)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是商伟“重读唐诗”三部曲的一部,在学术讲座的基础上整理写作而成,从诗歌内部进入批评分析,注重文本细读,不落古典文学研究的窠臼,集中体现了作者融通中西、多年沉淀的见解和学识,既能着眼于具体个案,探索重建中国古典诗学的可能,也能从耳熟能详的唐诗作品入手,阐发新意,给广大喜爱唐诗的普通读者带来启发。 作者简介 商伟,北京大学中文系本科、硕士,专修魏晋南北朝隋唐文学,哈佛大学博士,研究领域转向元明清小说戏曲。1997年任教于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2003年获终身教职。后任狄百瑞东亚人文讲座教授。自2011年起,执杜氏中国文化讲座教席。中文著作和论文以明清小说戏曲为主,涉及思想史、文化史、文学批评和视觉艺术等领域,包括《礼与十八世纪的文化转折:〈儒林外史〉研究》,以及为初中以上的年轻读者编选、撰注的《给孩子的古文》等。此外,“重读唐诗”三部曲(《题写名胜:从黄鹤楼到凤凰台》《诗囚与造物:中唐的诗歌观和诗人的自我想象》《长诗的时代:韩愈与中唐的诗歌转型》),以及《假作真时真亦假:〈红楼梦〉与清代的视觉文化》一书即将由三联书店出版。 目录 引子 一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与崔颢的竞技 二 从《登金陵凤凰台》到《黄鹤楼》:“白云”与“黄鹤”之辨 三 李白的黄鹤楼“情结”:文字与视域的吊诡 四 竞争、占有与名胜题写的互文风景 五 重返黄鹤楼:从毁灭到重建 六 粉壁与题诗:诗歌写作的物质媒介及其语言密码 七 “物色分留待老夫”:杜甫对先行者的回应 八 名胜被占领之后:即景诗与缺席写作 九 名胜的文本化与文本化的名胜 尾声 从搁笔到题诗 讲座记录 开场白和问答 后记 征引文献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题写名胜(从黄鹤楼到凤凰台)(精)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商伟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三联书店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8067012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229 |
| 版次 | 1 |
| 装订 | 精装 |
| 字数 | 120 |
| 出版时间 | 2020-01-01 |
| 首版时间 | 2020-01-01 |
| 印刷时间 | 2020-01-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372 |
| CIP核字 | 2019181092 |
| 中图分类号 | I207.227.4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7.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8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