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传媒时代的文学重生/新当代丛书
内容
作者简介
杨早,北京大学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副研究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秘书长,《话题》系列主编,阅读邻居读书会创始人之一,“腾讯·大家”专栏作者。近年主要关注中国近现代舆论史与文化史、当代文化研究等。
曾发表《京沪白话报:启蒙的两种路向》《五四时期北大学生刊物比较》《评价于丹:学术规范还是传播法则?》《新世纪文学:困境与生机》等论文,著有《纸墨勾当》《野史记》《说史记》《清末民初北京舆论环境与新文化的登场》《民国了》,编有“话题”年度系列(2005-2014)、《沈从文集》、《汪曾祺集》、《六十年与六十部:共和国文学档案》等,译著有《合肥四姊妹》。
目录
骑士怎样变成剧团:
——传媒时代的文学重生(代序)
骑士与剧团:蹩脚的寓言
欲望的反噬:结局早已注定
高原与高峰:遗产或债务
膨胀与狂欢:碎片化与分众化
引言:文化转型与文学重生
——分期与征候式人物
第一章 社会转型期的文学震荡
第一节 向市场经济转型中的文学现象
第二节 海外文艺与文化思潮的冲击
第三节 众声喧哗:思想大论争
第四节 从中心走向边缘
第二章 世纪末:边界的探索
第一节 “新”字号小说的浪潮
第二节 王朔:《顽主》承载时代情绪
第三节 王小波:《黄金时代》引入“狂欢传统”
第四节 陈忠实:《白鹿原》展现“民族秘史”
第五节 余秋雨:《文化苦旅》的英雄情结
第三章 新世纪的钟声:终结与重生
第一节 新世纪文学:传媒时代的困境与生机
第二节 “莫言获‘诺奖’”的八个关键词
第三节 逃离中的陷落:网络小说体制中的资本元素影响
第四节 回响:晚清小说与网络小说异同辨
第四章 寓文于乐:文学元素的外扩与渗透
第一节 评价于丹:学术规范还是传播法则?
第二节 《色,戒》引发的文化震荡
第三节 “话题电影”在中国的兴起与出路
第四节 城市娱乐:显形与失魂
导语
本书重点叙述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文学本身的一“缩”一“胀”:“缩”指的是传统意义上的“文学”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的位置日益边缘化,文学已经很难借助自身的力量或业内人士的运作引发社会的关注,创造合理的收益;“胀”则指的是文学因素藉由大众传媒、出版、影视、广告等主流媒体的运作,外扩至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内容推荐
本书探讨的是改革开放后,在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传媒环境日趋多元化的情形下的中国当代文学生态。不同于此前的“十七年文学”和文革文学浓烈的政治色彩,四十年来中国当代文学受到从西方涌入的各种文化思潮的冲击,其自身已步人一个“多元杂语时代”,又在资本的运作和以出版、广播、电视、电影为主导的大众传媒的引领下,蔓延至生活的各个领域。在这个过程中,文学本身的走向亦发生了变化,与传统文学发展路数分道扬镰。这种变化导致了“文学”的重新定义及文学在社会生活中的重建,作者试图勾勒的便是这一转型时期的文学发展图景。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传媒时代的文学重生/新当代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早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商品编码(ISBN) 9787108066183
开本 32开
页数 26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4
出版时间 2019-11-01
首版时间 2019-11-01
印刷时间 2019-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340
CIP核字 2019090640
中图分类号 I206.7
丛书名
印张 9.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9
146
14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7: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