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方言入诗的现代轨辙/民国文学史论 |
内容 | 作者简介 颜同林,男,1975年出生于湖南涟源市。四川大学文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北京大学访问学者。现为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贵州省省管专家,贵州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主要从事20世纪中国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国诗学研究。发表诗歌、散文等100余篇在《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90余种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有《方言与中国现代新诗》《现代新诗与文化研究论集》《思想的盆地》《普通话写作与共和国文学的确立》等多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课题4项,厅级课题多项;获贵州省、四川省人民政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次、三等奖2次,获贵州省青年创新人才奖1次,其余各奖项多次。 目录 导论 缘起、综述与视角 一、缘起 二、综述 三、视角 第一编 方言入诗的书写与传统 第一章 方言入诗的历史演变与多线发展 一、从“诗界革命”到白话诗运动(1895—1925) 二、白话为诗与土白入诗的再出发(1926—1937) 三、启蒙与救亡语境下的方言入诗轨辙(1937—1949) 第二章 方言入诗的书写形式与音韵特征 一、方言入诗书写的两难与应对 二、从语汇到句式:方言入诗的语言基座 三、土音入韵:音韵试验的现代特质 四、“读诗会”与方言入诗的声腔革命 第三章 方言入诗作为文学传统 一、方言入诗与中外诗学传统的交汇 二、歌谣:现代诗的传统民间资源与语言观念 三、打油诗:作为诗歌小传统的侧翼 四、地域文化与方言入诗的传统承袭 第二编 方言入诗的张力与建构 第四章 “欧化”与本土化:白话诗语言的歧途和新路 一、“欧化”与学生腔:诗歌语言的疏离和生长 二、新诗“欧化”的语言参照 三、“欧化”与新诗的创作和批评 四、语言的困惑和读者的力量 第五章 版本批评:在方言入诗与去方言化之间 一、现代诗集版本与方言入诗的表征 二、《女神》版本校释与普通话写作 三、《蕙的风》版本校释与普通话写作 四、《王贵与李香香》版本校释与普通话写作 第六章 语言运动与社会变革——方言入诗的生存策略与“副刊”品格 一、政体变革:语言运动与普通话建构 二、“讲话”散播与国统区方言诗潮的勃兴 三、方言入诗与《新华日报》副刊 四、方言入诗与《解放日报》副刊 五、方言入诗与《华商报》副刊 结语 方言入诗:没有结束的语言旅行 第三编 方言入诗的史料与编年 编写说明 一、史料与编年(1895—1916) 二、史料与编年(1917—1927) 三、史料与编年(1928—1936) 四、史料与编年(1937—1948)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推荐 《方言入诗的现代轨辙》是“民国文学史论”丛书第二辑其中一本。 该专著着力于梳理并呈现出以民国时期为主,并前后略有延伸这一历史时段中方言入诗这一重要诗学现象。方言与中国新诗的多重关联和复杂形态,跨民族跨地域视野下方言入诗的起因与过程、内容与形式等原貌,不同时空中诗人们在语言形式上的诗学探索,是方言入诗这一独特诗学现象的重要内核。 本论著分为三编。第一编着眼于方言入诗的诗学现象与理论建构,既包括方言入诗历史的追溯与阶段性嬗变,也涵盖方言入诗的书写形式与音韵特征,方言入诗作为文学传统也得以重新激活。第二编以方言入诗的张力与建构为经纬,辐射新诗语言的“欧化”与本土化这一张力结构、方言入诗的版本批评和副刊品格。第三编以编年体方式捡拾这一诗学现象丰富而零散的史料,呈现清晰的历史轨迹,勾勒了方言入诗这一特殊存在的宏阔背景。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方言入诗的现代轨辙/民国文学史论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颜同林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花城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608829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3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00 |
出版时间 | 2019-06-01 |
首版时间 | 2019-06-01 |
印刷时间 | 2019-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548 |
CIP核字 | 2018298100 |
中图分类号 | I207.2 |
丛书名 | |
印张 | 22.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广东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16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