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不丹的旅行者与魔术师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一部旅行不丹的文化随笔集。作者陈念萱曾12次进出和旅居不丹,和不丹结下不解之缘,并曾见证电影《旅行者与魔术师》在不丹的拍摄。在第一部分,不仅记录了不丹美丽纯净的自然风物与人情风俗,而且感性又深刻地传达了对不丹独特的灵性气质的理解。第二部分主要铺叙电影《旅行者与魔术师》的剧情大纲及拍摄内幕,并诠释了导演宗萨钦哲仁波切对不丹文化与佛法精髓的艺术表达。

我们追随作者往访不丹的足迹,将首次揭开不丹的神秘面纱,在穿梭于魔幻影像与真实国度的旅程中,经历一场澄澈美好的心灵体验。

内容推荐

国内首部揭秘不丹的文化随笔集,宗萨钦哲仁波切弟子陈念萱力作,全彩印刷、图文精美。读者对象是对不丹文化及藏传佛教感兴趣的读者。  作者陈念萱曾12次进出和旅居不丹,和不丹结下不解之缘,并曾见证电影《旅行者与魔术师》在不丹的拍摄。在第一部分,不仅记录了不丹美丽纯净的自然风物与人情风俗,而且感性又深刻地传达了对不丹独特的灵性气质的理解。第二部分主要铺叙电影《旅行者与魔术师》的剧情大纲及拍摄内幕,并诠释了导演宗萨钦哲仁波切对不丹文化与佛法精髓的艺术表达。

目录

PART ONE 梦中的国土

不丹,深呼吸

1 不丹之身

 龙的子民——以佛立国的雷龙之地

 山境采风——说话是寂静山林里的唯一娱乐

 莲师传说——传奇岩藏的虎穴峰

 林中木屋——踩着松针穿梭林间

 流水淙淙——缭绕在山境与平野的清唱

 路边奇遇———麻袋药材50块钱

 周末市集——竞奇斗艳的社交式采购

 传统服饰——收藏家竞购的KIRA & GHO

 不丹容颜——她好漂亮,就像不丹人

 不丹飨宴——辣椒米饭是主食

2 不丹之心

 自然节奏——这里的生活不需要时间

 多语国度——使用4种语言的孩子

 以物易物——可爱的交易方式

 阶级意识——行善积德以求来生福报

 婚姻观念——“婚姻”就是一个最大的笑话

 无薪杂役——拒绝学校教育的另一种思维

 球赛禁令——以法事较劲的运动竞赛

 面谒皇后——脚程快于随从的雍容皇后

 总理晚宴——现代知识难解的宗教奥秘

 特权之始——壮硕风趣的皇家侍卫长

 公主盛宴——天生娇贵难自弃

 叛逆精灵——男人如此多,时间如此少

 不丹女人——家庭中的灵魂人物

3 不丹之灵

 受戒上师——与不丹结缘

 转世坐床——那孩子高坐在佛堂里,适切极了

 庙会祈福——贴近生活的民间信仰

 猜秋庙会——不丹人的盛大节日

 不丹信仰——由灵性通往幸福的国度

PART TWO 此生的影像

宗萨钦哲仁波切及《旅行者与魔术师》

1 楔子

2 故事

 《旅行者与魔术师》剧情大纲

3 尾声

 杀青酒宴

 幕后花絮

附录 给初游不丹的新手建议

试读章节

山境采风——说话是寂静山林里的唯一娱乐

能够进入不丹境内,已经觉得不可思议,而有机会遍游全境,更是始料未及。第一回长驱直入的感觉,的确是兴奋得难以形容。

我就这么进去了,只打了一通电话,不需要任何理由。

再度到达不丹,就有回家的感觉,好像回到许久许久未见面的家乡一样教人感伤。虽说山景宜人,我却无心浏览,只记挂着那些无法叙述、时空错乱的场景,一路心事重重。幸好这儿的人多半简单自在,没人爱好察言观色,也或许因为我是陌生人,暂且还无法探东问西,头脑获得从未有的休息,非常舒适。

有生以来,头脑最清醒的时刻,似乎是在不丹。吊诡的是每回走进去都像是踏入另外一个星球般陌生,却又亲切熟悉得像回家。

在我表明想要参观不丹全境时,许多人提供了交通工具,有朋友也有权贵。一直未能找到受此厚礼对待的缘由,我既非权贵又无强势后台,就一个新来乍到的观光旅客而言,简直幸运得离谱。无论如何,没有交通支援,想要在这山区纵谷之间旅行,是个不可能的任务。90%的不丹人都步行。10年前,这里没有计程车,只有车里车外经常挂满乘客却不准时出现的公共汽车,老百姓若真要远行,就只好每天清晨在主要干道的路边等候。谁也说不准车子会在上午还是下午突然出现,若真能等到车子,那就好像佛祖保佑、发出万丈光芒一样教人高兴。

抓了一个不上学也不愿工作的小女孩做伴,沿途听她五音不全、荒腔走板地大声歌唱,据说是为了娱乐我。忍耐数小时后,我与司机同时喝止她继续虐待我们的耳朵:“拜托!休息一下!”维系礼貌的企图被小女孩永不衰竭的旺盛精力瓦解。相视大笑后,她开始东家长西家短。

在不丹最热门的话题就是谁跟谁在一起。由于婚姻制度的不存在,谁上了谁的床之后又继续留在那人的床上,假以时日,就是结婚了。如果这两人中有人离去不复返,那就是离婚啦!至于一夜情,到处盛行,没有人认为不妥,这是再自然不过的自然需求,除非你真的找到了自己的灵魂伴侣,即便如此,仍没有人能拦阻你随时出去猎艳。

家家户户门上都挂着巨大的男人阳具,据称是避邪用的。不丹的藏传佛教把男人的阳具当作金刚杵,象征摧毁、突破困境并扫除一切修行障碍。因此,佛教盛行的不丹以此图腾作为生活中的一部分尚可理解,对西方观光客来说就很容易将此符号当作原始信仰的膜拜。

我问小女孩是否有固定的男友,她的答复让我吃惊又意外:“如果有男朋友,我绝不容许他到处拈花惹草,我会杀了他。”啊!再开放的环境,仍难敌人性最根本的嫉妒贪恋。

从逐渐受到西方文化入侵的不丹西部地区,一直到仍保留传统风貌的东部,尤其是海拔高又较偏远的中北部地区,不丹人的率真随处可见。容貌姣好是非常普遍的生态,难怪恋情遍布。但却没有造成人口爆炸,真是异数。

河流纵谷蜿蜒的山区,路窄难行,这儿的司机仿佛视而不见似的沿路飞奔,就连会车都毫不迟疑地冲过去,干脆利落,好像个个生来就是赛车手。

这趟旅程比较像是游车河,除了吃饭与睡觉,都在赶路。当我要求下车参观时,每个人都瞪着我:“你要看什么?这儿有啥好看的?”

我看牛羊花草树木,看雕刻细致的木屋与厨房里的忙碌主妇,看田野里赤脚奔跑的孩子,看矮树丛间晒太阳发呆的少女,看自卷大烟高声笑闹的臭男人,看路旁晒谷筛稻的人群,看日以继夜埋头在滚热柏油里修路的边境佣工……所有的画面都像是锁上“静音”的影片播放,故事不断地扩散泛滥在脑海里余波荡漾。

于是,我跑遍全境,却始终舒舒服服地躲在车子里,活像行动不便的旅客,只能用眼睛旅行。偶尔贪婪地呼吸一下冷冽的新鲜空气,清洗进入混沌状态的脑袋,便又像踏人另外一个时空似的交错编织新的画面。

这里有许多传说,有神话,有历史民间故事,也有经过许多不知名作者编撰的传奇。最流行的除了情色笑话外,就属转世轮回的故事了。这些故事一而再、再而三地灌进耳膜,若还不信“前世今生”,那就是“不动如来佛”的转世啦!

通常,我都会被不丹朋友们带去觐见某某大师的转世,他们沿途转述这人生前以及出生时的传奇。当然,他们也会观察我见过大师后的反应与评论。相当有趣的是,这些笃信不疑的虔诚信徒都很期待不同的论点,如果有人驳斥他们,就会挑起非常高昂的兴致,并且招惹更多人加入论战。

寂静的山林里,“说话”变成唯一的娱乐。

从早说到晚,过去、现在、未来,家人、亲友甚至祖先来源,每个人都变成了透明人。这里是个没有隐私的国度,不仅你认识的人可以如数家珍地说明你的来历,就连那些语言不通、一辈子也打不上交道的村民,都很可能成为传播你家世背景的信差。

听别人的故事总是津津有味的,一旦轮到自己被人流传,可就不是滋味了。就像已从事传播工作的彩羚说的:“我绝不容许任何人将我家曝光在媒体上!”

“那你怎么可以到处拿着摄影机,将事先不知情的朋友们展示在电视荧幕里?”

“那不一样!”

“怎么不一样?”

“那是我的工作!”

噢!那就是说媒体工作者就有曝人隐私的许可证啰!P8-12

序言

漫游不丹

自从不丹被公认为低所得国中百姓最快乐的国家后,这隐藏在喜马拉雅山脉里最后的香格里拉,就此呈现在全世界的注目里。

我在2006年11月拜访不丹观光局,查证不丹王国对观光客设置高门槛的前因后果,终于了解了以讹传讹的源头。不丹政府从未拒绝任何观光客申请入境,只是有邦交又能设大使馆提供签证管道的城市不多,而且在本地都市人口极少的状况下(10年前首都只有5万人,而现在刚迈过10万人的基数),无法提供完备的设施让旅客安全地观光,再加上必须缴纳高额观光税给政府(每人每天70美金),政府规定旅行社必须收取每人每天200美金以上的旅游费用。虽然这价位包括食宿交通与税金,但相较于邻国尼泊尔、泰国、印度与中国内地,这算是天文数字的昂贵旅行,旅客数量自然很难随意攀升,而让人有受到限制的深刻印象。

很多人好奇,不丹的自然风景优美毋庸置疑,但,去不丹能做什么?我常被问得傻眼:“不能做什么!”“那你都去做什么?”“不做什么!”“你都去哪里?”“到处闲荡!”“看到了什么?”“跟台湾中央山脉差不多的山水。”“那干吗去不丹?”问得好!但我却答不出来,只好说:“都写在书里了,自己去看吧!”也有人说:“看啦!看完更好奇!”那就自己去看吧!我真的无法回答。

不丹人口只有70万左右(含尼泊尔、印度以及少数西方外劳),土地比台湾略大,有七成以上是山脉森林,两成农耕地分配给全民仍劳力不足。目前政府官员多半是佃农之子,因为早期政府鼓励全民接受西方教育,但笃信藏传佛教的不丹子民情愿送孩子去寺院接受传统教育,或留在家中帮农,只好遣送佃农的孩子去城市读书,仿佛替代兵役,成为今日首都市民自我解嘲的笑话之一。

由于大部分的官员都是从优秀学子中遴选,出国受教育后返乡服务,而多半以先进农业科技为主,因此不丹能够在全球土壤严重被破坏的情形之下,仍保持自己的纯净。这些返乡就职的官员,居功甚伟,尽管大家都认为这是当今国王的英明远见。

情愿去山水相似的不丹漫游,其实是害怕见到自己美丽的家乡污染严重,顺便洗涤自己浅薄的物质化心灵。看看那看似一无所有的丰盛,似乎也能像藏传佛教宣告的神秘传奇——即身成就,瞬间领悟人生的究竟上果,品味出一点生活况味。

不丹境内都是河流纵谷,所有的政教合一寺院一“宗”(Dzong,不丹各地的政教中心之统称),多半建筑在河岸山丘上。进入“宗”都必须经过木桥,在这段越过水面的小小路程里,让平日匆忙的欲望沉静下来,缓缓进入寺院大堂谒见大师或礼敬佛法僧三宝,以滋养自己的灵魂。不丹人民相信,只要定期进入寺院参访,灵魂就不容易堕落。

从东到西,坐落于喜马拉雅山脉中的不丹王国,紧邻中国西藏,几乎全民都是藏传佛教徒,打从出生落地便接受佛教信仰的洗礼,就连名字也是家中信仰的上师取的。因此人人没有姓氏,只会问:“你的名字是谁取的?”那就宣示了你的家族信仰来自哪一座寺院。这样的信仰忠诚度,世世代代,没有间断。藏传佛教讲究相续不断,也就是家族信仰加上历代大师的学识修行,代代相传后累积的效应,保障了每位相信者的灵魂,不至于有堕落于人世间物欲的危险。最终,能够自我摆脱物欲束缚的人,也就解脱而不再需要信仰,宗教也可以去除了。藏传佛教的精髓,便是从欲望中的镜面看见自己,找到解脱枷锁的奥秘,便能自行走出来。

在这种全面仰赖自由的信仰理念之下,想要不快乐,真的很困难。这世上,还有什么能够约束我的精神不自由自在地快乐?

10多年来,进出不丹12次,终于理解了这片土地给我的滋养,来自于漫游其上的人民,他们自由的心灵、开阔的心胸和温暖的心情,随时随地和风煦煦。任何人,都能在此找到最平凡的慰藉,就连缓缓通行全境的河流,仿佛都在接收你的情绪,并轻言细语地抚慰你的疲惫。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不丹的旅行者与魔术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念萱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092445
开本 16开
页数 17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90
出版时间 2009-01-01
首版时间 2009-01-01
印刷时间 200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10
168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5:1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