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何新世界史新论(何新文选)
内容
编辑推荐

著名学者何新解密世界历史重磅作品,对世界历史的重新梳理,全球史视角下的中国研究与观察。
   比“晓说”更惊人的历史真相和细节,通才型学者何新以颠覆性视角开讲世界历史。
   推翻西方中心论,解密不为人所知的历史秘闻和骗局。
   对世界文明的重新观察与梳理,澄清历史的迷雾,还原历史真相。

作者简介

何新,中国著名学者、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国际知名政论家、战略问题评论家;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何先生1979年任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现中央财经大学)教师。1980年以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担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现任职于中国政协,从事研究工作。已出版专著,译著50余种,60多卷册。他涉研领域宽广、雪境立意高远、观点坦豁新锐、见解独到达观。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何新关于世界历史文明本原的解读性著作,内容涉及希腊罗马史、印度史、中东史、欧洲史、俄罗斯史、美国的远东战略等内容。作者根据真实的历史文献资料,对西方历史及世界史的某些传统性的认知真实性提出质疑,提出新的认识,探溯出世界历史之本相。同时也站在全球史的视角来审视中国历史,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历史认知。
   比如,《荷马史诗》竟是出自彼特拉克和薄迦丘的杜撰或改编;亚历山大大帝的传奇很可能是臆造多于史料的一系列伪史骗局:西方关于希腊的种种说法、描述和吹嘘,与外部史料完全不接榫;文艺复兴的起源竞来源于一次浩大的抢劫;蒙古血统和文化对俄罗斯民族的意义;西方伪造雅利安人起源神话的本末;共济会统治世界的说法是真是假?
   颠覆性视角,帮助读者澄清历史的迷雾,以更清醒的头脑来看待历史和当下。

目录

历史的视角
 历史学与“国民”意识
 颠覆普世价值,推翻欧洲中心论
 美国远东战略的近代渊源
诡异的希腊史
 诡异的希腊古文明
 古希腊语言与文字的东方来源
 《雅典学院》:被篡改的拉斐尔名画
 为何焚毁亚历山大图书馆?
 希罗多德
 阿维洛依
 毕达哥拉斯
 亚历山大大帝
 希波克拉底
 伊索
 安德罗尼柯
 《希腊罗马名人传》并非信史
罗马史的秘密
 哈德良堡战役:匈奴和蛮族彻底摧毁罗马军团
 古罗马人眼中的匈奴形象
 西方试图掩埋阿提拉匈奴征服罗马史
 伪冒罗马体系的“神圣罗马帝国”
 一次浩大的抢劫——文艺复兴的起源
 罗马教皇:权力的游戏
印度史的误读
 古印度并非今之印度
 谁夸大和伪造了印度史
 印度历史简表
中东古史考
 叙利亚:兵家必争之地
 叙利亚,基督教的最早圣地
 所谓希腊罗马文明的西亚原型:塔德莫—巴尔米拉
 横跨欧亚的古波斯帝国
 “雅利安人”:印度—伊朗人
欧洲史的另一种言说
 西方伪造雅利安人起源神话的本末
 欧洲人是何时知道古希腊的
 英国是外来移民建立的国家
 英语起源于一种蛮族语言
 英国巨石阵忽悠全世界的五大谎言
 谁是创造英国巨石阵和古文明的人?
 欧洲之父:查理大帝
 德意志:共济会骑士团建立近代普鲁士
 16世纪西班牙的灭华计划
 世界最早的银行资本之国——威尼斯共和国
俄罗斯帝国新考
 俄罗斯人种及语源考
 早期俄罗斯国家形成的传说
 拔都西征
 蒙古帝国的殖民地:金帐汗国
 俄罗斯的秦始皇:伊凡雷帝
何新作品出版年表

精彩书摘

历史学与“国民”意识
   历史学并非中性学术
   日本文部省一次又一次地修改其官修历史教科书,我们已多次提出抗议。日本人我行我素,完全不顾中韩等周边国家的抗议,不顾教科书事件影响其国际关系。为什么?为什么日本人不认真反思其侵略对于亚洲和中国所犯下的罪行?许多善良的国人对此颇感迷惑。作为近代日本对外侵略战争之最大受害国,我们具有一切愤慨憎怒之道德理由。
   但是,从理性的立场去观察和分析,日本统治集团之所以必须为此,却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这种选择不仅透现出日本之政略方针的选择,而且透现出其统治集团对于历史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之重要性的一种认知,以及日本统治集团对于通过历史教学塑造日本国民意识的极度重视。
   19世纪意大利独立运动政治家阿塞利奥曾大声疾呼:“我们创造了意大利,现在我们必须创造意大利人!”
   这一思想对近代日本人影响颇大。日本著名史学家信夫清三郎在其所著四卷《日本近代政治史》中指出,明治维新的意识形态课题可一分为二:创立新“日本”;形成新“日本人”。前者是民族革命的课题,即建立与万国对峙的中央集权“国家”;后者是资本主义革命的课题,即为了动员人民的创造性和以全体意见支持国家,从而实行意识改革以形成新的“国民意识”。
   由此反思,我们可以认识到,官修历史教科书是一个现代国家政治意识形态的基本内容。它涉及培育和教化每一个公民对其国家、其历史、其祖先、其民族具有认同感、自尊感、尊严感、耻辱感,亦即形成“国民意识”。
   因此,历史学之所以重要,并非因为它是一门中性的所谓“历史科学”。在主观性的意义上,历史是一种意识形态。黑格尔说:“纯粹直观中的民族精神,就是在历史中所透现的普遍人性。”历史意识构成国民意识和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关系着现代政治国家的某些根本价值。
   历史认知关系到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历史学乃是一门塑造民族整体人格,表述民族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和自我认知的伟大学术。
   现代史学在方法论上存在问题
   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近代中国人为什么形同一团散沙?因为近代中国缺乏政治国家主义在意识形态上的一个系统的发育进程。自19世纪后半期以来以至整个20世纪,中国一直陷于频繁的政治革命和政治运动之中。激烈的民族斗争、阶级斗争导致了国民内部严重的政治分裂及意识形态分裂。在某种意义上,这种意识分裂导致了民族历史人格的自我迷失。
   20世纪初叶,中国出现了激进的民族历史否定论。当时流行的激进观点如谓,中国五千年史是一部“吃人”史。胡适一派西化主义的“疑古”论者,则根本怀疑中国的全部成文古史体系,认为都是出自莫须有的虚构。20世纪二三十年代,当日本史学界掀起一股“中国古史抹杀论”的时候,章太炎曾说:“欲亡其族者,必先诬诋而灭其史。”痛哉,斯言也!
   现代史学在历史理念及方法论上也存在严重问题。多年来中国历史学总体而言深受“左”倾阶级斗争史观的影响,具有形式主义与教条主义的特征。这种史观不仅使古代史、近代史教科书体系,显得贫乏、苍白、幼稚、薄弱,而且由于全部历史被描绘成一部“阶级斗争史”,因之古史中的几乎所有重要政治代表人物,都通过阶级分类被异化为所谓“奴隶主代表”(如周公、孔子)或“地主阶级”代表;中国历史因之而成为一部几乎没有伟人和好人的原罪史。在近几十年中,可以说,流行过的三种史观,“疑古”史观、阶级斗争史观,以及晚近颇为流行的“巫史文化”观,将中国历史特别是早期史涂抹得乌烟瘴气。
   胡适说:“历史是一个任人装扮的小女孩。”的确,历史实体存在的复杂性、丰富性,以及人类认知的片面性,会导致史学解释难以避免的见仁见智的随机性(即主观性)。在一定意义上,历史解释与文学艺术一样具有自由性和创造性。但是历史与国家民族利益直接攸关。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要求必须限制和规范主流历史解释的这种自由和随意。
   “德”具有政治历史内涵
   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家常常提出“德”的问题。“德”并不单纯是一个抽象的形而上的伦理概念,“德”也是一个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政治意识形态概念。
   从商周时期“德”这个概念在古代政治中的起源追溯,《尚书》所谓“天监其德,用降大命,抚绥万方…‘逆德违常,九州则亡”,所讲的“德”,首先是指政德,要求政治家和国民共同承担对国家、民族、社会的责任。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也正是体现了古代士人对于这种政治公德的自我认知。政治公德是大德,其次才是个人之私德、小德。
   宋名儒吕祖谦曾指出,历史学对于政治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可以“观国运之所以兴、衰,人事之所以成、败,人德之所以邪、正,于极微之萌芽,而洞察其所以然”(《吕东莱先生遗集》卷二十)。
   中国是一个具有举世最为丰富的史典文献资源的国家。“惟殷之先,有册有典”“是左史倚相,能读三坟五典”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何新世界史新论(何新文选)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何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4379501
开本 16开
页数 27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6
出版时间 2020-01-01
首版时间 2020-01-01
印刷时间 2020-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图书小类
重量 492
CIP核字 2019193416
中图分类号 K107
丛书名
印张 17.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4
171
15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6:1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