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丹霞集(考古学拾零)(精)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为严文明先生近年论文集70余篇,内容涉及考古学科建设、人与自然、早期中国、学术论稿、学术研讨、考古忆往、怀念师友、祝贺与期望、书序、访谈录等十部分。其中涉及考古学理论与方法、早期中国、聚落考古等。 目录 壹 学科建设 中国能够产生考古学大师 重建中国史前史 中国史前考古研究的新进展(提纲) 以考古学研究为基础,多学科探讨中国文明起源 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分期问题 总结经验,拓展视野,开辟未来 拓展视野,继往开来 伦福儒《考古学:理论、方法、实践》读后 工业化进程中的文物保护 庙底沟遗址的考古研究与保护问题 贰 人与自然 西北地区先秦的自然环境与文化发展 解读自然与人文 《嵩山文化文集》序 广东与环境考古 叁 早期中国 中国文明的起源 中国古代文化三系统说 早期中国说 文化上早期中国的形成和发展 文化上的早期中国说 《聚落演变与早期文明》前言 肆 学术论稿 现代科技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提要) 中国考古学与日本考古学 凌家滩玉器浅识 沙下考古的收获 史前长岛与海洋文明的开拓 中国彩陶的谱系(提纲) 论小坪子期 伍 学术研讨 中国都城发展的轨道(提要) 第四届东亚历史与考古国际讨论会开幕词 玉文化与中国古代文明 在嵊州小黄山遗址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在田螺山遗址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香港考古的展望(提要) 深圳的远古时代 纪念仰韶文化发现九十周年(提要) 把良渚文化的研究向纵深推进(提纲) 在良渚论坛上的讲话 禹会村遗址与淮河文明 略说城市与文明的关系 良渚古国,文明奇葩 《良渚玉器》序言 陆 考古忆往 邯郸实习忆旧 王湾考古琐记 安阳考古记略 红花套的记忆 长岛考古琐记 武夷山厦门行 我的北大情 柒 怀念师友 怀念俞伟超 纪念佟柱臣先生(代序) 永远的老师 痛悼周昆叔先生 忘不了的忆念 捌 祝贺与期望 祝贺与期望:《考古》创刊40周年 衷心的祝愿 致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祝贺与期望 《荆楚文物》发刊词 为《科技考古》题词 为《大众考古》题词 玖 书序一束 《大地湾考古研究文集》序 《磁山文化》序 《发现中国:2005年100个重要考古发现》序 《圆梦斋诗选》序 《考古器物绘图》序 《三门峡南交口》序 《中国古代装饰品研究》序 谭家岭:收获和悬念 咸头岭遗址与咸头岭文化 《仙人洞与吊桶环》序 《贵南尕马台》序 耋年奢月感言 “中国盐业考古与盐业文明”总序 拾 访谈录 我的仰韶文化研究之路 追回逝去的岁月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从物理学到考古学 附录 严文明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纪要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丹霞集(考古学拾零)(精)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严文明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文物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1062393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87 |
| 版次 | 1 |
| 装订 | 精装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19-09-01 |
| 首版时间 | 2019-09-01 |
| 印刷时间 | 2019-09-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1014 |
| CIP核字 | 2019179431 |
| 中图分类号 | K870.4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8.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67 |
| 宽 | 195 |
| 高 | 28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