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沙粒集(精)
内容
作者简介
张新颖,一九六七年生于山东招远,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曾获第四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文学评论家奖、第六届鲁迅文学奖理论评论奖、第十届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等多种奖项。主要作品有:现代文学研究著作《二十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意识》、《沈从文的后半生》、《沈从文与二十世纪中国》等;当代文学评论《栖居与游牧之地》、《双重见证》、《当代批评的文学方式》等随笔《读书这么好的事》、《迷恋记》、《此生》、《有情》等。
书评(媒体评论)
他很平和,他也很低调,但是我觉得他确实会,
从他的写作也能看出来,他确实会做让你很意外的事
情。在我们熟悉的新颖老师内心深处,我觉得是藏着
一个很不同的新颖老师。而且这个很不同的新颖老师
的存在,可能也是他多方面创作力的一个源泉。
——李敬泽(作家)
我觉得张新颖有很多碎金的东西在里面,他不会
把这里面的碎金打成一件首饰,就是很有表现力的一
种形状呈现出来。
——林白(作家、诗人)
目录
小序
1
一九七五年夏天
我的小学
收录机
香烟的故事
读钱细事

此时此地
2
写作使我们发现自己的不足
如果可能,我愿意是个随笔作家
这是一本新书——《读书这么好的事》新版后记
写诗的事——关于《在词语中间》
3
文珍的《柒》
《空响炮》序
原来是篇序,现在不是了
现代诗的声音——《冬天的树和春天的树》序
关于笔记本的书评
4
沈从文与五四
《沈从文诗集》前言
凌宇与沈从文研究
5
“孤独的爱情”与丰富的现代敏感
惩罚和被惩罚,被伤害和伤害别人
T. S. 艾略特与几代中国人
精彩页
一九七五年夏天
一九七五年夏天,我念完小学一年级,认识了很多字,就很想把这个本领用一用。
识字还主要不是学校里学的,也不是父母教的,邻居一位老头,没当回事,对我进行了好几年学前教育。学前教育是现在的说法,那个时候在我们那个偏僻的地方,没人这么煞有介事。老头从前是个银匠,大概土改之后就没法打银首饰之类的了,改做锔锅锔碗锔盆锔缸,配钥匙,打剪刀,我们家里用了很多年的铁衣架,也是他做的。村子里的人不改口,还是叫他银匠。他家里藏有些老书,轻易不示人,我母亲借过几册《今古奇观》,到我勉强能读繁体字的时候,从这部线装书偷偷看过《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和《卖油郎独占花魁》。
老头教我认字,当然不是用他的老书,而是贴在墙上的毛主席语录。屋子很暗,很空,墙上红色字体的语录尤为显眼。“为人民服务”“以学为主,兼学别样”“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这些是我最先认识的字。他一边手拿铁锤叮叮当当敲打铁砧上的什么物件,一边教坐在对面小板凳上的我一句一句念,苍老的声音后面跟着稚嫩的学语,铁锤起起落落,节奏也出来了。
回来说这个夏天,放假了,趁家里没有人,我东翻西找,打开了母亲的一个小书箱。
我挑了一本小说,一读就被吸引住了:抓特务的!不能全懂,但整体上紧张,神秘,一连几天魂不守合。书没有封面,书脊损坏了一点,还看得出书名:《木结束的战斗》。“木结束”,什么意思?十年之后,我刚上大学,想起读的第一本小说,就从图书馆里把它借了出来,噢,原来是《未结束的战斗》,赵洪波著,江西人民出版社一九六三年出版。我想重读一遍,第一页还没有看完,就觉得实在读不下去。我以为不会有人再读这样的书了,但可能错了。写这篇短文时候,特意上网查了一下,这本书一九八一年江西人民出版社重版,二○一五年长江文艺出版社又出,二○○六年河北美术出版社还出了连环画《红旗颂——未结束的战斗》。
书箱里还有一套《毛泽东选集》,四卷,我觉得应该好好读毛主席的书——先读了小说,再读毛主席的书,这个顺序让我有点惭愧——拿出第一卷,翻开第一篇,(《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题目,不懂;第一句,“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这个好,我急切地想知道答案。读完第一段,不懂。再读,好在文章不长,读完了,完全不懂。我把书放回书箱。
夏日漫长,无所事事。过了几天,又想起毛主席的书,这次,抽出第四卷,翻到最后一篇,《别了,司徒雷登》。司徒雷登是什么?书页下面有注释——我读毛选的收获之一是,从此知道注释这回事。这篇文章太长了,我带着自责的心情,虽然不懂,还是分好几次终于读完。快要结束的时候,有几句话读懂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闻一多和朱自清,因此成了我最早记住的中国现代作家的名字。不过那时候我不知道他们是作家,闻一多的名字让我好奇,他父母起这个名字是什么意思?上了大学以后,我查了一下,才知道这个名字是闻一多自己改的,他本叫闻亦多,入清华学校,改为闻多,五四后又改叫闻一多。我还找朱自清之死的资料,知道是因为严重的胃溃疡导致胃穿孔而不幸去世。
书箱里还有什么书,完全不记得了,对此我没有多少遗憾。因为最重要的发现不是书,而是一个笔记本。绒布面,里面有十几幅彩色插页,全是梵高的画。笔记本是空白的,现在我猜想可能是母亲读高中时候留下来的,没舍得用。
多年来有个问题常会浮现,但我找不到熟人请教:梵高画在中国的流传史。特别是,六十年代初什么地方印制的笔记本,会用梵高的画插页?其中一本在胶东半岛的一个角落,保存到一个特殊时代的后期,然后,一个对绘画一无所知的小孩子打开了它。P3-6
导语
张新颖为这本随笔集取名《沙粒集》,沙粒是微不足道而又坚实之物。“不起眼的沙子,每一粒却自有硬度,自有形状、颜色,他们的构成携带着各自的经历。”“生命不断流逝,或许并不至于完全虚无,总有一些沙粒不肯消失于无形,不妨把它们当作时间的馈赠,生活的纪念。”这本小书收录了二〇一七年至二〇一九年间张新颖所写的全新随笔,在这里我们既能看到一个文学批评家张新颖,也能看到一个有情的作家张新颖。
序言
小序
这本小书里的文章,是二〇一七年到二〇一九年写的
,取名《沙粒集》,是说它们微不足道。
不起眼的沙子,每一粒却自有硬度,自有形状、颜色
,它们的构成携带着各自的经历。我从小喜欢沙粒,如今
借文字用到书名上来,仿佛触着了坚实之物。生命不断流
逝,或许并不至于完全虚无,总有一些沙粒不肯消失于无
形,不妨把它们当作时间的馈赠,生活的纪念。
张新颖
二〇一九年六月六日
内容推荐
本书收录了作者于二〇一七年至二〇一九年间所写的二十二篇随笔,内容涵盖童年求学时的经历和遇到的良师益友,对文学和写作的理解,自序或受邀写作的序言,关于沈从文的研究拾遗,以及其他文本研究(穆旦、余华和艾略特)。这些生活的纪念由无数个细小的场景组成,如同不起眼的沙粒,细腻而朴实,却蕴含着令人感动的瞬间。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沙粒集(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新颖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4779753
开本 32开
页数 167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9-11-01
首版时间 2019-11-01
印刷时间 2019-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326
CIP核字 2019197839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5.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10
146
16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9:4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