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恰当的亲子关系,如同一件不合身的衣服,硬穿在孩子身上,过紧或者过松,都让孩子不舒服。如何把握亲子关系的尺度,如何取舍教育的方式,秘诀尽在本书中。
《职业人的亲子关系:如何建立亲密成熟健康快乐的亲子关系》针对职业人士工作与家庭、尤其是子女教育难以兼顾的问题而撰写,通过作者程社明自己的经历和一些生动的小故事讲述如何让孩子理解父母,如何培养孩子的人格、学习兴趣、创造力等,告诉忙碌的职业场人士如何既有成功的事业,又有优秀的儿女。
图书 | 职业人的亲子关系(如何建立亲密成熟健康快乐的亲子关系)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不恰当的亲子关系,如同一件不合身的衣服,硬穿在孩子身上,过紧或者过松,都让孩子不舒服。如何把握亲子关系的尺度,如何取舍教育的方式,秘诀尽在本书中。 《职业人的亲子关系:如何建立亲密成熟健康快乐的亲子关系》针对职业人士工作与家庭、尤其是子女教育难以兼顾的问题而撰写,通过作者程社明自己的经历和一些生动的小故事讲述如何让孩子理解父母,如何培养孩子的人格、学习兴趣、创造力等,告诉忙碌的职业场人士如何既有成功的事业,又有优秀的儿女。 内容推荐 现代职场人士终日忙碌,很多都陷入了追求自己的事业与保证家庭的和谐的两难境地,尤其是很少有时间陪在孩子身边,忽视了对子女的教育,即疏远了与子女的关系,也没能为他们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成为很多职场成功人士心中的伤痛。《职业人的亲子关系:如何建立亲密成熟健康快乐的亲子关系》的作者程社明博士在对职场人士的培训中,听到了很多这样的案例,这促使他撰写了此书。 作者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出发,告诉父母们首先要处理好自己与父母的关系,才能为子女树立榜样。建立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相互理解与沟通是需要代代传播的。进而作者从建立与子女之间的亲密关系、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创造力等方面用生动的故事加以了讲解。《职业人的亲子关系:如何建立亲密成熟健康快乐的亲子关系》将给很多在职场中忙碌而无暇顾及家庭的职场人士提供有益的参考。 目录 第一章 天才父母——孩子的起跑点 1.父爱如山——“文革”中的父亲/3 2.一生的遗憾——我要跟随母亲“去”/6 3.报答父亲——帮助老人制定晚年生活规划/9 4.不抛弃,不放弃——抢救病危的父亲/14 5.也说孝道——孝敬父母的小孝、中孝和大孝/16 6.“老吾老”才能“幼吾幼”——培养优秀儿女的前提/18 7.不养儿不知父母恩——从先辈得到爱的传承/20 8.缘何“—屋难扫”——职场成功者难解之谜/22 9.及时“换脸”——职场成功者的角色转换/24 10.区分体系——职场成功者不能自动成为好家长/26 11.寻找幸福——职场上和家庭里的追求一样吗/30 12.“持证社会”——做父母你有“上岗”证吗/32 13.生儿育女——对父母的要求是什么/34 14.众说纷纭——打孩子有理由吗/36 15.别拿“蛮力”教育孩子——打孩子的根本原因/38 16.希望你会更好——让激励代替惩罚吧/42 17.您称职吗——家长所需要的知识、观念和能力/45 18.珍惜与孩子在——起的时间/47 19.善意的“谎言”——老师请家长/50 20.“破布”的故事——孩子最需要什么/52 21.大爱无疆——从自然之爱到人间大爱/54 22.如何做个好家长——子女叛逆与父母思维僵化/58 23.推动摇篮的手,就是推动世界的手/60 24.你给孩子写过信吗/64 25.亲子教育的三条法则/67 第二章第一章人格的力量——让孩子站稳脚,挺起腰,抬起头 26.搭好人生的“积木”——人生价值的组成/73 27.给孩子性格“自主权”——孩子性格的形成/75 28.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搭建新的性格支柱/78 29.帮助孩子成长——孩子成长因素分析/81 30.您和孩子“平等”吗——孩子的地位/83 31.孩子的归属——孩子是谁的/85 32.改变沟通方式—一自闭两年的女儿是精神病吗/87 33.小悦悦的秘密/89 34.给予的艺术/92 35.给孩子一片共同的天空—一婚已离尊重在/94 36.建立和谐的家庭秩序/96 37.做情绪的主人——各种情绪的价值/100 38.读懂“情绪”——我们的情绪智力/104 39.冲动是魔鬼——情绪波动时不做重大决定/107 40.化“心”大法——心理能量如何转变/109 41.相信你的孩子是最棒的/113 42.生命的支点——痛失父亲的女儿为谁活下去/119 43.培养孩子“人格独立”——父母对孩子最大的爱/121 第三章第一章快乐的学习——让孩子乐在学习 44.对心理码头与沟通模式的思考和实践/125 45.给孩子进步的理由——亥子学习成绩不佳时的智慧/130 46.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陪伴孩子向“权威”挑战/133 47.向孩子“坦白”不足——你敢请孩子当老师吗/135 48.换个角度看问题——孩子考最后一名怎么办/137 49.找到症结所在——一定要纠正写作业的姿势吗/139 50.尊重为主提供信息积极引导——怎样帮孩子选专业/141 51.与孩子一起学英语——言教不如身教/143 52.时间游戏/145 第四章第一章智慧的生活——激发孩子的创造力 53.孩子不听话时,父母的内在探索和学习/149 54.工作重要还是孩子重要/153 55.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三岁孩子“被”尿床/158 56.孩子学骑车的故事——正确引导孩子/160 57.自己埋单——给同学买生日蛋糕/162 58.理性消费——引导孩子有节制地花钱/164 59.做有意义的事——孩子献血你支持吗/166 60.朦胧之爱——孩子第一次接到约会邀请/168 61.“家务活”有学问——孩子在家要干哪些家务活/171 62.站在孩子的角度——豆腐摊的一块钱/173 63.要和孩子沟通——儿子生气了/175 64.换位思考——孩子不懂事是谁的错/177 第五章第一章生涯规划——孩子的路让他自己走 65.莫把陪伴当任务一和孩子一起玩时你的心在哪儿/181 66.数字化的人生——人生发展的阶段/183 67.人生几何——人生生涯的组成/189 68.为梦想打拼——人活在未来形象中/192 69.警惕“消极引导”——谁塑造孩子未来形象/194 70.个性化规划未来/196 71.信任带来的惊喜/200 附录一/205 附录二/214 附录三/224 试读章节 2.一生的遗憾一我要跟随母亲“去” 有些事可以挽回,有些事终究不能挽回而成为一生的遗憾,譬如失去亲人。 1996年我们小家庭搬进了新房子;1998年我给父母买了新房子,还带父母去法国旅游。我觉得全家人的幸福生活要开始了,但万万没有想到,1999年3月4日,母亲被确诊为淋巴癌,之前我对“淋巴癌”这种病症还非常陌生。 母亲是天津市著名的中西医结合专家,她曾用精湛的医术挽救过无数患者的生命,不曾想自己被“淋巴癌”无情地夺去了生命。 我供职的法国公司总经理还专程派他夫人从巴黎来看望我母亲,夫人临走时,妈妈说:“人家大老远地从法国来看我,扶我坐起来,我必须照一张带有笑容的照片。”我母亲强撑着病体,忍着剧痛照了最后一张面带笑容的照片,之后就一直重度昏迷。我亲眼看着母亲的呼吸从有到弱、从弱到无,心电图的曲线最后成为一条直线。直到护士在母亲的身体上盖上洁白的床单,我还是没有反应过来,我无法相信,我的母亲,已经去世了…… 直到有人提醒我说:“社明,你是长子,应该要做一些事情。”那个时候,我做了作为长子应该做的事情,就像是处理工作上的事情一样。善后工作虽然进行得有条不紊,但我却始终不能清醒地意识到我做的这些事情究竟意味着什么! 母亲的后事安排妥当后,我像往常一样回到家里,打开房门,习惯性地喊了一声:“妈妈,我回来了!”竟然没有人答应。我又大声喊了一次:“妈妈,我回来了!”还是没有人答应!突然间,我愣在那里,这时候我才意识到:以后再也不会有人答应了,从今以后,我没有妈妈了…… 从那天开始后,我便陷人了深深地自责和抑郁中——我非常后悔,为什么我一直都专注于学业、职业的拼搏,却没有抽出更多的时间陪伴母亲?为什么我在1996年为自己的小家庭买了新房子,却到1998年才给父母买新房?为什么母亲在新房子里才住了两个月,却在医院里住了四个月?我觉得自己挣的钱不少,本事也不小,可为什么没有能力去挽救母亲的生命? ’。 我想起母亲住院期间对我说的话:“社明,我今天要回家看看。” 我回答说:“好呀!” 那是母亲在家里的最后一个晚上。那晚母亲对我说:“今天晚上咱们就不睡觉了,好好聊聊。” 母亲跟我说:“在你们兄弟几个都小的时候,你真的不容易。你已经能担负起长子的责任了,我很满意,很高兴。我很想把这一生从医的临床经验都总结出来,留给医院;很想把一生的信件、照片都整理好,留给你们。可是啊,来不及了……” 我依然没有意识到死神正在接近母亲,我只是说:“妈妈,会来得及的。” 不知不觉天亮了——这是我第一次和母亲彻夜聊天,但也是一生中最后的一次,唯一的一次! 母亲一定还有很多话想和我说,以前她要和我说说心里话,我总是说没有时间。为什么我只给母亲一次这样的机会呢?我一次次梦到妈妈回来,一次次问:妈妈,你这次回来就不走了吧?妈妈说:我在梦里回来看看你,你醒了我就走了。我告诉自己:千万不能醒,千万不能醒,醒了妈妈就不在了!可我还是一次次哭醒,泪水浸湿了枕巾。 由于内疚、自责产生的沉重的心理压力,使我那一段时间总是精神恍惚,不能正常生活,不能正常工作,我觉得有一股巨大的力量在拉着我,‘把我拉向另一个世界。 几次我对弟弟们都是欲言又止,我想和他们说:“你们在这边好好照顾爸爸吧,我要去那边找妈妈,妈妈一个人太孤独了!” 我曾经有三次想要自杀的想法。由于朋友们及时察觉并安慰,我才没有酿成大错。大家让我去学习心理学课程。我去了,期间有机会得到德国的海灵格、中国的李中莹等数位世界级心理大师的个案咨询辅导,我才停止了做那种撕心裂肺的噩梦。我认真思考:母亲病逝给我的启迪是什么?什么是真正的孝敬父母?现在母亲不在了,父亲还在!我应该做些有意义的事情,让父亲享有一个幸福的晚年。通过接受心理辅导、催眠治疗,我最终走出精神低谷,重新振作起来! 孝敬父母要尽早,不要让遗憾伴随我们的一生。 P6-8 序言 生为人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不再抱怨的最充分理由,那就是我们生而为人! 茫茫宇宙中有四个伟大:自然伟大,天伟大,地伟大,人伟大。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存在历史逾280万年。从生命诞生到物种进化,最终出现我们这样的人类,这是大自然最美妙的造化。 生为人类的一员,我们的生命从远古祖先,经过一代又_代人的传承,继承到我们身上。还将经过我们的传承,再向下一代又一代延续下去。不仅仅是我们的容貌、骨骼、器官、皮肤、身体的各种功能,继承了先祖同自然和社会互相磨练、互相适应的成果,而且我们的性格、我们的心理、我们的知识、我们的观念也在传承着祖祖辈辈智慧的结晶。 作为人类生命链条中的一环,我们一个人并不能做出生理上的重大突破。但是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活出自己人生的精彩,都可以创造家庭、家族的辉煌!凭借这一点,我们有理由骄傲、我们有理由自豪!我们无需抱怨、不再彷徨,而是将宝贵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创造更多的人类智慧、人类文明中。 我们的父母是传承给我们生命的主体,不论我们在儿童时期有过怎样的经历,不论我们的父母在我们儿童时期做过什么,不论他们是如何做的,我们都要以感恩的心去孝敬父母。 我们接受他们的慈爱,也要接受他们有意或无意对我们造成的伤害;我们接受他们的抚养,也要接受他们在抚养过程中的一些缺陷和失误。感受父爱如山、母爱如海的人,要用真心回报;感受父母严厉,感受父母缺点不足的人,也要孝敬父母。孝敬父母就是感恩传承给我们生命的历代祖先!父母是这份感恩的接受者,我们也将成为自己儿女、子孙感恩的接受者。只有这样,才符合道,才符合生命的传承。 人生有四跪:跪天、跪地、跪父母、跪师父。跪天、跪地时充满对自然、对规律的敬畏;跪父母、跪师父时充满对生命、对传承的感恩。 孝敬父母、养育子女、活出自己人生的精彩,就是对人类生命链最大的贡献。 中华民族是最富有孝敬父母价值观的民族。儒家思想、道家思想都阐述了孝敬父母的价值和意义,即便是由外传入中国的佛家思想,到了中华大地,也赋予了更多的孝敬父母的内涵。 世界四大文明,中华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只有中华文明一脉相承、源远流长。究其原。因,孝敬父母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关键因素。 文化的传承,因生命的繁衍而得以延续; 生命的传承,因文化的传承而更有意义。 多少富豪贵族的车马轩辕,多少金碧辉煌的皇家宫殿,多少耀眼灿烂的绫罗绸缎,都已消失殆尽、灰飞烟灭。但是,留在人们心中的文化传统,如不朽的丰碑代代相传! 孝敬父母就是尊重生命; 孝敬父母就是尊重传承; 孝敬父母才能真正拥有和谐的身、心、灵; 孝敬父母才能使我们的人生价值穿越时空! 我们可以直接从父母那里传承生命,我们的身体可以直接产生生儿育女的功能,但是我们却不能直接通过遗传学习如何孝敬父母,学习如何教育子女。我们可以把这点认为是人生的磨难,也可以把这点认作是大自然的恩典。因为我们不得不学习,我们不得不体验,甚至不得不经历一些身心磨练。 面对日益长大的子女,我们不得不放弃对他们身体的操控,因为他们自己会走了、自己会跑了。 面对日益成熟的子女,我们不得不放弃对他们思想的操控,因为他们自己会说话了、自己会思考了。 面对日益独立的子女,我们不得不承认他们有自己的人生,就如同我们也要拥有自己的人生。 把子女生出来,我们完成了生命的传承;把子女养育大,我们完成了抚养的责任。但子女应该如何生活,如何走好人生的道路,却不是单纯由我们来教导、他们只能被动服从的事情。 人类身体和各种生理器官功能的进化,靠人类与大自然的长期适应过程来完成。我们很高兴地看到:现代人类不再茹毛饮血、不再树栖穴眠。在自然灾害面前,我们不再是只能束手无策、坐以待毙。如果我们没有进化,还会长着长长的兽毛。我们为什么不允许我们的子女、我们的后人,在思想上、情感上、知识上、智慧上超越我们呢?让子女听话,必须按父母的意志行事,这不符合自然、不符合道、不符合人类发展的规律。 子女超越父母,是自然的,是必然的。让所谓青春期的“叛逆”,阻挡更年期的“僵化”,就是自然为我们这些为人父母准备的最珍贵的礼物。 感恩先祖、感恩父母,给我们生命!感恩子女、感恩后人,让我们的出现、存在和传承具有了不可估量的意义! 绝大多数动物都不需要孝敬父母,许多动物都不需要养育子女。但,我们是人。学会孝敬父母,学会教养子女,学会活出自己人生的精彩,乃是人生第一修炼!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职业人的亲子关系(如何建立亲密成熟健康快乐的亲子关系)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程社明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新华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660586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3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48 |
出版时间 | 2013-09-01 |
首版时间 | 2013-09-01 |
印刷时间 | 2013-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36 |
CIP核字 | 2013188054 |
中图分类号 | G78 |
丛书名 | |
印张 | 15.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8 |
宽 | 170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