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锻造中国芯(沈阳鼓风机集团振兴发展纪实)
内容
内容推荐
这是一部让你的目光落在它的引言之后,就再也不想掩卷的充满磁力的时代报告。
这是一部让你阅读的眼球与你的脉搏骤然产生同频共振,进而油然而生一种对现代大工业敬佩之心的工业文学作品。
这也是一部让你在浏览了每一章的方块字,品咂了国企历经的酸甜苦辣之后,骤生翘首之心,急于想和故事中的主人公握手见面的人物特写。
本书以纪实的手法记录了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沈阳鼓风机集团,追随共和国发展脚步的历程。生动地呈现了沈鼓集团坚持研发升级,自主研发制造了世界上顶尖的百万吨乙烯压缩机、长输管线压缩机和世界上少有的十万空分压缩机,为国家增光添彩的故事。
本书以大量真实的史实,展示了沈鼓人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从跟着外国人的技术走,到与国外的先进技术比肩同行,直至发展成在压缩机技术的一些领域走上了领跑道路的发展过程。验证了“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这一科学论断。
本书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国有大企业在追梦的路上,特别是在东北振兴战略的路上,是如何一步步创造生机,实现梦想的历程。
作者简介
商国华,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沈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铁西区文联主席。被辽宁省授予“辽宁最佳写书人”称号。先后出版工业题材的诗歌、报告文学、小说、剧本十二部,诗歌《飞虹》《失衡》,报告文学《钢铁作证》先后获第四届、第五届、第七届辽宁省政府文学奖。报告文学《钢铁作证》、诗歌集《失衡》获中国作家协会、中国作家杂志社全国征文一等奖。长篇小说《我们走在大路上》获得辽宁省“五个一工程奖”。
由其担任编剧的电视连续剧《大路上》获得中共中央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原国家广电总局最佳原创剧本奖、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中美国际电影节“金天使奖”。
目录
引子
第一章
挺起“长子”筋骨的岁月
第二章
起步在融冰化雪的时空
第三章
意志契合尊严的路上
第四章
信念底火冲破的壁垒
第五章
忠诚与自信共舞的时空
第六章
铮骨敲响的旷世节拍
第七章
担当情怀逐梦的群像
第八章
自强锻造的时代风景
导语
作品以纪实手法描写了中国东北重工业基地——沈阳鼓风机集团,通过改革开放实现了企业变迁的历程。本书以大量真实的故事为依托,展示了沈鼓人通过改革开放的实践,生产出世界上最大的140吨压缩机。在天然气的西气东输过程中,打破国外跨国公司,独占西气东输市场的局面,研发制造了具有自我核心技术的长输管线压缩机,为国家争光添彩的故事。表现了今天的沈鼓人,在传递研发技术的过程中,传承了中国工人阶级为国担当的价值观。从侧面反映了国有大企业在追梦、逐梦的路上,特别是在东北振兴战略的路上,是如何一步步创造生机,走向希望的。
精彩页
鼓风机是什么?沈阳鼓风机厂在哪里?
在沈阳的交通图上放眼兴工街,它是进入沈阳铁西建设大路的第一站,那么,如果你站在第二站云峰街北望,就能看见沈阳鼓风机厂的大牌子了。当然,我说的这种印象,都是2006年之前的事情了。
人世间许多事,都是兴趣使然。认识一个人,了解一个事物,即便它就在你的周围,或者说近在咫尺,如果那个人、那件事对你没有吸引力,恐怕即使是几十年,你也是徒知其表。
知道沈阳鼓风机,是我认识了汉字之后。
小时候,尽管学校每天只上半天课,但常用的三千多汉字还是熟记于心的。半日制的学习,留给了我们那代人充分玩耍的空间。没有玩具,没有补课,没有家长强拉硬拽的“兴趣”班,没有活动场所。干什么呢?认识工厂大门,一个不漏地背诵工厂厂名,成了我们“弹玻璃球”“打衙役”“滚铁环”之外,又一种排遣时间的游戏了。
几年下来,尽管我能把铁西区120多家大工厂的名字一字不漏地说出来,但对于第一个进入我眼帘的沈阳鼓风机厂,它给我留下的还只是个大风扇的概念。随着岁月的更迭,压缩机形状替代了大风扇。随着沈鼓一个个故事在我心头珍藏,一定要书写沈鼓的欲望萌发了。
2018年春节过后,写沈鼓、写沈阳的故事,写共和国大国重器的意念,促使我走进了沈鼓的大门。
翻开我的采访笔记,第一次采访沈鼓的时间是2018年2月15日。在结束采访的时间一栏,我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永远写不完的沈鼓。
沈鼓为何让我如此倾心呢?
2018年3月19日下午,鹅黄的柳枝摇曳起钩沉往事。沿着沈鼓原董事长苏永强回忆的路径,我们同时走进了沈阳鼓风机厂的时空隧道。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寇的铁蹄踏进沈阳的北大营,侵略者的刺刀沾满一路血腥。日本鬼子甩掉樱花开路的面具,一手挥动武士的长刀,一手摇动“大东亚共荣”的招幡。在黑土地上布下了涂炭的营盘,垂涎着富足的东北资源。掠夺的野心在白山黑水问肆意扩张。
沈阳鼓风机厂的前身——日满钢材工业株式会社本工场,就是日本三井财团,以皮鞭、刺刀开路,围起了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的工厂。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投降了。
历史记载了如下的一页。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然而,就在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东北后,伤口刚刚结痂的东北土地上,又一次被掠夺的铁蹄踏响。
黑白底片记录了被践踏后的创伤。
刚刚回到国人怀抱的沈阳鼓风机厂的前身——沈阳矿车厂,在狼遁熊来的蹂躏下,70余台主要生产设备和130吨生产原材料,被强行装上了开往西伯利亚的火车。
空荡的厂房、断气的烟囱、光秃秃电杆和一颗颗撕裂的心,人们在秋风裹挟的大雨中跋涉着泥泞。被吞噬的矿车厂,留下的只是凄风中空旷的守望。 1948年11月2日,一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队伍,以雄狮下山的速度,跨过沈山线铁路,炸开了进入铁西路口的钢筋水泥碉堡,一路长驱直入,把胜利的旗帜插上了市公安局的大楼。从那天起,沈阳解放了。
“解放”一词,对当时的沈阳,是频率使用最多的一个词。自由了,束缚从此解除了。不再受欺压、剥削,也许是当时人们最畅快淋漓的认知。但对于当时的生产力来说,还是犹如一片冰雪覆盖的大地,看不到一点生机。
正如时任沈阳市工委副书记的黄欧东,在《解放初期在沈阳的一点回忆》中写道:
“沈阳解放时,遭到了国民党接收大员严重的破坏。大至机器设备,小至木材,甚至房上的砖瓦,办公室的桌椅都被变卖了。我们进城后,看到的是一片废墟,到处是断壁残垣。”P8-10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锻造中国芯(沈阳鼓风机集团振兴发展纪实)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商国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外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9119953
开本 16开
页数 29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9-07-01
首版时间 2019-07-01
印刷时间 2019-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518
CIP核字 2019069351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18.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