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澄明之境(陶渊明新论) |
| 内容 | 作者简介 戴建业,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导师,古代文学学科组长、学术带头人,《华中学术》主编,湖北民族学院“彩虹学者”,台湾国立屏东教育大学客座教授。央视百家讲坛诚邀之重量级老子专家,曾出版著作多部。网易博客“2012年度十大博客(文化历史类)”之首,华中师范大学“我心目中的好导师”第一位,“爱思想”网站专栏作家。 目录 第五版自序 导论 第一章 洒落与忧勤——论陶渊明的生命境界及其文化底蕴 第二章 纵浪大化——论陶渊明的生命意识 第三章 不失此生——再论陶渊明的生命意识 第四章 知性与尽分——论陶渊明对自我的体认 第五章 养真与守拙——论陶渊明归隐 第六章 对人际的超越与关怀——再论陶渊明归隐 第七章 融然远寄——论陶渊明饮酒 第八章 静穆:超越生与死的结晶——论陶渊明诗歌的主导风格 第九章 回归自然——论陶渊明的诗歌语言 第十章 由冷落到推尊——陶渊明接受史片论 第十一章 由伦理到存在——陶渊明接受史再论 参考书目 初版后记 再版后记 第四版后记 导语 戴建业老师为人自然真率,承楚人风范,陶渊明千年之后真知己,解读陶渊明不二人选。 解透陶渊明人品与诗品:不以入世为耻,不以归隐为高,随心畅意,任真自得,堪为快乐生活方式真范本。 全书语言典雅,行文流畅,考据严谨,被权威期刊誉为“当代论陶代表作”。 学界口碑大作,已成现世经典。 内容推荐 陶渊明既没有屈原的宏伟悲壮,又没有李白的豪放飘逸,也没有杜甫的阔大沉雄,以他百来篇诗文,何以赢得了与这三位诗国巨人比肩的崇高地位? 苏轼认为:“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 王国维指出:“屈子之后,文学上只雄者,渊明其尤也。” 朱光潜说:陶渊明“崇高的诗人地位,可以和他比拟的,前有屈原,后只有杜甫。” 陈寅恪认为:“陶渊明不仅文学品节居古今之上流,而且实为吾国中古时代之大思想家。” 戴建业老师以深厚的学养,扎实的史学功底,风趣的文笔,独到的价值取向,论述了陶渊明的文学成就、人格思想及精神世界,向读者还原了一个真实丰满的陶渊明——他是滔滔浊流中的一泓清泉,“大伪斯兴”时代里的一位真人,他超脱的人生韵味、洒落的生命境界,以及体现这种人生韵味和生命境界的诗风、诗境,便是我们应该吸取的精神食粮。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澄明之境(陶渊明新论)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戴建业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上海文艺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2172320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452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97 |
| 出版时间 | 2019-08-01 |
| 首版时间 | 2019-08-01 |
| 印刷时间 | 2019-08-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638 |
| CIP核字 | 2019104165 |
| 中图分类号 | K825.6=37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9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上海 |
| 长 | 231 |
| 宽 | 156 |
| 高 | 28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8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