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花指头(附光盘珍藏版)/曹文轩美文朗读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本《花指头(附光盘珍藏版)》腊梅花曹文轩著,为“曹文轩美文朗读”系列图书之一。汉语的音乐性、汉语的特有声调,所有这一切,都使得汉语成为一种在声音上优美绝伦的语言。这本《花指头(附光盘珍藏版)》既可以帮助学生们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感受我们民族语言的声音之美,从而培养他们对母语的亲近感。

内容推荐

这本《花指头(附光盘珍藏版)》腊梅花曹文轩著,书中收入了《纸月》、《红门》、《岩石上的王》、《米溪》、《枫叶船》等文章。《花指头(附光盘珍藏版)》在示范朗读光盘中增加了曹文轩教授、四川人民艺术剧院《草房子》音乐剧演员、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南山附属学校“天堂鸟阅读团队”师生等所作的示范朗读。

目录

纸月

浸月寺

红门

漂流

大芦荡

岩石上的王

洁白的旋涡

旭日东升

米溪

奔驰在西去的路上

春天的平原

枫叶船

枫叶船

鸟船

花指头

瞧瞧我的手指头

电影船

蜻蜓

试读章节

纸月的外婆用手拉着纸月,出现在桑桑家的院子里时,是那年秋天的一个下午。那时,桑桑正在喂他的那群纯一色的白鸽。白鸽受了陌生人的惊扰,呼啦一声飞了起来,这时,桑桑一眼看到了纸月:她被白鸽的突然起飞与那么强烈的翅响惊得紧紧搂住外婆的胳膊,靠在外婆的身上,微微缩着脖子,还半眯着眼睛,生怕鸽子的翅膀会打着她似的。

白鸽在天上盘旋着。当时正有着秋天最好的阳光,鸽群从天空滑过时,天空中闪着迷人的白光。这些小家伙,居然在见了陌生人之后,产生了表演的欲望,在空中潇洒而优美地展翅、滑翔或作集体性的俯冲、拔高与穿梭。

桑桑看到了外婆身旁一张微仰着的脸、一对乌黑乌黑的眼睛。

白鸽们终于像倒转的旋风,朝下盘旋。然后又纷纷落进院子里,发出一片咕咕声。

纸月慢慢地从受了惊吓的状态里出来,渐渐松开外婆的胳膊,好奇而又欢喜地看着这一地雪团样的白鸽。

“这里是桑校长家吗?”纸月的外婆问。

桑桑点点头。

“你是桑桑?”纸月的外婆拉着纸月往前走了一步。

桑桑点点头,但用疑惑的目光望着纸月的外婆:你是怎么知道我叫桑桑的?

“谁都知道,桑校长家有个长得很俊的男孩,叫桑桑。”

桑桑突然不安起来,因为,他看到了自己的样子:没有穿鞋,两只光脚脏兮兮的;裤子被胯骨勉强地挂住,一只裤管耷拉在脚面,而另一只裤管却卷到了膝盖以上;褂子因与人打架,缺了纽扣,而两只小口袋,有一只也被人撕得只有一点点连着。

“你爸爸在家吗?”纸月的外婆问。

“在。”桑桑趁机跑进屋里,“爸,有人找。”

桑乔走了出来。他认识纸月的外婆,便招呼纸月的外婆与纸月进屋。

纸月还是拉着外婆的手,一边望着鸽子,一边轻手轻脚地走着,生怕再惊动了它们。而鸽子并不怕纸月,其中一只,竟然跑到了纸月的脚下来啄一粒玉米。纸月就赶紧停住不走,直到外婆用力拉了她一下,才侧着身子走过去。

桑桑没有进屋,但桑桑很注意地听着屋子里的对话——

“这丫头叫纸月。”

“这名字好听。”

“我想把纸月转到您的学校来上学。”

“那为什么呢?”

停顿了一阵,纸月的外婆说:“也不为什么。只是纸月这孩子不想再在板仓小学念书了。”

“这恐怕不行呀。上头有规定,小孩就地上学。纸月就该在板仓小学上学。再说,孩子来这儿上学也很不方便,从板仓走到油麻地,要走三里路。”

“她能走。”

屋里没有声音了。过了一会儿,父亲说:“您给我出难题了。”

“让她来吧。孩子不想在那儿念书了。”P003-005

序言

关于阅读的意义,我们已经有了丰富多彩的阐述:阅读是一种人生方式;阅读是对人的经验的壮大;阅读还有助于创造经验;阅读养性;阅读的力量神奇到能改变一个人的外形:在没有宗教情怀的世界里,阅读甚至可以作为一门优美而神圣的宗教……

可在今天这个有着无穷无尽的诱惑的世界里,人们对阅读却越来越疏离了,甚至连中小学生们都对阅读越来越不感兴趣了。这个情况当然是很糟糕的,甚至是很悲哀的。

无数的人问我:“究竟有什么办法让孩子喜欢阅读?”

我答道:“朗读——通过朗读,将他们从声音世界渡到文字世界。”

难道还有更好的方法吗?一个孩子不愿意阅读,你对他讲阅读的意义,有用吗?就怕是你说到天上去,他大概还是不肯阅读的。可是我们现在来做一个设想:一个具有出色朗读能力的语文老师或者是学校请来的一个著名演员,在他们班上声情并茂地朗读了一部小说里的片段,那是一个优美的、感人的、智慧的、扣人心弦的精彩片段,那个孩子在不知不觉之中被深深吸引住了,朗读结束之后,他就一直在惦记着那部小说,甚至急切地想看到那部小说,后来他终于看到了它,而一旦他进入了文字世界之后,就再也不想放弃了。于是,我们就可以有充足的理由对这个孩子的阅读乃至成长抱了希望。

朗读在发达国家是一个日常行为。

2006年9月,我应邀参加了第六届柏林国际文学节。在柏林的几天时间里,我参加最多的就是各种各样的朗读会。他们将我的长篇小说《草房子》以及我的一些短篇小说翻译成德文,然后请他们国家的一流演员去学校、去社区图书馆朗读,参加者有学生,也有成年人——不同阶层、不同年龄的成年人。在我的感觉里,朗读对他们而言,是日常生活中一件经常的却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四五人、五六人、十几人、上百人坐下来。然后听一个或几个人朗读一篇(部)经典的作品,或一段,或全文。可见朗读在德国这样的发达国家,是一种日常的、同时也是一种非常优雅的行为。

“‘语文’学科,早先叫‘国文’,后改为‘国语’,1949年后改称‘语文’,从字面上看,‘语’的地位似乎提高了,实际上,‘重文轻语’是中国语文教学中的一大弊病。”(刘卓)

“语文语文”。“文”是第一的,“语”是次要的,甚至是无足轻重的。重“文”轻“语”,这是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国在很多时候,把“文”看得十分重要,而把“语”给忽略掉了,甚至是贬低“语”的。“巧言令色”,能说会道,是坏事。是君子,便应“讷于言而敏于行”。“讷”——“木讷”的“讷”,便是指一个人语言迟钝,乃至沉默寡言,而这是美德,认为这样的人是仁者。

“水深流去慢,贵人话语迟。”这便是中国人数百年、数千年所欣羡的境界。当然中国也有极端的历史时期是讲究说的。说客——说客时代。那番滔滔雄辩,口若悬河,真是让人对语言的能力感到惊讶。但日常生活中,中国人还是不太喜欢能说会道的人的。“讷”,竟然成了做人最高的境界之一,这实在让人感到可疑。

2008年,美国总统竞选,很让我着迷,着迷的就是奥巴马的演讲。他的演讲很神气,很精彩,很迷人,很有诗意。从某种意义上讲,美国总统竞选,就是比一比谁更能说——更能“语”。我听奥巴马的讲演,就觉得他是在朗读优美的篇章。

说到朗读上来——不朗读——不“语”,我们对“文”也就难以有最深切的理解。

我去各地中小学校作讲座,总要事先告知学校的校长老师,让他们通知听讲座的孩子带上本子和笔。我要送孩子们几句话。每送一句,我都要求他们记在本子上。接下来,就是请求他们大声朗读我送给他们的每一句话。我对他们说:“孩子们,有些话,我们是需要念出来甚至是需要喊出来的,而且要很多人在一起念出来、喊出来。这是一种仪式,这种仪式对我们的成长是有用的。”

当我们朗读时,特别是当我们许多人在一起朗读时,我们自然就有了一种仪式感。

而人类是不能没有仪式感的。

仪式感纯洁和圣化了我们的心灵,使我们在那些玩世不恭、只知游戏的轻浮与浅薄的时代,有了一分严肃,一分崇高。

于是,人类社会有了质量。

当下是口语化的时代,而这口语的质量又相当低下。恶俗的口语,已成为时尚,这大概不是一件好事。

优质的民族语言,当然包括口语。

口语的优质,是与书面语的悄然进入密切相关的。而这其中,朗读是将书面语的因素转入口语,从而使口语的品质得以提高的很重要的一环。

朗读着,朗读着,优美的书面语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口语,从而提升了口语的质量。

朗读是体会民族语言之优关的重要途径。

汉语的音乐性、汉语的特有声调,所有这一切,都使得汉语成为一种在声音上优美绝伦的语言。朗读既可以帮助学生们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感受我们民族语言的声音之美,从而培养他们对母语的亲近感。

朗读还有一大好处,那就是它可以帮助我们淘汰那些损伤精神和心智的末流作品。

谁都知道,能被朗读的文本,一定是美文,是抒情的或智慧的文字,不然是无法朗读的。通过朗读,我们很容易地就把那些末流的作品杜绝在大门之外。

北大出版社打造这套丛书,我之所以愿意从我全部的文字中筛选出这些文字,都是一个用意——

以这些也许微不足道的文字,去迎接一个朗读时代的到来。

2009年5月8日于北京大学蓝旗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花指头(附光盘珍藏版)/曹文轩美文朗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曹文轩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1171615
开本 32开
页数 25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0
出版时间 2011-07-01
首版时间 2011-07-01
印刷时间 2011-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37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87.47
丛书名
印张 8.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5
155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0:4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