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哪些病适合看中医哪些病适合看西医/读客家庭健康必备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柳垂亮是广州中山医科大学医学博士,主任医师。从医20年,专注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14年中医坐诊经验和11年西医研究经历。这本《哪些病适合看中医哪些病适合看西医》沉淀了柳博士从医20年来对中西医的思考,在博大的视野中,中西医不再是对立的门户之见,而是在实践中携手共进。愿本书中谈及的中西医看病智慧,能给予您最实用、最贴心的看病指引。

内容推荐

你所知道的中西医知识99%都是错的!中医治本,西医治标?中医看慢性病,西医看急性病?中药没副作用,西药有副作用?……这些你一直以来信以为真的中西医“常识”都是误会!

中西医专家、医学博士柳垂亮在20年从医生涯中,亲眼见证了太多错误求医的病人,因对中西医存在误会而错失治病良机,或对中西医缺乏常识而多走治疗弯路。深知无数人不知如何选择中西医看病而痛苦,柳医生沉淀了20年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和研究的经验,为所有人奉献专门解决看中医还是看西医的详细指导。

翻开《哪些病适合看中医哪些病适合看西医》,彻底清除危险的中西医误会,全面掌握实用的看病常识,让您再没有选错中西医的看病烦恼,立刻将求医风险降到最低!

《哪些病适合看中医哪些病适合看西医》由广东科技出版社和全国优秀出版社出版发行。

目录

消除中西医误会,掌握中西医常识——正确选择中西医看病,让每位中国人的求医之路更加安全!

第一章 认知篇

你对中西医的印象99%都是误会

1.别让流传最广的中西医误会骗了你/3

2.西医只会破坏人体,不会顺应人体?/7

3.中医只会盲目照搬古书,不会进步?/9

4.对中西医的错误认识,源头是一场商业阴谋/13

5.中西医各有所长,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16

第二章 检查篇

哪些病找中医检查,哪些病找西医检查?

1.普通病怎么找中西医检查?/21

2.大病怎么找中西医检查?/39

3.病因不明或症状不明显,怎么找中西医检查?/45

总结:如何选择中医和西医检查疾病/55

第三章 治疗篇

中医治还是西医治,究竟怎么选择?

1.中西医治疗的差别到底有多大?/59

2.需要急救的病,最怕对中西医有成见/73

3.治疗普通病,学会考虑“看病成本”/79

4.看慢性病,找到一个好医生就不要轻易放过/103

5.遇到大病,要拿出专业的中西医知识,反复权衡/106

6.预防和康复,中西医各有特色/116

外一篇:医生能给自己治病吗?/130

专家闲话:关于治标和治本/132

总结:如何选择中医和西医治疗疾病/137

第四章 用药篇

中药和西药,用药有何分别?

1.中药、西药的本质是什么?/141

2.中西医流传最广的误会:

3.听医生的话比吃什么药还重要/158

总结:中药和西药的特点/165

第五章 实用篇

哪些病适合看中医,哪些病适合看西医?

1.看病最重要的两个原则/169

2.不管看西医还是看中医,看病时要做三个判断题/171

3.看中医还是看西医的标准答案是什么?/185

总结:正确选择中西医“看病—治病”流程图/190

第六章 编外篇

做一个聪明的病人

1.警惕大大小小的医疗陷阱/195

2.学会避免过度检查和过度治疗/203

3.和医生说话是一门学问:学会正确描述症状/212

4.理解医生,就是在帮助自己/216

5.好病人要学一点医学知识/221

附录:本书中出现的中西医常见术语/227

试读章节

2.西医只会破坏人体,不会顺应人体?

小孩感冒,家长都特别着急。常常有当家长的亲友半夜给我打电话,跟我讲孩子又感冒了。有一次,一个十几岁孩子的母亲问我:“是不是孩子病得特别重的时候,就去看西医,孩子病得比较轻的时候,就看中医呢?”

我问她:“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

她回答:“不是说西医刺激性大、副作用大吗?孩子病情急的时候,没有选择,只能看西医了。等孩子病情轻了,就看比较缓和的中医。中医顺应人体,副作用小,病情不急的时候,能看中医就看中医啦。”

我赶紧打断她:“你错了,恰恰相反。如果是普通的感冒,那么病情缓和的时候应该看的是西医,而不是中医。这种情况下,西医的副作用更小。”

这话听得那位母亲愣了半晌,瞪着眼睛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不知说啥好,都把我看乐了。这件事情我印象比较深,也经常被我当成故事讲给对中西医有深深误解的朋友们听。

西医是怎么看待感冒的呢?

西医认为,大部分的感冒是由感冒病毒引起的。感冒病毒这个东西,虽然西医有药物可以治疗(比如“病毒灵”,可用于治疗流感病毒等引起的感染),但是疗效不明显,又有一定的副作用,因此一般是不用的。

那西医用什么治感冒呢?

——什么都不用!

因为西医认为,治疗感冒,最好的办法就是用人体自己的抵抗力打败病毒。那怎么提高人体的抵抗力呢?西医认为,病人多休息,多喝水,多吃有营养的食物,就可以提高抵抗力了。

所以,对于身体不是特别虚弱的患者,西医治疗轻度感冒的办法很简单:多休息,密切观察症状。如果患者一直没好转(超过三天症状没有明显缓解),或者出现比较重的症状(发烧、严重咳嗽、流脓鼻涕、耳鸣等),这说明入侵人体的不光是感冒病毒了,还有其他的细菌乘虚而人。对于细菌,西医可就有办法了,而且西医的办法比传统中药的效果明显要好得多——用抗生素就好。

一般人的概念里,中医是“顺应人体”的,可是西医治疗比较轻的感冒,完全不用药,完全靠人体自身的免疫力对抗疾病。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还锻炼了人的免疫力。这不是比中医更“顺应人体”、更“自然”吗?

有人说了,中医“扶正祛邪”,用中药治疗感冒,不也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不更能顺应人体吗?其实,这是对中医的一个误解。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在中医的药典里,大多数的药物都是有一定毒性的。这当然不妨碍我们吃中药,该吃的时候就应该吃;但话说回来,凡是药,能不吃的时候就尽量不吃。

你看,中医和西医治感冒,一个要吃药,有一定副作用;一个不主张吃药,调动人体免疫力就能对抗疾病。是不是选西医更好呢?

所谓的“西医不顺应人体”,其实也是一个错误的印象。西医当然也注意降低治疗的副作用啊!比如,“病毒灵”这种西药虽然能治感冒,但是疗效一般,副作用却大,就不主张用。西医也希望治病最终能提高人的免疫力,调动人体自己的力量对抗疾病。西医并不是假想中的蛮汉,只知道粗暴地治疗人体,很多时候西医是一个温柔的姐姐,知道如何安抚、顺应人体的需要。

在后面的章节里,我会告诉您,那些认为西医不顺应人体的刻板印象,同样都是错的。

P7-8

序言

消除中西医误会,掌握中西医常识——正确选择中西医看病,让每位中国人的求医之路更加安全!

就在几年以前,我还从未想过要写一本面向大众的通俗医学书。我以为,一个合格的医生,就应该潜心于书斋和临床,拼命地多学、多看、多练,尽全力治好每一个病人,用心总结每一个病例背后的得失,不断提高自己的医术。

从医学院毕业以后,我把大部分的时光都花在了病房、实验室和图书馆里。这一切成为我作为一个医生最本分的生活。

直到后来发生了几件事。

第一件事是关于一位著述颇丰、在学术界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的。他半夜突发昏迷,要不是老伴正好起来上厕所,可能一夜都没人发现。家属把他连夜送到医院,诊断为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询问病史,原来老人几年前诊断出糖尿病,两年前买了某某“纯中药纯天然降糖神药”,吃完后降糖效果良好,以为遇见了神药。急诊医生一听就猜出了大概:该药并非什么“纯天然”,多半是非法加入了大量双胍类成分,长期过量服用导致患者中毒。家属听了捶胸顿足,但为时已晚。乳酸性酸中毒致死率极高,虽然经过连夜的抢救,患者暂时脱离了生命危险,但是对身体的损害已经不可挽回。经过一年多价格高昂的治疗后,老人还是因为糖尿病并发症去世了。我参加了最后的抢救。抢救的过程耗时漫长、毫无意义,又充满了不人道的痛苦。我看着老教授已经被病痛折磨得脱了形的面容,看着他的儿女在病床前痛不欲生,心里想,糖尿病在今天并非多么恐怖的疾病,如果能够坚持正规的治疗,老人本该拥有幸福、长寿的晚年。此时此刻的他,应该是坐在温馨的家中,一边安心著书,一边尽享天伦之乐。

假如他在选择药物前,能够多掌握一些关于中西医的常识,多掌握一些分辨医疗陷阱的技巧,这个悲剧是不是可以很容易避免呢?

第二件事有一半是辗转听来的。一位朋友的朋友,中年女性,硕士学历,知识水平高,有着很好的工作和不低的社会地位。我曾经在社交聚会上见过她一两面,她令人惊讶的知识面和机智的谈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她被查出有胆结石并胆囊炎。紧接着,她做了一件每一个像她这个文化层次的人都会做的事:上网查资料。她通过网络,搜索了大量关于胆结石和胆囊炎的资料,她找到了胆结石病友的论坛,找到了可以在线咨询的医生,甚至到国外的医疗网站上查阅最新的论文。她通过网络收集了大量的说法:有说需要做手术的,有说可以保守治疗的,有说西医治疗害人的,有说自然疗法可以去除结石的,还有列举医院里各种“骗人”伎俩的。她看了太多的资料,听到了太多因为错误的治疗方案而导致恶劣结果的案例。当她在医院接受治疗的时候,她在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之间反复犹豫,医生给她的建议她半信半疑,医生建议她手术的时候她举棋不定。最终,她在众多建议中精心挑选了最差的一个,选择在医院外进行某种号称“最新、最自然”的保守疗法。半个月后,她突然发病,送到医院因为手术不及时,并发多器官衰竭。她扔下了繁花似锦的事业、年轻能干的丈夫和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离开了人世。

这又是一个本可以避免的悲剧。胆结石也好,胆囊炎也好,并非什么不可治愈的大病。她也并非对医学一无所知,恰恰相反,强大的信息收集能力并没有为她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反倒成为延误治疗的间接凶手。每次我回想起这件事的时候,头脑中都会一面浮现起那个聪明、博学、谈吐风趣的她,一面在想:现代化的医疗设备、丰富的网络信息和高端的学历背景,到底能为一个人的生命健康提供多少保障?

这两个例子之所以总被我记起,并不是它们多么典型,只不过是因为它们凑巧都给我留下了感性的镜头:一个临终前饱尝痛苦的老人,一个饭桌上谈笑风生的女子。其实,还有大量类似的故事每天都在医院发生,只不过很多医生已经见怪不怪,任它们从自己的身边滑过而已。

有多少绝望的人抱着因庸医误诊而亡的亲人遗体号啕大哭?

有多少人因为轻信了医疗广告,花光每一分钱又搭上了自己的性命?

有多少人因为不了解医学常识,对着德艺俱佳的好医生心怀仇恨、饱以老拳?

在那些经历了一天无望的抢救,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的晚上,我常常感到彻头彻尾的无力。很多时候,不是医学技术不好,不是医生没有尽心尽力,仅仅是因为患者相信了一些错误的观念,就把一个个原本幸福的家庭拖入医疗误区的深渊。

这一切正常吗?作为医生,难道能做的只是千方百计让病人签了知情同意书,之后就可以事不关己地看着这一切发生吗?或者看着那些拒不配合医生的患者怒气冲冲地离开门诊奔向各种医疗陷阱,医生却束手无策,只能安慰自己“这不属于我的能力范围之内”吗?

我觉得这事不能这么干。

在三年前的一个宁静的夜里,我打开了过去只用来写论文、聊天和看电影的老电脑,双击Word文档,敲下了关于这本书的第一句话。

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每一位中国人走上平坦、安全的求医之路。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哪些病适合看中医哪些病适合看西医/读客家庭健康必备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柳垂亮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东科技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5962768
开本 16开
页数 23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3-09-01
首版时间 2013-09-01
印刷时间 2013-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养生保健-健康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348
CIP核字 2013087005
中图分类号 R161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34
159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9:3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