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心灵的焦灼/读客经典文库
内容
内容推荐
你是否也曾在感情中感到无能为力?
一个年轻而贫穷的军官,在机缘巧合下,结识了当地贵族家的残疾千金。两人越走越近,千金爱上了他。然而,军官却发现自己无法回应她的爱情,在去留之间徘徊不定……
作者简介
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1881-1942),奥地利著名作家,出身于富裕的犹太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后游历世界各地,结识罗曼·曼兰和弗洛伊德等人,并深受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从事反战工作,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二十年代赴苏联,认识了高尔基。一九三四年遭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和巴西。一九四二年在孤寂和幻灭中与妻子双双自杀。茨威格在诗歌、小说、戏剧和人物传记写作方面均有过人的造诣,尤以小说和人物传记见长。代表作有短篇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长篇小说《心灵的焦灼》;传记《三大师》等。
目录
引 言  
凡经常试图诠释命运者,来对他述说自己命运的人也络绎不绝
第一章  
正如我们急着想要修好手表里的齿轮一样,操之过急往往坏了整只表
第二章  
在这难受的挑衅时刻,我反而感受到她在无助绝望中承受了多么巨大的痛苦
第三章  
唯有心怀同情的灵魂亲眼目睹,才有可能真正感受到震撼
第四章  
同情是种力量,不仅能鼓舞振奋自己,甚至超越了自己去抚慰别人
第五章  
我生平第一次扮演给予的角色,第一次觉得自己帮助了别人
第六章  
每一个介入别人命运的人,多少会丧失些许自身的自由
第七章  
我再度感觉到心中那股温热的狂流——那是同情,我现在知道了,我心中再度掀起了同情的巨浪
第八章  
一个年轻人忽然面对别人赋予的使命,而且必须完全靠自己的精神和力量去完成,这样最能增加他的自信心,帮助他塑造出自己的性格

第九章  
只做一半的事和只说一半的暗示向来都不是好事;世上所有恶事的罪魁祸首都要归咎于半心半意
第十章  
一个没有自我意志的人,可随意受人摆弄
第十一章  
人应该拥有那样的双眼,湛蓝清澈、晶莹透亮,由于怀抱内在的信念而生意盎然
第十二章  
对立矛盾一旦互补得当,就能产生最完美的和谐
第十三章  
让人开心,绝对不是罪过或者不公不义之事
第十四章  
啊,真希望能永远停留在此,不必听命于任何人,在一望无际的田野上自由奔放,享受飞翔般的无拘无束!
第十五章  
同情心就如同吗啡,只有一开始能减缓病人的痛苦,是种药物,是种辅助手段。但若不懂得掌握正确剂量,不及时停药,摇身一变,就
成了杀人的致命毒药
第十六章  
我生平第一次明白,世上最恶劣的坏事不是邪恶与残酷造成的,而是应该归罪于软弱
第十七章  
比起生活幸福、身体健康者,那些遭人遗弃、受人污辱、面貌丑陋、年老体衰、憔悴枯萎、受人贬抑的人在渴慕爱情时,心里的贪婪更
加激切、更为危险。他们的爱狂热、阴沉、黑暗
第十八章  
我现在终于恍然大悟:一个男人最荒唐愚蠢、最摆脱不了的困境,是违反本愿为人所爱,这是一切痛苦中最残忍的折磨,而且没有过错
,却惹罪招愆
第十九章  
“只要允许我爱你……我也知道,自己硬要凑近你,实在是愚蠢疯狂
第二十章  
在这一瞬间,我第一次打从心灵深处感受到,大发恻隐之心,竟会伤人伤得如此笨拙
第二十一章  
驱使我们采取行动的最强烈动机往往是虚荣心,性格软弱的人尤其无法抵挡诱惑,去做能够向外展现力量、勇气与决心的事情
第二十二章  
一旦受过命运摧残,人永远容易受伤
第二十三章  
爱情就其最内在的本质而言,不希望受到任何局限,一切有所节制、有所限度的表现,只会使恋人产生反感,无法忍受
第二十四章  
唯独深不可测、无法掌握之事,才会吓得我们胆战心惊
第二十五章  
想要隐藏秘密,或者不得不隐藏秘密,终将失去坦率自由的眼神
第二十六章  
虚荣心也会使人昏头,感激之情也会使人陶醉,柔情蜜意也会迷惑得人飘飘欲仙
第二十七章  
我在屋子里造了光,在人的心里造了光
第二十八章  
现在我无力回天,没有能力淡化这些事,什么也无法否认
第二十九章  
他公正无私、强硬无情的态度中,带有一种傻气的真诚,尤其待人无条件有志一同、休戚与共的精神,直叫我们心悦诚服
第三十章  
唯独受到命运亏待的人,唯有那些六神无主、遭人鄙视、丧失信心、相貌丑陋、受尽屈辱的人,才能借由爱情获得帮助
第三十一章  
我全身神经不住颤动:有人需要我,有人非常迫切需要我!
第三十二章  
只要良心有知,没有任何罪过能被遗忘
《心灵的焦灼》:历史的伤疤  
序言
“凡有的,还要加给他”,这句话源自智慧之书《圣
经》,每个作家大可放心转借成下面的意义证明:“凡述
说多的,还要述说给他听。”一般人总以为诗人仗着源源
不绝的想象力写作,储备了取之不尽的事件与故事,这种
想象最荒谬不过了。真相是他根本不必杜撰,只要被人物
和事件找到就好,假如他还有睁大眼睛观察、竖起耳朵倾
听的敏锐度,这些人物和事件便会不停地找他做故事重述
者。凡经常试图诠释命运者,来对他述说自己命运的人也
络绎不绝。
写这个故事也是全然出乎我意料,而且几乎原封不动
地在此复述当事人完整吐露的遭遇。某个维也纳的夜晚,
手里提着采购的大包小包、疲惫不堪的我正在郊区四处寻
找一家我以为人气下滑、门可罗雀的餐厅。不料一脚才踏
进门就懊恼自己误判了,因为头一桌立刻有个熟人站起身
,用各种手势展现真诚喜悦,盛情邀我同坐。坦白讲,我
无法以同等狂热的喜悦来响应这个人。若说这位殷勤的绅
士为人不佳或令人厌恶就太过分了;他只是天生喜好强迫
交际,这类型的人像小孩子集邮一样锲而不舍地搜集朋友
,而且对每个收藏样本特别引以为傲。这位好好怪客,副
业是博学多闻又能干的文件管理器,把全部的生活意义局
限在这卑微的满足里:报纸上偶尔出现一个名字,他都可
以满怀虚荣、理所当然、攀亲带故地加上一句“他是我好
友”,或“啊,我昨天才见到他”,或“我的朋友A跟我说
……,我的朋友B认为……”,这样不厌其烦地把全部字母
过滤一遍。他会忠实地为朋友的首演鼓掌叫好,打电话祝
福每位隔天要登台的女演员,也绝不会忘记每个人的生日
,隐瞒报纸上的负评,若有正面赞美则会一片好心寄给他
。如此看来他并不坏,因为他的热情是真心诚意,要是偶
尔请他帮个小忙,或甚至让他的“朋友收藏室”多一件新
“珍品”,他会雀跃万分。
不过,此处没必要在这位“爱参一脚”先生——维也
纳人用这个轻松字眼揶揄那群花哨的、附庸风雅族群中心
地的、善良的食客——身上浪费唇舌,因为他们无人不知
、无人不晓。大家也心知肚明,如不狠心粗鲁一点便拒绝
不了他们这种无害的亲切。我只能无奈地在他身边坐下,
和他闲聊了十五分钟。随后有位身材高大的绅士步入餐厅
,红润的娃娃脸和迷人的斑白鬓发十分引人注目。他走起
路来腰杆笔直,让人立刻猜出他曾是军人。不由分说,我
的邻座立刻以他惯有的殷勤跳起来打招呼。那位先生对这
种热情活力与其说做了礼貌响应,倒不如说是无动于衷。
不待这位刚进门的客人向急忙上前招呼的侍者点菜,我这
位爱参一脚的朋友便已凑过身来,在耳边细声说:“你知
道他是谁吗?”我早知他习惯卖弄收藏家的骄傲,每一件稍
微有趣的样品都得拿出来炫耀,唯恐他长篇大论解释来龙
去脉,便淡淡地回他一句“不知道”,继续用刀切我的萨
赫蛋糕。不料我的不痛不痒反而挑起这个爱攀亲带故家伙
的兴奋神经,他用手小心遮着嘴,低声对我耳语:“他就
是军需总部的霍夫米勒,你一定知道,那位在战时获颁玛
丽亚·特蕾莎勋章的英雄。”这则事实似乎未能如他所盼
引起我的震撼,于是他开始狂热地翻开爱国事迹读本,滔
滔不绝述说骑兵上尉霍夫米勒战时的彪炳功勋,先在骑兵
队,然后在驾驶侦察机飞越皮亚韦河时独自击落了三架敌
机,最后在机枪连中坚守前线阵地长达三天——这一切加
上许多小细节(在此均略过不提),述说时还不时流露他夸
张的惊讶神情,不解我怎么对这号伟大人物一无所知,毕
竟连卡尔皇帝都曾亲自颁授他奥地利军人最难得的“装饰
”勋章呢。
我终于受不了诱惑向另一桌望去,想从两米远的距离
一睹被盖上历史印记的英雄风采;不料却一脚踢到铁板,
反射回来的是一道严峻愤怒的目光,似乎在告诉我:这家
伙对你吹嘘了我什么?有什么好瞅的!这位绅士明显不友善
地把椅子往旁边一挪,断然背对我们而坐。我满怀羞愧地
收回视线,就此避免露出好奇眼光,连他那张桌子的桌巾
也不去瞧。不多久,我向这位好心多嘴公告辞,才刚要跨
出门,就发现他马上往那位英雄的桌子靠过去了。他大概
也会用同样的热情对他述说我的丰功伟业吧。
我们之间仅止于这一来一往的眼神交流,而我也会忘
了这匆匆一瞥的偶遇。但无巧不成书,第二天在一个小型
聚会里,我的对面又坐着这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绅士。不
过比起前一晚的运动休闲装扮,身穿晚礼服的他显得格外
引人注意,也更优雅。我们彼此都在努力掩盖一个小小的
微笑,那种在大团体中两人共同保守一个秘密的诡异微笑
。他认得我,一如我认得他;也许我们还同样气恼或在嘲
笑昨晚那位失败的皮条客。起初我们避不交谈,不过很快
就证明这样行不通,唇枪舌剑早就如火如荼四下展开了。
只要我一提这事发生在一九三八年,大家便能轻易猜
到我们当时讨论的话题。后来的编年史家会发现,在一九
三八这一年,推测世界大战是否可能再次爆发,几乎主宰
了惊慌失措的欧洲各国的所有对话。每场聚会都无可避免
地热烈讨论这个话题,让人有时会觉得根本不是我们这些
活人在猜测与希望中发泄恐惧,而是气氛本身令人紧张兮
兮,让人想借着话语摆脱沉重不堪的时代氛围。
东道主引领这场讨论,身为律师的他,性格也十分自
以为是。他以坊间流行的观点来证明流行的谬论,认为新
一代知道战争的真相,不会再如上次大战那般毫无准备便
投入一场新战争。只要动员令一下,步枪就会朝后方开火
,尤其像他这样的前线退伍老兵,绝不会忘记什么在等着
他们。他像以食指轻轻弹掉烟灰一般,漫不经心地把大战
爆发的可能撇得一千二净。话出口之际却有数十万计工厂
正在生产炸药与毒气,这种信誓旦旦的夸张口吻令人气结
。于是我口气坚定地反驳,我们不应老是相信我们愿意相
信的事,指挥战争机器的部门和军队组织也同样不会睡大
觉,趁我们陶醉在乌托邦幻想的时候,他们正努力利用和
平时期事先把群众彻底组织妥当,训练成随时都能举枪射
击的状态。在此和平时刻,多亏宣传手段完美高明,人民
的奴性已迅速成长到不可置信的地步。我们必须看清事实
,从广播电台将动员消息放送到家中这一秒钟起,绝不会
出现任何抗议阻力,因为今日的个人意志如尘粒一般微不
足道,完全不算什么了。
在座的人当然都与我意见相左。因为事实证明,人类
自我麻醉的本能,总会让人忍不住想借着全盘否认,以立
即摆脱内心意识到的危险;何况隔壁房间已经摆好丰盛晚
餐,廉价乐观主义发出的警告听来就更加刺耳。
意外的是,那位玛丽亚·特蕾莎骑士此时竟然情义相
挺。怎会偏偏是他,刚才我还本能地以为他也持反对意见
。是啊,他激动地说,如果今天还想把人的意愿考虑进去
显然太荒谬了,因为在下一场战争中真正发挥效用的是机
器,人充其量只是机器的配件。早在前次大战时,他在战
场上就没遇过多少明白赞成或确切反对战争的人。大多数
人仿佛一团随风吹起的尘土,被卷入巨大的战争旋风不得
抽身;渺小的个人宛如大麻袋里的一粒豌豆,毫无意志地
被摇来晃去。总之,比起逃出战场,也许有更多人是刻意
逃入战场。
我讶异地听着,对他继续激动地滔滔不绝尤其感兴趣
。“我们不必欺骗自己。倘若我们今天大张旗鼓宣传一场
异国战争,譬如太平洋的玻利尼西亚或非洲某个角落的战
争,一定会有成千上万,甚至数十万不明就里的人前来响
应,也许他们只是为了逃避自我或不愉快的生活环境。依
我评断,真正的反战力量几乎等于零。与随波逐流相比,
个人反抗一个组织需要更大的勇气,也就是个人的勇气;
然而在我们这组织发展更健全、更机械化的时代,如此特
殊的勇气已经绝迹了。我在战场上几乎只见到群众勇气,
也就是队伍和团体展现的勇气。倘若我们仔细检视这个概
念,不难发现许多诡异的成分:虚荣心、轻率与鲁莽,甚
至无聊,尤其有更多恐惧——没错,惧怕落于人后、惧怕
遭人耻笑、惧怕独自行动,尤其惧怕自己成为对抗多数群
众热情的少数;我私下接触过许多公认为战场上最英勇的
人,他们恢复平民身份后一世英名引人非议。“您看,”
他礼貌地转头向此时满脸扫兴的东道主说,“我自己也不
例外。”
我喜欢他说话的格调,很想迎上前去,可惜女主人已
在招呼客人入席。由于我俩的座位距离相当远,整晚没有
交谈的机会。直到大家准备动身离开,我们才在衣帽间相
遇。
他对我微笑说:“相信我们共同的监护人已经间接替
我们做了介绍。”
我报以同样的微笑回答:“而且十分详细。”
“他可能形容得过分夸张,说我是战神阿喀琉斯,还
把我的勋章大大炫耀一番了吧?”
“差不多是这样。”
“是啊,他对那枚勋章感到光荣得不得了,对您的著
作也一样。”
“真是怪人一个!不过比他更糟的大有人在。对了,假
如您愿意,我们可否一起走一段路?”
于是我们走出门,路上他突然转身对我说:“请相信
我,如果我说这些年来玛丽亚·特蕾莎勋章最令我痛苦难
受,绝非是在说好听话,因为它实在太引人侧目!我的意思
是,说真的,当年我在战场上得到这枚勋章,把它挂在胸
前时,起先当然激动不已,毕竟我从年轻就受训成军人,
在军校听到这勋章的事就如同听到传说一样。每场战役也
许只有十多人能得到这等勋章,简直跟天上落下的星辰一
般少见。对,这对一个二十八岁的年轻人确实意义重大!你
突然站在全体官兵面前让大家惊叹,胸前挂了一个仿佛小
太阳般闪闪发亮的东西;还有那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皇
帝向你握手道贺。可是你看:这样的嘉奖荣耀只有在军人
世界里才有意义,才受到承认。战争结束后还要一辈子被
盖上英雄戳章,在别人眼前晃来晃去,真是荒谬可笑,只
不过偶然一次短短二十分钟的勇敢行为——很可能并不比
其他几万人更英勇,只因为幸运之神降临在你身上,被人
注意到罢了;你还能活着回来也许更令人诧异。如果走到
哪里人人都盯着你身上这块小金属片,抬起满怀敬畏的眼
光看你,俨然当你是活动纪念碑,一年后你就真的受够了
。时时刻刻成为众人注目焦点令我怒不可遏,也是我在战
后立刻恢复平民身份的关键原因之一。”
他的步伐开始变急躁。
“刚才说过,这只是原因之一;其实主要还是出于私
人因素,也许会让你更容易了解。主要是因为我彻底怀疑
自己的资格,尤其是自己的英勇精神;我心里比所有好奇
旁观的陌生人清楚,隐藏在这枚勋章背后的根本不是英雄
,反而是个绝对的懦夫,一个只想逃脱绝望困境而疯狂投
入战争的人,与其说他是充满责任心的英雄,倒不如说是
规避自我责任的逃兵。我不知道你的想法如何,至少我觉
得,威名显赫、头顶光环的人生不自然也难以忍受。自从
我不必再把英雄标记挂在制服上拿出去献宝后,心头真觉
得如释重负。现在如果有人把我过去的辉煌历史再挖出来
,我仍然会愤怒无比。我干脆对你承认吧,昨天我差点就
要跳到你桌旁教训那个只会吹嘘的家伙,他应该去吹嘘别
人,不要拿我来吹嘘。你眼中的敬意让我整晚耿耿于怀,
为了反驳这个吹牛大王,我巴不得强迫你听我解释,我走
过何等崎岖坎坷的路才成了英雄——这个故事不寻常,至
少能证明勇气往往只是软弱的另一面。老实说,我此刻就
能毫不犹豫地说给你听,一个已经过了四分之一世纪的往
事早已不是他本人的事,而是另一个人的事了。你有时间
吗?不会觉得无聊吧?”
不由分说,我当然有空。我们在无人街道来来回回走
了长长的路,往后数日也都在一起。我只小幅更动了他的
叙述,也许把重骑兵改成轻骑兵;同时为了避免他人认出
,也把部队驻扎的位置挪到别处,所有人物姓名也逐一更
改。但主要故事完全没加油添醋,而且现在起不是我,是
叙述者本人现身说法。
导语
在人类文学史上,茨威格被誉为“人类灵魂的猎手”。《心灵的焦灼》作为他生前仅有的长篇小说,洞察人类内心世界的幽深曲折,是探究人性的至高之作!
本书是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在1938年流亡国外时发表的长篇小说,也是他生前面世的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
该作讲述轻骑兵少尉霍夫米勒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贵族地主封·开克斯法尔伐的女儿艾迪特。这位姑娘生性活泼,正值繁花似锦的年龄,却不幸下肢瘫痪,霍夫米勒对她深表同情,却因此酿成悲剧。
书评(媒体评论)
《心灵的焦灼》无疑是一部杰作,你仿佛一瞬间
栽进这个真实又震撼的故事!它是我的电影《布达佩
斯大饭店》的重要灵感来源!  ——奥斯卡提名导
演 韦斯·安德森
茨威格驾驭语言至为纯熟,他善于表达一个对象
,使得它至为精致的细枝末节都变得形象、鲜明、具
体。  ——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 弗洛
伊德
精彩页
第一章
整件事就像法国人所说的是桩gaffe(蠢事),都是因我的愚蠢而起,完全是无心之过。虽然我后来试图扭转过失,但是正如我们急着想要修好手表里的齿轮一样,操之过急往往坏了整只表。即使今天,事情过了这么多年,我仍旧理不清自己的愚蠢究竟在哪里结束,真正的过错又从哪里才开始;也许我永远都无法厘清。
当年我二十五岁,担任某轻骑兵团的现役少尉。不能说我对军官阶级特别有热情或是发自内心的使命感,但是在一个传统奥地利公务员家庭里,有两个女孩和四个总是吃不饱的男孩围着一张寒酸的饭桌,当然就不会多问他们的志愿和兴趣,而是早早把他们送进职场的烤炉里,免得对家庭经济造成长久负担。我哥哥乌里希在小学就因为用功过度把眼睛弄坏了,家人只好把他送去神学院;我因为骨骼强壮被送进军校:一旦上了军校,人生就会自动发展下去,不必再为此伤神。国家自会替你安排一切,短短几年内按照国家预定的模式把一个面色苍白、半大不小的男孩塑造成一个长着软髭的预备军官,把他送进部队好立刻派上用场。
有一天适逢皇帝大寿,还不满十八岁的我已塑造成形,不消多久军服领子也别上了第一颗星,头一阶段目标到此算是达成。从此,每隔一段时间即可自动晋升,直到老年得痛风退伍为止。在开销颇高的骑兵队里服役绝非我个人愿望,而是我伯母黛西的奇想。她嫁给我伯父是再婚,当时伯父正好从财政部转到某家银行担任收入较优渥的董事长。既富裕又爱摆派头的她,无法忍受霍夫米勒的同姓亲戚中有人“败坏”家族门风,只因为他在步兵队服役。她由于这个突发奇想,每月补贴我一百克朗,所以在她面前我必须随时卑躬屈膝、感激涕零。待在骑兵队或甚至任何现役军官职务是否合我的心意,这个问题从来没人想过,我自己想得最少。我只要坐上马鞍就觉得自由自在,也不会去思考马脖子以外的问题了。
一九一三年十一月,应该是有道命令从某单位不小心传到另一个单位,因为我们在亚洛斯卢的骑兵连,突然疾风似的被调到匈牙利边界的一个小驻防点。提不提小镇真实地名都不重要,因为一件制服上的两个纽扣不可能比两个奥地利乡下驻防地更相似。这里或那边的军事设施都一样:一座军营、一个骑马场、一个操练场、一座军官赌场,加上三家旅馆、两家咖啡厅、一家蛋糕店、一个小酒馆和一间破旧的歌剧院。在里面表演的都是被大剧院解聘的过气女歌星,她们也兼差替军官和一年志愿兵做温柔体贴的“服务”。无论何处,在军中服役意味着忙碌单调,每个时辰都是按照一百多年来钢铁般固定的规则分派勤务,休闲时间也没有多大变化。军官餐厅里全是熟悉面孔,听到的也是熟悉的对话,咖啡厅里打着相同的牌局、相同的台球。人有时不免讶异,亲爱的天主竟然愿意在一个只有六百或八百个屋顶的小城四周,布置另一个天空、另一番景色。
和从前加里西亚的驻地相比,这个新驻地倒有个优点:那里有快车站,一边靠近维也纳,另一边离布达佩斯也不远。有钱的人——服役骑兵队的人,包括那些志愿兵,大都是形形色色的富家子弟,部分出身名门贵族,部分是工厂老板少爷——只要及时从部队偷溜,可以搭五点的火车去维也纳,再搭两点半的夜车赶回来。他有充裕的时间上剧院,在环城大道上闲逛,扮演优雅的绅士,偶尔还能找寻刺激;最让人称羡的几个人甚至还长租了小公寓或下榻地点。可惜我每月微薄的薪资无法负担这类让人精神焕发的放荡行径,休闲娱乐仅局限在咖啡厅或蛋糕店,躲在那里打打台球或下更便宜的象棋,因为下注打牌通常很伤钱包。
应该是一九一四年五月中旬的一个下午,我照样坐在蛋糕店里,跟偶尔一同消磨时间的兄弟在一起,他是金天使药店老板,也是我们驻防地的副市长。例行的三盘棋早已下完,因为提不起兴致,只好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在这个鸟不生蛋的穷乡僻壤还能去哪里?——我们的对话仿佛即将燃尽的烟,冒出的烟雾让人昏昏欲睡。此时,店门突然打开了,一袭随风飘逸的A字裙夹着一道清新的风,把一个漂亮俏丽的女孩送进来:一双褐色杏眼,深色的脸颊,穿着品位不俗,最重要的是,终于有新面孔出现在这天主就快遗忘的角落。可惜这个聪慧的小仙女根本不理睬我们众人惊艳的目光;她浑身光彩照人,以急速矫健的步伐迈过店内九张大理石小桌,直往贩卖柜台走去,在那里一口气订了十几种奶油大蛋糕和烧酒。我立刻注意到身兼蛋糕师傅的老板对她鞠躬行礼、毕恭毕敬——我从未见过他燕尾服背后的衣缝绷得这么紧。甚至连他老婆,那位臃肿粗笨的乡村维纳斯,平时对军官们的讨好巴结(因为每到月底经常会欠些小账)总是不给好脸色,此时竟也从收银台的位置站起来,差点没把自己融化在礼貌客套中。正当蛋糕师傅忙着记订单时,这个漂亮女孩漫不经心地嚼着几块巧克力,和老板娘葛罗斯迈尔太太闲聊;也许我们拼命伸长了脖子张望有点失态,她却连一个眼神都没施舍。这位年轻小姐自然不必为了提蛋糕盒而累坏娇贵的玉手,因为葛罗斯迈尔太太恭顺地再三保证,绝对会准时送货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心灵的焦灼/读客经典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奥)斯蒂芬·茨威格
译者 译者:李雪媛//管中琪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9428790
开本 32开
页数 41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2
出版时间 2019-05-01
首版时间 2019-05-01
印刷时间 2019-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488
CIP核字 2018208752
中图分类号 I521.45
丛书名
印张 13.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21
151
28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3: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