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中国教育史(上下)(精)/荆楚文库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是现代教育家、湖北先贤陈青之的研究专著,前后历时十载写成。全书共分6编65章,约60万字,对中国上自唐虞,下至民国凡几千年的教育发展演变史进行了进行了梳理和描述。该著论从史出,结构严谨,是中国教育史方面的奠基之作。 作者简介 陈青之(1881-1943),又名炎联,号春阳。湖北沔阳(今仙桃市)彭场镇木兰口人。1917年入读北平高等师范(今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地理科。1919年五四运动中被捕入狱。1921年高师毕业后经朝鲜往日本考察教育,归国后始撰《中国教育史》。从事教育工作逾20年。1943年病逝。 著有《中国教育史》《中国历史朝代图》《中国疆域变迁图》等。未出版之遗稿有《中国通史》《中国民族英雄史》《五十自述》等。 目录 编前语 第一编 原始氏族社会时代的教育 第一期 自商代以上 第一章 初民的生活与教育的起源 一、初民的生活 二、教育的起源 第二章 汉人臆造之上古教育制度 一、绪言 二、学校的起源 三、学官分三部 四、宫庭教育 第二编 封建时代的教育 第一期 西周 第三章 西周社会的概观 一、周人最初的生活 二、封建制度的产生 三、最有权威的礼教之解剖 第四章 后人傅会之西周教育制度 第一节 学制系统 第二节 学校之内容 一、教材 二、教具 三、师资 四、考试与升格 五、视学与养老 第三节 女子教育 第四节 结论 第二期 东周 第五章 东周之社会与思想 一、社会之剧变 二、思想之怒放 第六章 东周教育家及其学说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老子 一、老子何人 二、无为主义 三、禁慾主义 四、绝学主义 第三节 孔子 一、生活小史 二、性质论 三、教育目的 四、学习方法 五、教授方法 六、结论 第四节 墨子 一、墨子与儒家 二、兼爱主义 …… 第三编 半封建时代前期的教育 第四编 半封建时代中期的教育 第五编 半封建时代后期的教育 第六编 初期资本主义时代的教育 本书附图 本书附表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教育史(上下)(精)/荆楚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陈青之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228057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736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730 |
出版时间 | 2018-12-01 |
首版时间 | 2018-12-01 |
印刷时间 | 2018-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1568 |
CIP核字 | 2017308528 |
中图分类号 | G529 |
丛书名 | |
印张 | 48.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湖北 |
长 | 248 |
宽 | 177 |
高 | 48 |
整理 | 整理:董中锋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