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永嘉耕读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内容
内容推荐
一边耕耘一边读书的中国古代耕读文化,深刻影响和塑造了国人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审美意境,成为深深扎根于乡土中国的文化基因,源远流长。诗画楠溪之畔,千年古县永嘉作为中国山水诗摇篮和中国耕读文化之乡,在现代文明中依旧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本书以永嘉耕读文化为个案研究对象,细述其历史形态、基本特征和核心价值,探讨其传承发展、保护开发和活化利用的经验启示,展示其助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古老意蕴和繁荣盛景,最终试图彰显出传统耕读文化资源在现代历史人文教育、人居环境营造、艺术审美体验、生活方式改善和推进绿色可持续发展等多方面的独特价值。
目录
第一章 耕读文化的基本内涵与功能
一 耕读文化的基本内涵
二 耕读文化的基本功能
三 耕读中国与“记得住乡愁”
第二章 永嘉耕读文化传统的发生和形成
一 汉魏南北朝时期永嘉耕读文化氛围初具雏形
二 隋唐五代时期永嘉耕读文化氛围基本形成
第三章 永嘉耕读文化传统的成熟和转型
一 宋元时期永嘉耕读文化繁荣发展
二 明清以后永嘉耕读文化的衰落、转型与再生
第四章 永嘉耕读文化资源的分类及特征
一 识别耕读文化资源的基本方法
二 永嘉耕读文化资源的具体分类
三 永嘉耕读文化的基本特征
第五章 永嘉耕读文化资源的空间营造与时间规制
一 庭院里的耕读之家
二 永嘉耕读村落的文化性格
三 永嘉耕读文化中的地方社会共同体
四 楠溪江流域耕读文化的整体性
五 耕读文化的时间节律及其地方性
第六章 学校教育对永嘉耕读文化的影响
一 永嘉学校教育的历史回顾
二 清代永嘉书院对地方耕读文化的影响
三 清代永嘉文成会与社会公募教育基金的创立和发展
四 同乡会馆组织及其科举教育功能
第七章 永嘉耕读文化资源的经济生态价值
一 永嘉耕读文化资源的经济旅游价值
二 永嘉耕读文化传统与现代企业文化
三 永嘉耕读文化资源与美丽乡村建设
第八章 永嘉耕读文化传统的核心价值理念
一 勤劳敬业的生存理念
二 好学乐读的品质人生
三 立德事功的人格修养
四 友善文明的社会风尚
第九章 永嘉耕读文化资源的典型样本
一 芙蓉古村:土木砖石文武越千年
二 岩头古村:耕读商贸相得更益彰
三 苍坡古村:文房四宝风韵依旧存
四 林坑古村:山地民居天人终合一
五 文学文艺作品:耕读文化的生动体现
第十章 耕读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的他山之石
一 福建土楼:耕读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的典范
二 和顺古镇: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之首
三 粤海名村:塱头古村的耕读文化
第十一章 把永嘉打造成为“中国耕读文化之乡”
一 打造品牌:做好耕读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的总体规划
二 建立健全耕读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工作机制
三 提升对耕读文化资源的保护和传承能力
四 加大文化旅游宣传力度,提高品牌知名度
五 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步伐
六 发挥耕读文化资源的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后记
导语
耕读文化的发展是从农业文明和农耕文化上发展起来的。耕读文化,“耕”为我们所说的生存之本,而“读”是迁升之路,可以说是,它传统农业社会的生存形态表现之一。
本书结合永嘉地区的区域特点,提出加强与改善永嘉耕读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的思路和可供操作的对策建议。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永嘉耕读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孙武安//蒯正明//孙邦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0350853
开本 16开
页数 19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3
出版时间 2019-09-01
首版时间 2019-09-01
印刷时间 2019-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392
CIP核字 2019204008
中图分类号 F329.3
丛书名
印张 13.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0
12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7:3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