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达尔文的战争
内容
作者简介
吴京平,北京人,喜马拉雅FM、蜻蜓、网易云音乐等电台《科学史评话》主播。自诩为“会写程序的美工”,曾担任IT公司的美术总监。擅长用评书风格讲科普,受众无数,在喜马拉雅FM、网易云音乐、蜻蜓等电台均位居受欢迎主播之列。其主播专辑《行星传奇》《地球的刻度》《物种起源》《量子力学外传》《伟大的试验》《宇宙大爆炸》等广受好评,单辑收听量均百万以上。
目录
序言
第1章 科学革命前夜:博物学家还算老实
第2章 灾变论:地球曾经被删档吗?
第3章 物种到底会不会变?博物学家大辩论
第4章 谁敢比我惨?恐龙发现者的悲剧人生
第5章 踏上环球路:达尔文扬帆远航
第6章 地震与火山:南美洲的考察之旅
第7章 归心似箭:从太平洋到印度洋
第8章 婚姻生活:以后还是当宅男吧!
第9章 发现底层密码:自然选择!
第10章 人是猴子变得吗?菲茨罗伊心里苦啊!
第11章 遗传规律:孟德尔神父的发现
第12章 性选择多姿多彩,凤求凰百怪干奇
第13章 新势力:社会达尔文主义抬头
第14章 摩尔根的果蝇:重新发现遗传学
第15章 进化论升级不断,后现代众说纷纭
第16章 疑难:寒武纪的生命绽放
第17章 中性突变:分子层面的游戏规则
第18章 走出非洲:人类祖先踏上征途
第19章 大冰期天寒地冻,走天涯四海为家
第20章 米勒实验:生命如何起源?
精彩页
1654年,即清顺治十一年。
这一年,未来的千古一帝康熙大帝刚刚出生。中国大地正在经历战火,各地反清起义层出不穷,朝廷招降郑成功也失败了。甘肃天水这一年还发生了大地震,天灾人祸不断。
东方不太平,西方也不安宁。乌克兰哥萨克领袖博格丹与俄罗斯沙皇签订了《佩列亚斯拉夫和约》,商请沙皇来统治。自此,东乌克兰(第聂伯河左岸)与俄罗斯帝国正式合并,开始了乌克兰和俄罗斯的结盟史。俄罗斯与乌克兰联盟长达三百年,直到苏联解体才分家。这一年,为了反对波兰天主教势力的扩张,俄国跟波兰还大打出手,爆发了战争。英国与荷兰也打得不亦乐乎,4月5日,缔结《威斯敏斯特条约》,荷兰被迫承认英国的《航海法案》,第一次英荷战争结束。这一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在兰斯登基即位。他号称太阳王,是世界上在位最长的君主,长达72年。这一年,科学方面也有进展,德国的奥托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力的存在。
总之,这一年纷纷扰扰,发生的事儿很多。在孤悬海外的英伦三岛上,护国主克伦威尔远征爱尔兰。爱尔兰有一位乌雪大主教,这位大主教正在根据圣经来推断地球的年龄。像他这样想通过圣经来研究地球的人可不在少数。早在8世纪,有“英国历史之父”之称的历史学家比德就干过这事儿了,他考据得相当严谨。比德认为创世时刻是公元前3952年。17世纪的法国宗教领袖斯卡利格则认为这个时间点是在公元前3949年,而鼎鼎大名的牛顿牛老爵爷则坚定地认为世上的一切始于公元前4000年。牛老爵爷倒是喜欢凑整。
就在1654年,乌雪大主教呕心沥血的著作《乌雪年历表》出版了。他推算出上帝造万物始于公元前4004年10月23日前夜。按照他的算法,地球只不过存在了6000多年。这帮神父到底是怎么计算上帝创造万物的时间呢?根据来自《创世记》,书里面写了,第一天先要有光(黑灯瞎火的不方便),上帝造了地球。第二天,造了空气和水(清气上升,浊气下降)。水聚在一处就是汪洋大海,旱地就是大陆。第三天,造了植物包括瓜果蔬菜。第四天,造了日月星辰,这才有太阳普照大地。第五天,造了飞禽走兽。第六天,造了人类。《彼得后书》里边写了“一日如千年,千年如一日”。这么一折算,上帝的一天就是人间的1000年,可不就是6000年嘛。后来,闹了大洪水,诺亚造了方舟,一大堆动物都挤到方舟上才得以幸免于难。没挤上来的就全淹死了,基督教就是这么解释自然界的。一直到当代还有一群“年轻地球论”的信奉者继续延续着乌雪大主教的思想。宗教思想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哪怕到科学昌明的现代。
中世纪的基督教在西欧具有统治地位,13世纪教会权力达到了顶峰。对于教会这种庞大的集团来讲,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钱是万万不能的。教会的神父、主教都是职业的神职人员。没钱吃什么?喝什么?没钱怎么建造富丽堂皇的大教堂呢?好在中世纪的意大利非常富庶,热那亚、威尼斯都富得流油。地中海是海上贸易的必经之路。靠港口贸易,靠货物运输,意大利各个城邦搞得红红火火。凡是港口、贸易兴盛的地方往往金融业发达(至今这个规律也没变,纽约、新加坡、香港都是港口)。身处这样一个富庶的意大利,教皇当然也是富得流油。教会控制着人与神之间的沟通,自然有办法收钱。从6世纪开始收取“什一税”,也就是每人拿出自己收入的十分之一交税,你还好意思赖上帝的账吗?
经济来源稳定,教会的日子过得还算舒坦,可惜好景不长。罪魁祸首居然是哥伦布。正是他冒险穿越大西洋到达了美洲,开辟了新的航路。其他的航海家纷纷效仿,组团杀奔美洲。地理大发现时代来临,西班牙、葡萄牙、英国、荷兰崛起。人家不在地中海这个澡盆里打转转了,意大利开始走下坡路了。教皇的钱袋子瘪下去了,各个国家的君主们倒是富起来了。
屋漏偏逢连夜雨,1517年教皇为了重修圣彼得大教堂,开始大肆发放赎罪券,购买者的灵魂可以上天堂。这时候马丁·路德站出来反对,你怎么还能一边卖“点卡”一边卖“道具”啊!这不公平!他贴了95条反对意见,搞出了宗教改革运动。过去天主教是不主张自己看圣经的,圣经全靠教士们手抄,从头到尾都是拉丁文,普通人也未必看得懂。但是古腾堡发明了印刷机,现在可以开足马力印刷了,硬件上已经具备了大规模印刷圣经的可能性。
马丁·路德主张每个人应该自己去阅读圣经。他是德国人,他首先翻译了德文版的圣经,不再是深奥的拉丁文,平民老百姓也能看懂,“软件”问题也被解决了。教皇大怒,这简直是要“开外挂”啊!他革除了马丁·路德的教籍。无奈人家马丁·路德拥趸众多,还全是“铁粉钢丝”。他们成立新教,反过来革除了教皇的教籍。人家不仅“开外挂”,人家还“开私服”了。老百姓自己阅读圣经,不需要通过神父、主教转手。于是,新教教徒们就过上了“没有中间商赚差价”的日子。
当然啦,“开私服”的还不止马丁·路德他们几个新教派。英国王后没生男孩,英王想离婚再娶。当时离婚还需要教廷的批
导语
你真的了解达尔文的进化论吗?现在的进化论还是达尔文的初版本吗?适者生存是强者生存吗?我们为什么要了解进化论的演化历程呢?本书的内容源自吴京平在网络平台播讲的音频节目“物种起源”,在这本书中,作者以讲故事的形式生动有趣地讲述了进化论如何被广泛认可,达尔文如何经历一次次挑战的过程。
序言
1882年4月19日,73岁的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在
家中安祥地逝世。尽管达尔文本人并不信仰上帝,但是一
周后,达尔文还是被安葬在伦敦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他的
身边安息着另一位科学巨人,物理学的一代宗师牛顿。能
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拥有一席之地,也算是对达尔文成就
的最高评价。
达尔文和生物进化论是牢牢绑定在一起的,生物学课
本绝对绕不开这个人。特别是在我国,大家都知道进化论
。大家都对此习以为常了。但是深究起来,你对进化论又
了解多少呢?以前我听到过一个笑话:
母亲带着孩子去动物园游览。孩子问母亲,我们人类
是不是猴子变来的呢?母亲不假思索地回答他:是的,没
错,我们就是由猴子进化来的。孩子非常吃惊,原来是这
样啊,难怪猴子成了濒危动物!
我不知道人们要把“人是由猴子变来的”这么一个粗
糙的说法再重复多少次。实际上人类的祖先是猿类的一个
分支,现在的灵长类与我们人类都是“表亲”关系。地球
上的生命,或远或近都有亲缘关系,只要你愿意不断往前
追溯。由此可见,尽管我们都认为进化论是对的(毕竟从小
课本上就是这么教的)。我们或许不会遇到宗教传统的麻烦
,但是国内对进化论的误解却非常地多。所以我觉得,很
有必要重温一下有关进化论本身的起源,重新梳理一下进
化论本身的进化历程。我们会发现,进化论本身的演化过
程也是符合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自然选择理论本身
就是从众多理论之中优选出来的。在达尔文去世后的一百
多年里,自然选择理论在经历过一次次的挑战,不断地改
进和升级以后,目前得到了生物学界广泛的支持。有了遗
传学和基因科学的支撑,现在的进化论早已不是达尔文最
初的那个版本了。很多人提到进化论还是眼睛盯着达尔文
的最初版本,那么本书应该可以破除这种长久以来的刻板
印象。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了解进化论的演化历程呢?因为
生物进化思想和自然选择理论不仅仅是生物学的一个整体
性框架,也是我们观察复杂事物的一个独特切入点。什么
是复杂事物呢?简而言之,就是参与的玩家特别多,内部
呈现出1+1≠2的系统。亚当斯密观察到了一个现象,一个
工人一天能做20根大头针就不错了。那么18个工人一天能
做几根大头针呢?这似乎是个简单的算术题,20×18=360
嘛。实际上,这18个工人一天就可以生产4800根针,因为
他们组成了流水线。这样的系统就是一个l+1≠2系统,集
体并非个人的简单堆积。
生物进化论研究的是复杂环境下呈现出来的整体性的
游戏规则。宏观层面上的规律是无法通过简单堆积来推导
的。正是达尔文发现了被大自然的复杂性所隐藏的那个底
层的游戏规则。既然演化规律是针对带有互动的复杂的系
统。那么这个观察角度和思维方法也是可以移植到其他领
域的。毕竟人类的社会也是非常复杂的。
说到此,还真的有人试图把生物学的理论移植到社会
学领域。但是后果并不美妙。19世纪末兴起了一股“社会
达尔文主义”的思潮。那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我们都
了解晚清时代中国遭受的历史屈辱。所以中国人都知道一
个道理:“落后就要挨打。”殊不知这是典型的社会达尔
文主义。20世纪初兴起过一阵子“优生学”,背后也是社
会达尔文主义。这种理论与纳粹的种族理论有着千丝万缕
的联系。所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达尔文主义迅速被
抛弃。大家都明白了,其实社会达尔文主义是对生物学领
域“适者生存”的一种系统性误读,实在是有挂羊头卖狗
肉之嫌,也辱没了达尔文的名声,“适者生存≠强者生存
”。我希望本书能澄清一些在这方面的误解。
我的本职工作是科普网络主播,是“科学声音”联盟
的成员,也是畅销书《柔软的宇宙》和《无中生有的世界
》的作者。我大概是唯一的能把科学史当评书和单口相声
来表达的音频自媒体人。这本书的大部分内容都来自于我
的网络音频节目。我过去从来也没想到过,科普主播能成
为一个独立的职业,自己能吃这碗饭。感谢这个分工如此
细化,信息和媒体如此发达的年代。希望大家能跟我一起
了解科学,爱上科学,你准备好了吗?
科学史评话 吴京平
2019年6月25日
内容推荐
本书通过风趣幽默的讲述方式,通俗地简述了整个进化论的发展历程以及人们对生物演化规律的认知过程,也对社会上流行的一些误解做了对应的解释,其中博物学家在发现物种的过程中做了很多贡献,达尔文的进化论为物种的科学解释提供了基础。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达尔文的战争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吴京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71002619
开本 32开
页数 30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0
出版时间 2019-08-01
首版时间 2019-08-01
印刷时间 2019-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生物科学
图书小类
重量 489
CIP核字 2019153883
中图分类号 Q111.2-49
丛书名
印张 9.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南
209
146
20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4:2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