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东方学/学术前沿 |
| 内容 | 内容推荐 《东方学》是萨义德代表作,创作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中文版1999年由三联书店出版,2007年再版,本次为第三版。它作为开创性的后殖民主义研究,自出版以来,一直扮演着欧洲中心论的主要解构性角色,学术界后继者代不乏人,也影响了无数普通读者看待世界的视角。《东方学》这本书与当代历史的动荡和喧腾是完全分不开的。在书中,萨义德相应地强调无论是“东方”这一用语,还是“西方”这一概念,都不具有本体论意义上的稳定性,二者都由人为努力所构成,部分地在确认对方,部分地在认同对方。 作者简介 爱德华·W.萨义德(Edward W.Said,1935-2003.9.24),当今世界极具影响力的文学与文化与文化批评家之一。生于耶路撒冷,在英国占领期间就读于埃及开罗的西方学校,接受英式和美式教育,1950年代赴美就学,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从1963年起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任教,教授英语文学和比较文学,是享有声誉的文学和文化批评家,同时也是乐评家、歌剧鉴赏者、钢琴家。他的乐评、文学评论和他的理论著作一样,学识渊博,兼有清晰明快的行文风格。其主要著作包括《东方学》、《巴勒斯坦问题》、《世界·文本·批评家》《文化与帝国主义》以及《流离失所的政治:巴勒斯坦自决的奋斗》等等。其后发表的自传《乡关何处》亦广受好评。 目录 志谢 绪论 第一章 东方学的范围 一 认识东方 二 想象的地域及其表述:东方化东方 三 计划 四 危机 第二章 东方学的结构和再结构 一 重新划定的边界,重新界定的问题,世俗化了的宗教 二 西尔维斯特·德·萨西和厄内斯特·赫南:理性人类学和语言学实验室 三 东方的居处和研究:字典编纂和想象的必要条件 四 朝圣者和朝圣行为,英国和法国 第三章 东方学的现状 一 隐伏的和显在的东方学 二 风格,专门知识,想象视野:东方学的现世性 三 现代英法东方学的鼎盛 四 近阶段 后记 注释 索引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东方学/学术前沿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美)爱德华·W.萨义德 |
| 译者 | 译者:王宇根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三联书店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8065742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545 |
| 版次 | 3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90 |
| 出版时间 | 2019-09-01 |
| 首版时间 | 1999-05-01 |
| 印刷时间 | 2019-09-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640 |
| CIP核字 | 2019067192 |
| 中图分类号 | K107.8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8.125 |
| 印次 | 8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09 |
| 宽 | 145 |
| 高 | 26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47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